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英,余璐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業(yè)技術推廣總站,烏魯木齊830011)
扁稈荊三棱隸屬莎草科、藨草屬,具匍匐根狀莖和塊莖,多生長于河岸、沼澤等濕地。它主要靠種子、球莖隨土壤和農事操作傳播[1],通過種子、根莖和球莖繁殖,繁殖較快。球莖發(fā)芽最低溫度為12 ℃左右,最適溫度為20~25 ℃。 當氣溫回升較快,棉花未播種時即可看見萌發(fā)的扁稈荊三棱嫩芽。 4 月中旬左右棉花覆膜播種后, 膜內溫度迅速回升,濕度增加,非常適合扁稈荊三棱球莖萌發(fā),可見針狀嫩尖破膜而出,嚴重影響棉花出苗。 隨著其植株不斷壯大,群落不斷增加,與棉花爭水、爭肥、爭光、爭空間,嚴重影響棉花生長發(fā)育[2]。 近幾年來,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部分棉田出現大量扁稈荊三棱,據初步統(tǒng)計,每平方米有越冬球莖27~127 個。因此,選用3 種化學藥劑2 種施藥方式進行防除試驗,以期為新疆棉田扁稈荊三棱的防治提供技術支持。
龍草凈,即42%(質量分數,下同)氟啶草酮懸浮劑, 由合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產;33%二甲戊靈乳油由合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產;50%撲草凈可濕性粉劑由山東濱農科技有限公司生產;41%草甘膦水劑由山東濱農科技有限公司生產。
試驗設在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五師89 團12連62 號地。 該地塊屬于砂壤土,地勢比較平坦,肥力較均勻,已連作棉花30 年,歷年扁稈荊三棱發(fā)生較重,分布較均勻。
試驗時間分別設在2019 年4 月28 日和5 月20 日。
1.4.1試驗設計。 設4 個處理,處理1:每666.7 m2用龍草凈40 g+33%二甲戊靈600 g (由于試驗地多年來大劑量使用二甲戊靈,試驗中每666.7 m2使用量高于新疆常規(guī)用量200 g);處理2:每666.7 m2用50%撲草凈100 g+33%二甲戊靈600 g;處理3:41%草甘膦用藥量:藥∶水(體積比)=1∶5;處理4: 空白對照 (CK)。 處理1、 處理2 和處理4 每666.7 m2用水量為45 kg。 大區(qū)對比示范,各區(qū)隨機排列,不設重復。處理1 和處理2 面積各為2.33 hm2,處理3 和處理4 面積各為0.33 hm2, 試驗面積共計5.32 hm2。 施藥方式為處理1 和處理2 于4 月28日采用棉花播前土壤封閉處理, 處理3 于5 月20日采用涂抹法。 4 月28 日, 天氣多云, 最高溫度19 ℃,最低溫度6 ℃;5 月20 日天氣晴朗,最高溫度26 ℃,最低溫度11 ℃,2 次藥后天氣晴朗。 各處理土壤類型、栽培方式、灌溉類型、施肥水平、田間管理等農事操作均一致。
1.4.2調查方法。每個處理選取扁稈荊三棱分布較均勻的3 個點,做好標記,每點面積1.52 m2,處理1、處理2、處理4 于藥后15 d、30 d、45 d、60 d 調查扁稈荊三棱數量及藥害癥狀。 處理2、處理4 在涂抹后7 d、10 d、15 d、30 d 調查扁稈荊三棱數量、藥害癥狀。 棉花采收前調查產量,每個處理隨機取3個點進行測產,每點測6.67 m2,調查收獲密度、單株成鈴數、鈴重等,計算籽棉產量。
