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杰
(連云港市第二人民醫(yī)院,江蘇 連云港)
重癥顱腦損傷在臨床屬于較為常見的危重癥,絕大多數(shù)患者是受暴力所致,該類病癥患者即使是在ICU 病房治療期間,也存在致死的可能性,因此,降低該類病癥患者的并發(fā)癥及死亡率,科學有效的臨床護理干預非常重要[1]。本文探究分析將臨床護理路徑應用于ICU 重癥顱腦損傷患者臨床護理中,對其臨床癥狀的影響及應用價值。
抽取的60 例臨床研究對象為本院ICU 于2018 年1月至2019 年12 月收治的重癥顱腦損傷患者,依據不同護理模式將其以每組30 例均分兩組,即常規(guī)護理組與分析護理組。兩組患者臨床資料基本情況對比,見下表1 示,組間對比差異不大,即P>0.05,無統(tǒng)計學意義。
常規(guī)護理組患者僅接受常規(guī)護理干預模式,分析護理組患者則接受常規(guī)護理聯(lián)合臨床護理路徑模式。
常規(guī)護理組:①給予患者常規(guī)口頭宣教重癥顱腦損傷發(fā)病機制、預后情況及常見并發(fā)癥等;②給予患者提供良好的住院環(huán)境;③給予患者常規(guī)心理護理干預[2]。
分析護理組:一是評估且制定臨床護理路徑方案[3]:患者入院后第1d,由高年資護理人員全面評估患者臨床病癥狀況,并據此制定有針對性的臨床護理路徑方案。二是給予患者基礎護理干預措施[4]:患者入院后3d 內,護理人員需嚴密監(jiān)測其呼吸、心率、血壓、血氧飽和度等各項生命體征變化情況,一旦出現(xiàn)異常,即啟動相關救助措施。同時,對于不同患者采用不同的基礎護理干預。如當患者痰液黏稠度較高時,則對其氣道進行加強濕化及霧化吸入處理,必要時,進行機械排痰;當患者體溫>38℃時,則以冰敷或亞低溫治療儀為其降溫;當神經科患者2d 無大便時,則需對其腹部按摩或者在神闕穴以飴糖調大黃粉貼敷,3d時則需遵醫(yī)囑用緩瀉劑,5d 時則需使用開塞露灌腸。三是給予患者口腔護理干預措施[5]:患者入院后,護理人員需立即對其進行口腔護理,根據患者的病情,施以鼻飼或者禁食,同時需確?;颊呖谇粷駶?,定時為其叩背、翻身,以防壓瘡發(fā)生;若患者眼瞼無法閉合,則需定期給其涂抹凡士林;若長期給予患者鼻飼,則需以碳酸氫鈉溶液清洗患者口腔。四是給予患者運動護理干預措施[6]:患者入院7d 后,護理人員指導患者進行適當運動,尤其是偏癱肢體加強被動活動,以防患肢深靜脈血栓形成。五是出院指導:要求合理飲食,囑咐其嚴格遵醫(yī)囑用藥,并定期來院復查。
表1 兩組患者臨床資料基本情況
分析評估兩組患者護理干預前后臨床癥狀情況。主要指標有:昏迷情況、神經功能缺損情況。分別采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與神經功能缺損評分量表(NIHSS)評估患者昏迷情況和神經功能缺損情況[7]。
分析評估護理干預后兩組患者的住院情況。主要指標有:住院時間、住院費用、護理滿意度評分。
本次分析評估所涉及的指標均經統(tǒng)計學軟件SPSS21.0 對數(shù)據進行輸入、匯總、分析及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行t檢驗,若經檢驗,對比結果P<0.05 時,則表明組間各指標數(shù)據對比差異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護理干預前后臨床癥狀情況對比,見下表2 示,護理干預前,組間對比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干預后,兩組患者臨床癥狀均獲得一定程度改善,與常規(guī)護理組相比,分析護理組改善情況均更優(yōu),對比結果P<0.05,差異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
見下表3 示,分析護理組各項指標均優(yōu)于常規(guī)護理組,對比結果P<0.05,差異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
表2 兩組患者護理干預前后臨床癥狀情況對比(±s,分)
表2 兩組患者護理干預前后臨床癥狀情況對比(±s,分)
組別 例數(shù) 昏迷情況評分 神經功能缺損情況評分護理干預前 護理干預后 護理干預前 護理干預后常規(guī)護理組分析護理組30 30 tP--18.21±2.31 10.42±1.32 13.4886<0.05 9.40±0.83 9.51±0.93 0.4176>0.05 7.21±0.61 4.21±0.16 23.9185<0.05 25.07±4.17 25.31±4.30 0.1808>0.05
表3 護理干預后兩組患者的住院情況對比(±s)
表3 護理干預后兩組患者的住院情況對比(±s)
組別 例數(shù) 住院時間(d) 住院費用(萬元) 護理滿意度評分(分)常規(guī)護理組 30 8.53±1.58 7.42±2.38 77.23±10.26分析護理組 30 4.23±1.28 4.20±1.29 92.33±5.15 t-9.6571 5.4652 5.9027 P-<0.05 <0.05 <0.05
以上分析評估表明,臨床護理路徑干預措施是針對顱腦嚴重受損患者所實施的有針對性的護理措施,對于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減少醫(yī)療資源消耗,提高護理人員專業(yè)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綜上所述,將臨床護理路徑應用于ICU 重癥顱腦損傷患者臨床護理之中,獲得較優(yōu)的臨床治療及護理效果,與單一的常規(guī)護理干預模式相比,該護理模式安全性更高,且利于有效改善患者臨床癥狀,減少住院時間,降低住院費用,同時,對于提高護理人員護理質量,構建良好護患關系,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