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不同通風方式對大傾角采空區(qū)煤自燃危險區(qū)域的影響研究

      2020-08-25 11:02:30劉志文史建設李文濤吳春雷
      中國煤炭 2020年8期
      關鍵詞:風流風量傾角

      劉志文 史建設 傅 琦 李文濤 吳春雷

      (1.華亭煤業(yè)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東峽煤礦,甘肅省平?jīng)鍪校?44100;2.中國礦業(yè)大學安全工程學院,江蘇省徐州市,221116)

      大傾角工作面回采過程中會造成采空區(qū)上部巖層垮落,易損壞布置在采空區(qū)內(nèi)的監(jiān)測設備,增加現(xiàn)場實測研究的難度,且采空區(qū)內(nèi)煤、巖堆積規(guī)律復雜,難以從理論角度直接分析風流在采空區(qū)內(nèi)的運移規(guī)律[1-4]。因此,在實驗室開展相似模擬試驗是研究采空區(qū)風流場分布的重要方法。相似模擬試驗過程直觀、觀測方便、可人為控制、試驗周期短、重復性強,因而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筆者利用相似模擬試驗,模擬在不同風量、不同通風方式條件下,大傾角采空區(qū)風流運移特點及采空區(qū)氧氣分布,對指導大傾角采空區(qū)的防滅火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1 采空區(qū)自燃“三帶”模擬試驗系統(tǒng)的構(gòu)建

      1.1 相似原理

      相似模擬試驗是以相似理論和因次分析為基礎的模型試驗技術,模型與原型之間必須遵循一定的相似準則,即在幾何、運動、動力、邊界條件和重要的物理力學參數(shù)相似的基礎上,研究不同模型之間的相似規(guī)律,本試驗平臺基本參數(shù)按照實際工作面1∶50進行制作,遵守相似理論三大定律[5-6]。

      1.2 系統(tǒng)主體設計

      根據(jù)一般工作面實際尺寸,按照1∶50的比例,搭建采空區(qū)自燃“三帶”相似模擬試驗平臺進行相似模擬試驗,研究風量和風向?qū)Σ煽諈^(qū)氧氣(O2)濃度及自燃“三帶”分布的影響,定性得出漏風在采空區(qū)的主要影響區(qū)域,為采空區(qū)的防滅火提供一定的指導。試驗系統(tǒng)原理如圖1所示。

      1-CH4氣瓶,2-CH4減壓閥;3-CH4流量計; 4-N2氣瓶;5-N2減壓閥;6-有機玻璃外殼; 7-傳感器;8-巷道模型;9-煤層模型;10-旋轉(zhuǎn)機構(gòu); 11-注氣口;12-空氣流量計;13-流量積算儀;14-真空泵; 15-控制器;16-變送器;17-計算機圖1 試驗系統(tǒng)原理

      為了研究采空區(qū)內(nèi)風流運移規(guī)律及O2濃度分布特點,傳感器分別布置在距工作面300 mm、550 mm和1150 mm水平,分上、中、下3層布置,距底板高度分別為70 mm、150 mm和250 mm,并在底板鋪設每隔100 mm開有小孔的 12 mm橡膠管路,用來注入氮氣(N2),相關參數(shù)及傳感器布置位置及方式如圖2所示。

      圖2 傳感器分布

      2 試驗過程及結(jié)果

      2.1 試驗工作面概況

      東峽煤礦37220-1大傾角綜放工作面為西翼采區(qū)首采面,該工作面煤層為特厚易自燃煤層,工作面平均傾角52°,工作面走向長度1036 m,傾斜長度59.2 m,采用綜合機械化放頂煤采煤法開采,采高2.6 m,放頂高度7.2 m。工作面采用U型通風方式,設計供風量490 m3/min,實際供風量750 m3/min。

      2.2 試驗過程

      調(diào)節(jié)平臺角度至52°,控制通風機風量為3.9 L/min、6 L/min和7.2 L/min進行模擬礦井通風試驗,3組風量分別對應工作面實際風量為490 m3/min、750 m3/min和900 m3/min,試驗過程如圖3所示。

      連接好系統(tǒng)各個管路,向采空區(qū)注入N2,待控制柜O2濃度讀數(shù)穩(wěn)定在8%后,停止注入N2,靜置12 h以上,待各傳感器讀數(shù)穩(wěn)定后,調(diào)節(jié)平臺傾角至52°,打開真空泵,分別調(diào)節(jié)流量至3.9 L/min、6 L/min和7.2 L/min,觀察并記錄O2濃度變化情況。

