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乃強
母愛,是文學(xué)家筆下永恒的寫作主題。21歲就遭遇雙腿癱瘓,史鐵生能夠超越苦難,最終從心靈的深淵一步步搭建起自己生命的高度,母親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他的散文《秋天的懷念》,去感受他筆下的母愛。
資料助讀
作者簡介
史鐵生(1951—2010),生于北京,當(dāng)代著名作家。他21歲因病癱瘓,從此永遠坐上了輪椅。他堅持寫作,作品多引導(dǎo)讀者探索生命的意義。他寫的《我與地壇》被公認為中國近50年最優(yōu)秀的散文之一,鼓勵了無數(shù)人。代表作有小說《我的遙遠的清平灣》《命若琴弦》《務(wù)虛筆記》,散文《我與地壇》《合歡樹》《病隙碎筆》等。
背景鏈接
史鐵生21歲的時候,突然得了一次重病,導(dǎo)致高位截癱。隨后,一直默默支撐他堅強活下去的母親因肝病早逝了。后來,在他的許許多多的文字里,都寫到了他的母親。縱觀他的成長之路,其實就是母親用生命的代價鋪就的,因為他對母愛的理解是在母親去世以后,這也成為作者心中永遠的痛。在一種迫切的愿望中,他對母親的理解升華為世界上最為動人的詩篇,這篇《秋天的懷念》便是他懷念母親的文章。
美點賞讀
《秋天的懷念》是一篇語言質(zhì)樸而含蘊深厚,感情真摯卻又含而不露的作品。閱讀這樣的作品,我們要注意以下幾點:
1.讀,讀出深沉憂傷的情感
朗讀這篇課文應(yīng)有一個統(tǒng)一的感情基調(diào)——深沉而憂傷。作品敘述的語氣平靜而內(nèi)斂,但段落之間也有節(jié)奏的變化。作者在追悔往事的悲痛情緒中,又有一份領(lǐng)悟生命意義的豁然達觀。第一自然段,要讀出作者與母親對話時的激動語氣;第二自然段,要讀出低沉的語氣;第三自然段,要讀出略帶輕松愉快的語氣;第四自然段獨句成段,要讀得特別緩慢、沉重;第五、六自然段,同樣要讀得沉重、痛心。讀第七自然段前,稍微停頓,打開回憶的時空,讀得沉著冷靜,讀出引人深思、耐人尋味的感覺。朗讀時要注意節(jié)奏的起伏變化,在張弛有度、高低轉(zhuǎn)折中,去感受作者情感的流淌,體味文字中流露出的對母愛的深深懷念和愧疚之情。
2.品,關(guān)注細膩傳神的細節(jié)
文中敘述語調(diào)平靜內(nèi)斂,沒有任何直接抒情的句子,但閱讀文章,卻感人至深,究其原因,那些不事渲染、本色呈現(xiàn)的細節(jié)功不可沒。比如,當(dāng)“我”脾氣暴怒、砸碎玻璃、猛摔東西時,母親并沒有馬上勸說、安慰、制止“我”,而是“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見的地方偷偷地聽著我的動靜”。作者用“悄悄”和“偷偷”這兩個詞語,就細致傳神地寫出了無聲動作的背后,是母親的揪心。下文寫“她又悄悄地進來”時,“眼邊紅紅的”的細節(jié),正是這種心情的真實流露。另外,還有“跑”和“踩”一類的字眼兒,以及看到落葉,母親“擋在窗前”等等,都要認真細品,這樣才能感知史鐵生語言藝術(shù)的魅力。
3.悟,入木三分地感悟真情
文中有許多句子,需要我們用心感悟方能理解作者寄予其中的情感。如當(dāng)“我”面對苦難的人生經(jīng)歷,痛苦絕望甚至想要輕生時,母親急切地說出“咱娘倆在一塊兒,好好兒活,好好兒活……”這樣的話語,她是在懇求兒子能夠振作起來,堅強起來,珍惜生命。母親離世后,“我”和妹妹領(lǐng)悟到母親臨終前沒有說完的話,“我倆在一塊兒,要好好兒活……”這一句則飽含著母親臨終前說不完道不盡的牽掛,也是對兒女未來生活的期望——期望兒女們無論面對怎樣的困苦,都要珍愛生命,勇敢地活下去,活出屬于自己的精彩。再如文中提到的看花,3次“看花”反映了“我”的生活態(tài)度從絕望而暴怒無常到產(chǎn)生希望而面對現(xiàn)實,再到熱愛生活,渴望創(chuàng)造美好人生的變化過程。理解了這些句子,我們才能真正讀懂作品,理解作者的真情流露。
類文閱讀
誦讀完《秋天的懷念》,我們再來讀一讀作者的《合歡樹》。
合歡樹(節(jié)選)
史鐵生
10歲那年,我在一次作文比賽中得了第一。母親那時候還年輕,急著跟我說她自己,說她小時候的作文作得還要好,老師甚至不相信那么好的文章會是她寫的。“老師找到家來問,是不是家里的大人幫了忙。我那時可能還不到10歲呢?!蔽衣牭脪吲d,故意笑:“可能?什么叫可能還不到?”她就解釋。我裝作根本不再注意她的話,對著墻打乒乓球,把她氣得夠嗆。不過我承認她聰明,承認她是世界上長得最好看的女的。她正給自己做一條藍底白花的裙子。
