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波弟
家庭閱讀是幼兒家庭教育的首選媒介,對幼兒成長具有重要價值。幼兒家庭閱讀的實踐,有助于增進親子間的感情、培養(yǎng)幼兒語言能力、發(fā)展幼兒想象力,同時能豐富幼兒社會情感體驗,有效確立兒童社會性認知,樹立正確價值觀與自我個體認知,讓幼兒更好地探知世界,適應復雜多變的社會,并與之和諧相處。
在幼兒的成長教育中,社會、學校、家庭三者起到了“三位一體”的作用。相較于學校與社會教育,家庭教育又側(cè)重于幼兒心靈因素的建構(gòu),包含自我價值認識、品格的培養(yǎng)、生活能力的提升和情感的完善等。鑒于此,本文結(jié)合筆者自身育兒經(jīng)驗及閱讀體驗,探討家庭閱讀在家庭教育中對幼兒成長的作用與價值。
(一)發(fā)展語言能力
3~6歲是幼兒語言習得的關鍵期,幼兒的語言能力不單是簡單的詞匯積累,而是通過自身與周圍環(huán)境的相互作用,將詞匯運用于復雜句型進行有意義表達的能力。幼兒經(jīng)常性地接受優(yōu)美且完整的句式,會提升以后自發(fā)使用復雜句式的意識與能力。
對幼兒而言,閱讀本身也是一個游戲過程。游戲中幼兒并非處于完全被動的接受地位,會根據(jù)自身需要與興趣點,主動參與閱讀。這需要父母提供更適合幼兒自身情況的語境表達與文本解讀。而這種文本、父母話語闡釋與幼兒接受反饋相融合的語言環(huán)境共同創(chuàng)設過程,可以極大促進幼兒語言能力的提高。
(二)培養(yǎng)閱讀能力
幼兒先是從不斷的閱讀積累中,懂得書中圖畫、文本與語言表達的對應關系,其次理解內(nèi)容與背景、人物與情節(jié)的對應關系,最后體會其中傳達的情感和意義。例如莫里斯·桑達克的名作《野獸國》中,對幼兒的壞情緒就像野獸的意象有著生動的表達,書中馬克斯在家里胡鬧,被媽媽呵令去房間睡覺。在房間里,馬克斯那種無法宣泄的憋促情緒,化作熱帶雨林里的植物瘋狂生長,直到房間變成熱帶雨林,馬克斯變成了野獸,進入野獸國。這種對幼兒壞情緒釋放的表達方式非常巧妙,且有邏輯地推動了情節(jié)發(fā)展,也使幼兒對壞情緒不加控制的“惡果”有了十分具象的體會,對其在自身負面情緒爆發(fā)時的應對提供了反思。這樣的閱讀體驗,不但讓幼兒抓住敘事推進的關鍵,而且能跳出故事文本來觀照自身。
(三)發(fā)展想象能力
家長可以和幼兒一起看《小王子》。書中小王子要飛行員給他畫羊,但各種真實形態(tài)的羊總是讓小王子不滿意,直到后來飛行員給小王子畫了一個盒子,并告訴他羊就在盒子,小王子看到這個盒子,認為終于得到自己心目中的羊?!缎⊥踝印芬裁鞔_提出了大人與幼兒事物認知方式的不同,提示父母在家庭教育過程中,如何運用孩童充滿想象力的思維方式去感受與表達這個世界,去觀察這個“盒子”里的羊。當家長看到了羊,就可以進入這個可以包容情感與想象的“盒子”,與幼兒共建一個自給自足且自適的想象世界。
(一)豐富社會情感體驗
兒童文學文本的表達形式大多通過圖畫與文字的結(jié)合,將人生、社會中的各種情感、社會規(guī)則、生活哲理等形象生動地描述出來,讓幼兒獲得直觀的體驗和感悟,從而促進幼兒社會情感的發(fā)展?!段业娜熳?我的被子 我的枕頭》這本書有令人動容的描繪,小男孩表達了對朝夕相伴寢具的謝意,“我的褥子,我的被子,我的枕頭,謝謝你們每個晚上都在”類似的句子在書中反復詠唱。這種質(zhì)樸且近乎儀式感的表達,不正是我們經(jīng)常強調(diào)的感恩教育嗎?感恩于生活點滴中,既不教條,又利于幼兒模仿,讓幼兒有切身感悟。
(二)確立對個體生命的自我認知
個體生命的自我認知,反映了家庭閱讀對幼兒成長的作用,體現(xiàn)了家庭閱讀在幼兒家庭教育中的核心價值。松居直在《我的圖畫書論》提到,“優(yōu)秀的圖畫書,能給喜愛讀書的孩子們以大風暴中緊急拋錨般的定力。這力量絕非道義上的概念,而是可以信賴的力量?!?/p>
法國作家奧斯卡·柏尼菲創(chuàng)作的哲學繪本系列,從自我、社會生活、情感人性等領域作了生動形象且開放式的論述,這些論述源于幼兒生活中最常見的迷惑與疑問,表達形式很適宜家長與幼兒在閱讀中共同探討,能引發(fā)幼兒的獨立思考,使幼兒明確自身角色定位,積極有效地應對家庭關系與社會情境的連接互動。
家庭閱讀對幼兒成長的意義,在于通過閱讀讓幼兒感受文化自然、萬物真理、人類情感蘊含的無盡藏之力,甚至一些難敘的生死、聚散、愛恨等人生主題。幼兒當下或許不能理解其中蘊含的意義,但在家庭閱讀過程中父母對真善美的感動,并將這種感動傳遞給幼兒時,會讓幼兒成為一個情感豐富、內(nèi)心強大、愿意去感知與觸摸這個世界的人,讓幼兒學會感恩,豁達樂觀,并帶著閱讀故事時的勇氣去直面現(xiàn)實,解決問題。
(作者單位:福建省福鼎市機關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