      圖3 試驗過程

      2.3 試驗結(jié)果及分析

      2.3.1 風量對采空區(qū)O2濃度分布的影響

      為了研究不同風量下大傾角工作面采空區(qū)O2濃度的分布,在采取下行通風方式時,分別選取3.9 L/min、6 L/min、7.2 L/min作為工作面通風量,傳感器監(jiān)測的O2濃度變化情況如圖4所示。

      (1)在不同配風量條件下,回風巷側(cè)1號、 4號、7號傳感器組最大O2濃度分別為12.8%、12%、11.6%,均為下層傳感器,1號、4號上層最大O2濃度分別為12.4%和11.9%,中層傳感器O2濃度介于上、下兩層之間。

      圖4 下行通風不同風量O2濃度

      (2)工作面配風量不斷增大時,1號、4號、7號傳感器組O2濃度上升速率和最大值也增大,且距工作面較近的1號傳感器組的O2濃度最大值比距工作面較遠的7號傳感器組大。

      (3)隨著風量的增大各傳感器O2濃度增大,但增大幅度比上行通風時增大幅度小,且上、中、下層濃度最大值差別不大。

      風量為3.9 L/min時,風流動能較小,在自然風壓和沿程阻力的影響下,動能迅速下降,受工作面負壓作用,向回風巷方向流動,因此回風巷側(cè)O2濃度變化較小。

      風流向回風巷流動過程中,動能隨著距工作面距離的增大而減小,向采空區(qū)深部帶入O2減小,使距工作面較遠的7號傳感器組的O2濃度小于距工作面較近的1號傳感器組。

      下行通風時,風流流動方向與自然風壓方向相同,增大了風流的動能,使風流快速向回風巷側(cè)流動,使得傳感器組各層之間O2濃度最大值差別較小。

      2.3.2 風向?qū)Σ煽諈^(qū)氧氣濃度分布的影響

      為了研究大傾角工作面條件下,上、下行通風對采空區(qū)O2濃度分布的影響,筆者選取工作面風量為7.2 L/min試驗數(shù)據(jù)為研究對象,大傾角工作面上、下行通風條件下O2傳感器變化曲線如圖5所示。

      圖5 不同風向條件下O2濃度

      (1)下巷道側(cè)的1號、4號、7號傳感器組O2濃度在上行通風時要高于下行通風,且差值較大;但采空區(qū)中部的2號、5號、8號傳感器組O2濃度在下行通風時要高于上行通風,且差值較小。

      (2)同一傳感器組下層O2濃度均比中層O2濃度高,靠近工作面的O2濃度均比遠離工作面的O2濃度高。

      (3)在上行通風時,下巷道側(cè)靠近工作面的1號下層O2濃度升高幅度最大,由起始的7.7%上升到20%;同樣,在下行通風時,下巷道側(cè)靠近工作面的1號下層O2濃度升高幅度最大,由起始的7.8%上升到12.8%。

      (4)上行通風和下行通風時采空區(qū)O2濃度的分布范圍有很大差別,上行通風時,7號傳感器組O2濃度分別為下層16.1%、中層14.3%;下行通風時,在7號傳感器組O2濃度分別為下層11.6%、中層11.3%,可以看出上行通風時,風流對采空區(qū)O2濃度影響范圍更遠。

      (5)在上行通風時,7號傳感器中層O2濃度為14.3%,8號傳感器中層O2濃度為7.9%;而在下行通風時,7號傳感器中層O2濃度為11.3%,8號傳感器中層O2濃度為8.4%。因此,在風流影響高度上,上行通風對采空區(qū)下巷道側(cè)O2濃度的影響大于下行通風,下行通風對采空區(qū)中部O2濃度的影響大于上行通風。

      2.4 采空區(qū)自燃“三帶”分布及風流影響范圍

      2.4.1 采空區(qū)自燃“三帶”分布

      通過對試驗數(shù)據(jù)的分析,使用Matlab繪制出在52°傾角及不同風量條件下,采空區(qū)立體自燃“三帶”分布情況。由于在不同風量條件下,自燃“三帶”分布僅表現(xiàn)在范圍上的差別,因此,僅選取6 L/min風量條件下進行研究,圖中均以進風巷尾部作為坐標原點,圖中0.1和0.18分別表示O2濃度10%和18%,上、下行通風條件下采空區(qū)自燃“三帶”分布如圖6和圖7所示。

