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教學過程中采用傳統(tǒng)的灌輸式教學,忽視了學生的接受能力和學生之間的學習水平是否一致,所以會造成學生學習成績的兩極分化問題。老師如果想要解決這一問題,就應該學會改變教學方式,將分層教學應用于初中英語教學,而如何進行分層教學成為老師們需要思考的問題。本文就分層教學展開了三方面的闡述。
【關鍵詞】分層教學;初中英語;教學策略
【作者簡介】袁妍,泗洪姜堰實驗學校。
英語是初中階段的一門重要學科。學生的基礎不同,英語學習過程中所呈現的問題也會有所不同。以往的教學中,老師忽視學生的能力水平和接受程度的高低,采用一味講授的方式授課,造成不同程度的學生成績不穩(wěn)定,好學生成績更好,成績不理想的學生會更差。為了讓學生更好地學習英語知識,老師需要改變教學方式,采用靈活度較高的教學方式來對學生進行教學,針對不同程度的學生設計不同的教學方法,設定不同的教學目標,從而有針對性地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
一、分層教學法在英語課堂中運用
分層教學也可以稱為分組教學,主要是根據學生的不同能力和不同基礎劃分小組,老師根據學生的差異進行目的性教學。分層教學的核心是一種因材施教的教學,老師可以根據學生日常學習的程度和學生的認知水平將學生進行分組。更具有針對性的教學可以讓學生在小組內和能力相匹配的人進行相互學習和探討,取長補短,從而實現學習成績的提高。對于學生而言,老師開展分層教學可以讓學生將焦點定格在自己身上,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獲得成功的經驗,那么相對地就會減少學習的壓力,要加強老師和學生之間的交流、學生和學生之間的交流,借助學生之間的合作機會,讓學生能夠看到別的同學是怎么學的,并且能夠從別人身上吸取經驗,促進英語水平的提高。
相對于學生來說,因受到知識環(huán)境的不同、每個人性格特點的不同等其他因素的影響,會讓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產生不同的學習習慣和認識傾向。老師應該針對學生的這一特點,在教學過程中要切實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水平以及知識掌握能力的強弱,對學生進行合理的小組分化。舉例來說,老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接受程度將學生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層次的學生是學習能力較強并有一定基礎的學生,第二層次的學生可以是學習能力和基礎都差不多的學生,那第三層次的學生就是能力較弱的學生。老師針對這些層次對學生進行分層教學,針對第一層次的學生,可以提高難度進行拔高訓練,對第二層次的學生可以提高學生的解題速度和準確度,而對第三層次的學生要多進行基礎知識的傳授,幫助這一層次學生樹立自信心,從而對英語學習產生興趣。
二、有關分層教學法的多種方式
根據學生學習能力的程度進行分層之后,老師還可以利用信息技術來輔助進行分層教學,在科技發(fā)展迅速地當今社會,在教學過程中信息技術的應用明顯增多,老師可以利用先進技術的輔助來提升分層教學的效果。比如在英語教學中,老師可以針對第三層次基礎較弱的學生給予指導,利用信息技術為學生的學習提供幫助,幫助學生理解閱讀文章,以正確的方式解決重點難點問題,從而實現教學目標。
此外,老師還可以借助小組合作的教學方式來展開分層式教學,老師以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層次劃分,讓英語能力過硬的學生擔任小組長。在組織小組閱讀活動期間,利用小組長充分調動組內成員,通過小組探討、交流加強學生之間的合作,使小組成員全部達到老師的教學要求,小組長要擔負起小組內任務分化的責任,讓學生進行自主探索,從整體上提高個人英語水平。
三、豐富教學方式,實施分層教學
在英語教學過程中,老師要充分認識到要想提高學生的英語成績,就要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只有提高了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才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老師應該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對于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應該多和學生進行良好有效的交流,通過交流來了解學生的學習需求、學習興趣,繼而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這樣才能夠提高學生的英語成績。老師可以利用學生的興趣將喜歡閱讀的學生分到一起,并為他們提供一些含金量比較高的讀物,讓他們進行閱讀和討論。老師還可以將學習成績優(yōu)秀但口語能力稍微差一點的學生分為一組,有效地組織他們進行英文歌曲比賽或者隱喻課文的朗讀等活動,從而進一步的提高學生的口語能力。老師根據學生的興趣進行分層教學,不僅豐富了教學方式,也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熱情,以興趣展開的分層教學值得推廣。
綜上所述,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實施分層教學法,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老師可以采取有針對性的教學活動,以達到幫助學生提高英語能力水平的目的。老師利用分層教學的方式可以幫助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制定符合自身學習情況的教學目標,讓學生能夠將目光放到自己身上,發(fā)現自己的進步和努力,從而為自己樹立自信心。老師可以對分層教學方式進行深入探究,從而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和水平,提高學生的英語素質,為學生今后的成長打下基礎。
參考文獻:
[1]李影璇.初中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分層教學策略的運用分析[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20(08):186-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