20歲,我的兩條腿殘廢了。除去給人家畫彩蛋,我想我還應(yīng)該再干點別的事,先后改變了幾次主意,最后想學(xué)寫作。母親那時已不年輕,為了我的腿,她頭上開始有了白發(fā)。醫(yī)院已經(jīng)明確表示,我的病情目前沒辦法治。母親的全副心思卻還放在給我治病上,到處找大夫,打聽偏方,花很多錢。她倒總能找來些稀奇古怪的藥,讓我吃,讓我喝,或者是洗、敷、熏、灸?!皠e浪費時間啦!根本沒用!”我說,我一心只想著寫小說,仿佛那東西能把殘廢人救出困境?!霸僭囈换?,不試你怎么知道會沒用?”她說,每一回都虔誠地抱著希望。然而對我的腿,有多少回希望就有多少回失望,最后一回,我的胯上被熏成燙傷。醫(yī)院的大夫說,這實在太懸了,對于癱瘓病人,這差不多是要命的事。我倒沒太害怕,心想死了也好,死了倒痛快。母親驚惶了幾個月,晝夜守著我,一換藥就說:“怎么會燙了呢?我還直留神呀!”幸虧傷口好起來,不然她非瘋了不可。
后來她發(fā)現(xiàn)我在寫小說。她跟我說:“那就好好寫吧?!蔽衣牫鰜?,她對治好我的腿也終于絕望?!拔夷贻p的時候也最喜歡文學(xué),”她說,“跟你現(xiàn)在差不多大的時候,我也想過搞寫作,”她說,“你小時候的作文不是得過第一?”她提醒我說。我們倆都盡力把我的腿忘掉。她到處去給我借書,頂著雨或冒了雪推我去看電影,像過去給我找大夫,打聽偏方那樣,抱了希望。
30歲時,我的第一篇小說發(fā)表了。母親卻已不在人世,過了幾年,我的另一篇小說又僥幸獲獎,母親已經(jīng)離開我整整7年。
……
我搖著車在街上慢慢走,不急著回家。人有時候只想獨自靜靜地呆一會。悲傷也成享受。
有一天那個孩子長大了,會想到童年的事,會想起那些晃動的樹影兒,會想起他自己的媽媽,他會跑去看看那棵樹。但他不會知道那棵樹是誰種的,是怎么種的。
讀后一思
本段運用平淡的語調(diào),按時間順序分別敘述了作者10歲那年由自己作文獲獎引發(fā)的一件事情、20歲母親為他治病和鼓勵他寫小說的事情以及30歲以后對母親的那種壓抑在心里、讓自己又悲痛又愧疚的思念。閱讀這樣的文字,沒有動人的敘述,也沒有熱情洋溢的抒情,想一想,為什么卻能打動人心,讓人淚水模糊雙眼?談?wù)勀愕睦斫狻?/p>
考題鏈接
閱讀《秋天的懷念》(原文略),回答問題。(2018年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赤峰卷)
1.文章題目是“秋天的懷念”,那么作者都懷念了什么?
2.文章第①段和第⑦段兩次出現(xiàn)了“好好兒活”,分別有什么含義?
3.聯(lián)系上下文,簡要分析下面句子的作用。
看著窗外的樹葉“刷刷拉拉”地飄落。
4.品味下面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表達效果。
母親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見的地方偷偷地聽著我的動靜。
5.“好好兒活”這句樸素的話語,會引發(fā)人深刻的思考。請聯(lián)系實際談?wù)劊裉斓奈覀儜?yīng)該怎樣“好好兒活”呢?
參考答案
讀后一思
示例:抓住人物動作言行的細節(jié)描寫,不事渲染、本色呈現(xiàn),讓人物的精神風(fēng)貌從細節(jié)中傳達出來,感人至深。
考題鏈接
1.①母親;②母親給作者的“好好兒活”的人生信念;③與母親在一起的日子;④母親對作者的理解和關(guān)愛;⑤母親說過的“好好兒活”那句話。
2.第①段:懇求兒子堅強起來,珍惜生命;第⑦段:表明“我”對母親的話有了真正的理解,堅定了生活的信念,要與妹妹一起堅強、樂觀地活下去,活得更加精彩。
3.①暗示著自己當(dāng)時悲涼的心情;②為下文母親“擋在窗前”,又央求“我”去北??淳栈ㄗ髁虽亯|。
4.兩個加點詞都是疊音詞;“悄悄”寫出了母親對“我”的理解和包容;“偷偷”寫出了母親擔(dān)心脾氣暴躁的“我”,對“我”的關(guān)心與呵護。
5.示例一:要樂觀對待自己的生活;示例二:遇到挫折,不害怕,不畏懼,勇敢面對;示例三:要愛惜自己的身體,精彩地生活。
責(zé)編:張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