      圖6 上行通風條件下采空區(qū)自燃“三帶”分布

      圖7 下行通風條件下采空區(qū)自燃“三帶”分布

      (1)在上行通風條件下,距底板70 mm位置,風流受沿程阻力和自然風壓的雙重作用,向采空區(qū)深部流動,在進風巷側(cè)形成約600 mm寬的氧化帶;風流在向回風側(cè)流動過程中,動能急劇降低,從而使氧化帶靠近工作面,且寬度減小,在回風巷側(cè)形成寬度約160 mm的氧化帶,氧化帶整體寬度為150~900 mm;隨著距底板距離的增大,氧化帶范圍以進風巷為中心逐漸縮小。

      (2)在下行通風條件下,距底板70 mm位置,風流在工作面壓差和自然風壓作用下,沿傾向方向流動,由于初始動能較大,且流動過程中受遺煤阻礙,使部分風流快速向采空區(qū)深部流動,分別在進、回風巷側(cè)形成寬度為150 mm和1100 mm的氧化帶;隨著距底板距離的增大,氧化帶范圍以回風巷為中心逐漸縮小。

      2.4.2 采空區(qū)風流影響范圍

      受遺煤阻礙時風流運移情況如圖8所示。風流在采空區(qū)流動時,受遺煤的阻礙,向阻力小的區(qū)域流動,在無其他力的干擾情況下,風流慢慢偏離初始運動方向,向采空區(qū)深部流動,且動能降低;初始動能越大,風流所能影響的范圍越遠;隨著風量的升高,風流初始動能增大,進入采空區(qū)深部的距離增大,工作面與采空區(qū)壓差△H也增大,壓差對采空區(qū)風流影響的范圍增大,導致風流到達采空區(qū)回風巷內(nèi)壁后,向采空區(qū)深部流動的距離減小。

      圖8 受遺煤阻礙時風流運移示意

      圖9 上、下行通風風流影響區(qū)域示意

      在距底板70 mm高度,大傾角工作面采空區(qū)風流影響范圍如圖9所示,圖中空白區(qū)域為風流能夠影響的區(qū)域,風流主要影響區(qū)域為下巷道側(cè)采空區(qū),上行通風比下行通風風流的影響范圍大,風流影響范圍由下巷道至上巷道以此遞減;上行通風時,風流影響范圍在采空區(qū)中部迅速減小,而下行通風時,風流影響范圍緩慢減小。

      3 結(jié)論

      (1)工作面風量逐漸增大的過程中,風流對采空區(qū)O2濃度的影響范圍逐漸增大,風流動能增大,風流進入采空區(qū)的深度以及能夠影響的高度也增大。

      (2)由于大傾角工作面上下巷道高差較大,自然風壓在不同風向時,對風流的影響較大,導致風流主要影響區(qū)域均為采空區(qū)下巷道側(cè)。

      (3)上、下行通風條件下自燃“三帶”都主要分布在下巷道側(cè),因此,應加強對下巷道側(cè)采空區(qū)的監(jiān)控力度,確保煤礦安全生產(chǎn)。

      猜你喜歡
      風流風量傾角
      數(shù)你最風流
      黃河之聲(2021年14期)2021-10-28 03:53:04
      地球軸傾角的改斜歸正
      科學大眾(2021年19期)2021-10-14 08:33:10
      激光傾角儀在CT引導下經(jīng)皮肺穿刺活檢中的應用
      車輪外傾角和前束角匹配研究
      北京汽車(2021年3期)2021-07-17 08:25:42
      留白——不著點墨,盡顯風流
      兼職者的風流史
      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
      海峽姐妹(2019年7期)2019-07-26 00:50:50
      1000MW機組一次風量測量裝置技術改造
      廣西電力(2016年1期)2016-07-18 11:00:35
      煤礦主通風機風量的測定方法及優(yōu)缺點分析
      山西煤炭(2015年4期)2015-12-20 11:36:16
      小風量點火法在電廠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的應用
      循化| 香河县| 尼勒克县| 家居| 星子县| 青河县| 平乡县| 抚宁县| 酉阳| 华宁县| 雷山县| 阳原县| 观塘区| 靖宇县| 安龙县| 堆龙德庆县| 新泰市| 轮台县| 岳池县| 北安市| 介休市| 黔西县| 山西省| 仲巴县| 旺苍县| 拜泉县| 云龙县| 尉氏县| 秭归县| 广宗县| 惠东县| 龙海市| 古蔺县| 长白| 霍邱县| 苗栗市| 胶州市| 谢通门县| 青阳县| 项城市| 玉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