退潮了,舉步條子泥海灘。曾經在高考落榜的日子里,提著桶,去撿拾灘上擱淺的魚貝,任憑久違的海風滌蕩塵封已久的心扉。
海灘變得陌生、孤單,就連覓食的火鳥、神秘的雁陣都蕩然無存。心生涼意的我蔑視火辣辣的太陽,孤零零地重復彎腰拾貝的動作。一聲低低的啾鳴陡然從地底冒出,怪怪的。環(huán)顧四周,發(fā)現一只小白鷺偏頭伏在灘中,察看來人。一只矯健的雄鷹掠水而去。我似乎明白一切,急匆匆地用手托起遍體鱗傷的小白鷺,直往家跑。
白鷺的左眼被啄瞎,潔白的羽毛多處沾著血污。
用爺爺熬制冷卻的草藥水遍洗小鷺。整日魂不守舍地拾來小魚、泥鰍,喂之。它終于脫離險境,身體漸漸好起來。在沒有動物保護站的時候,小白鷺只好與我為伍。
整個暑假,心是濕漉漉的,就像這只受傷哀鳴的小白鷺。
忽一日,院內乘涼的梧桐樹上,來了兩只大白鷺,在沒人時下來梳理小鷺的羽毛,誘其試飛,似乎想營救它。不幾日,眼睜睜地看著小白鷺被挾持而去,依依難舍的樣子真叫人心碎!我無暇顧及,滿心疲憊地背上行囊,踏上征程……
翌年,心滿意足的我踏進了大學的殿堂,專攻海洋生物學。學成回歸時,鷺類已成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灘上飛鳥成群,護鳥人員來回逡巡,未見小白鷺。庭院內除了昔日的痕跡,再無它影。我的心更像受傷的小白鷺。
工作后,時有想起。也許它已找到了理想的歸宿,早已忘了同病相憐的我。來年初夏,母親捎來口信,叫我速回。擔心父親身體的我急趕回家,卻意外發(fā)現院內樹上有了鷺窩,鷺兒飛竄出來。于是,在院內擺上幾個有水有魚的大盆,等待鷺兒下來。真有一只左眼瞎了的白鷺帶著雛兒下來,膽大地在身邊飛竄,毛色與那只受傷的小鷺完全一樣。
我興趣盎然,在院內學叫鷺語,在灘上學飛鷺翔,回單位專題研究鷺的習性,獲得國家大獎。頒獎地點有意放在了條子泥海灘上。
那天,風和日麗,熱鬧非凡。一群白鷺飛成“一”字,旋即換成“人”字,從天邊飛過來,歡叫著停在不遠處。我似乎看到那只小白鷺,叫得多開心……
作者簡介:唐文俊,青年文學家作家理事會蕪湖分會主席、世界漢語文學協會會員兼武岡市主席、中國散文學會會員、中國詩書畫家網藝術研究院副院長、湖南省作家協會會員、武岡市作協副主席。被譽為“現代鄉(xiāng)土文學中長出的一朵奇葩”,被授予“中外詩歌散文領軍人物”“中華當代十大杰出作家(詩人)”等榮譽稱號。出版詩歌集《心語飄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