1.4.3藥效計算公式。E=(NCK-NT)/NCK×100%。式中,E為相對株防效,NCK為空白對照區(qū)雜草數,NT為處理區(qū)雜草數。
經田間試驗觀察,在棉花上使用龍草凈+二甲戊靈和撲草凈+二甲戊靈,未見不良影響。 41%草甘膦涂抹時,若接觸到棉花會產生藥害。
施用龍草凈+二甲戊靈后,新萌發(fā)的扁稈荊三棱莖葉白化,生長受抑制。 施用撲草凈+二甲戊靈后基本無藥害癥狀。 涂抹草甘膦后扁稈荊三棱發(fā)黃,莖葉逐漸萎蔫、死亡,部分球莖死亡,扁稈荊三棱在棉花苗期和花期不能正常生長發(fā)育繁殖。
從表1 可知,處理1(噴施龍草凈+二甲戊靈)對棉田扁稈荊三棱具有較好的防除效果,藥后10 d防效可達59.12%,藥后60 d 防效仍可達86.3%,表明藥劑持效期長,能有效抑制棉花苗期扁稈荊三棱的生長繁殖。 而處理2(噴施撲草凈+二甲戊靈)對棉田扁稈荊三棱基本無防效。
從表2 可知,涂抹草甘膦對棉田扁稈荊三棱具有較好的防除效果,且持效期較長。藥后15 d,扁稈荊三棱萎蔫甚至枯死,防效可達85.81%;藥后30 d莖葉均枯死,最高防效可達96.92%。
龍草凈+二甲戊靈土壤封閉處理和草甘膦涂抹對棉田扁稈荊三棱的相對株防效均在85%以上,而撲草凈+二甲戊靈土壤封閉的相對株防效僅為9.93%。
表1 土壤封閉處理對扁稈荊三棱的相對株防效(E) %
表2 草甘膦涂抹對扁稈荊三棱的相對株防效(E)%
由表3 可知, 處理1 和處理3 棉花單株成鈴數、鈴重和籽棉產量均比對照高,處理2 與對照的籽棉產量相差不大。
表3 各處理的棉花產量及相關性狀比較
3.1.1土壤封閉處理法。棉花播前除草劑土壤封閉處理是新疆兵團種植棉花必備農事操作,能有效防除棉田雜草,減少人工拔除,降低生產成本,給棉花生長發(fā)育提供優(yōu)良的環(huán)境。本試驗選用此法防除扁稈荊三棱,充分利用大型施藥機械噴霧,具有省工省時、效率高、成本低的優(yōu)點,配合藥劑龍草凈+33%二甲戊靈,以期有效防除棉田各類雜草。
3.1.2涂抹法。 涂抹法在新疆棉田雜草防除中常見,多用于防除蘆葦、田旋花等難防雜草。如郝彥俊等[3]采用涂抹法防治棉田田旋花,最高防效可達100%。萬勇[4]、姜新華等[5]多采用涂抹法防治扁稈荊三棱,雖然操作緩慢,費時費工成本高,但鑒于防除效果好,此法沿用至今,也是目前運用較為普遍的方法。 此法對于雜草發(fā)生基數較小的地塊較為適宜,節(jié)省成本,防除效果好。 使用中要注意正確操作,以免對附近棉花產生藥害。
從本研究結果可知,龍草凈+二甲戊靈棉花播種前土壤封閉處理對新萌發(fā)的扁稈荊三棱的藥效可達86.3%,且對棉花無明顯影響。 該處理可使扁稈荊三棱的莖葉白化,暫時停止生長,能在一定時間內有效抑制其生長繁殖;挖出白化莖葉的球莖發(fā)現球莖未受藥害,仍能正常萌發(fā)出新莖葉。綜上,在扁稈荊三棱密度較大的新疆棉田施用較理想,能有效抑制棉花苗期扁稈荊三棱的生長發(fā)育,減弱對苗期棉花生長的影響。本研究中撲草凈對棉田扁稈荊三棱基本無防效。在實際生產中也有試驗者用撲草凈防治扁稈荊三棱,由于環(huán)境、地理位置等實際情況不同,效果也不盡相同。 因此,在生產中,種植戶應根據實際情況選用合適的除草劑,減少雜草對作物生長發(fā)育的影響。
扁稈荊三棱繁殖能力及適應性強[6],莖葉和球莖多,嚴重影響棉花生長發(fā)育。 其球莖尤其是多年的球莖,質地較硬,目前的藥劑很難將其滅除,其有效防除成為棉田雜草防除的一大難題。新疆各地用草甘膦涂抹防除雜草較為常見,如吳云建等[7]采用草甘膦涂抹扁稈荊三棱的防效可達82.18%。 本研究也表明,選用草甘膦涂抹防除棉田扁稈荊三棱的效果好,既能殺滅莖葉,也能對當年生的球莖產生藥害,降低基數,從而逐步將其消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