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揚
素羅笠頂碧羅檐,晚卸藍裳著茜衫。望見竹籬心獨喜,翩然飛上翠瓊篸。(備注:篸cǎn,這里念zān,同“簪”)
——宋·楊萬里《牽牛花三首》其一
詩詞釋義:牽?;ň拖裣娜绽镆晃幻利惖墓媚镱^上戴著的斗笠,(姑娘)罩著輕紗,笠頂潔白,檐邊碧綠,上午的衣衫還是藍色的,晚上就換成了紅色。(當它)看見了由竹子編織而成的碧綠的籬笆墻,便高高興興地纏繞上去。
如果你打算從古代文人中為牽?;ㄌ粢粋€代言人的話,那一定是楊萬里。
這位著名文學(xué)家、愛國詩人,也是南宋四大家(楊萬里、陸游、尤袤、范成大)之一,對牽?;ㄇ橛歇氱?,至少為它特意寫了三首詩。本文提到的“素羅笠頂碧羅檐,晚卸藍裳著茜衫。望見竹籬心獨喜,翩然飛上翠瓊篸?!本褪瞧渲械谝皇住?/p>
楊老詩人對牽?;◤幕ㄉ叫螒B(tài)再到生長方式都描述得細致入微,我們由此可以相信,楊家真有一個竹子編的籬笆。每到五六月份,便有攀上的牽?;懔阈切堑亻_放。等到了七月,籬笆便徹底成了牽牛花的海洋——細細長長的莖蔓延開來,肆無忌憚地纏繞在籬笆上,將之遮得密不透風(fēng),一朵朵精致的“小喇叭”早開午謝,勤換衣衫,日日不息……
然而,楊老詩人可能也不知道,他家籬笆上的牽?;ǎ词刮覀儸F(xiàn)在以為是“原產(chǎn)牽?!保┢鋵嵅⒉皇俏覈a(chǎn)。準確地說,牽?;ㄔ从跓釒乐蕖窃趺磥淼?,什么時候來的,我們并不知道準確答案,只能推測它可能在晉代或南北朝時來到中原,算是歷史比較早的入侵植物。在它之后,又有一些牽牛,比如圓葉牽牛、裂葉牽牛、變色牽牛等等也來了??傊壳霸谖覈?,牽?;ㄒ呀?jīng)成為了一個龐大而復(fù)雜的家族。至于如何分清它們,那是植物學(xué)家和植物愛好者的事兒啦。
這種植物一到中原,便反客為主,不僅蔓延開來,而且很快博得了從平民百姓到文人雅士的喜歡或鄙視(誰叫它沒“主心骨”呢)。從唐朝開始,尤其宋朝,關(guān)于牽牛花的傳說、故事、詩詞、繪畫變得層出不窮。因為它不僅生命力旺盛、美麗多樣,而且善于攀援——以楊老詩人為代表的人們早已發(fā)現(xiàn),牽牛花的蔓莖總是以螺旋的方式繞著莖軸旋轉(zhuǎn)而上。不過,你猜他們有沒有注意到?牽?;ǖ穆o總是沿著順時針方向旋轉(zhuǎn)而上,是地道的右旋,堪稱“右撇子”呢!
當然,楊老詩人即使看到,也一定猜不到原因。因為直到現(xiàn)在,才有研究認為,那是遺傳的神奇魔力。為了獲取更多的陽光,生活在熱帶的纏繞植物總是右旋,生活在寒帶的是左旋,赤道附近的則忽左忽右旋轉(zhuǎn)。即使換了地方也不會改。這大約也是后來植物學(xué)家能鎖定牽牛花來歷的原因之一吧。也正因為如此,牽?;ìF(xiàn)在被植物學(xué)家歸于旋花科番薯屬。
沒錯,牽?;ê头恚ㄒ簿褪羌t薯),還有空心菜都是一家的。如果你不相信,那么有機會的話,不妨去觀察一下它們的花。你一定會大吃一驚:它們竟然那么像!
小貼士:你可能不知道
牽牛和矮牽牛雖然看起來很像,名字也很像,但它們關(guān)系一般,甚至都不是一個科的。牽?;ㄊ切品韺?,矮牽牛屬于茄科。
牽?;ㄓ邪?、紅、藍、紫等色,同一株上的花朵也可能呈現(xiàn)出不同的顏色,這不僅和遺傳基因有關(guān),對于同一品種不同的光照、溫度、水分等等也會影響到花的顏色。
右撇子牽牛
圓葉牽牛
我國“原產(chǎn)牽?!钡慕?jīng)典造型,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古畫中,它的葉片通常3裂,如同戟狀,裂的程度不深
變色牽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