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郅玥
在連云港市建寧小學這所彌漫著濃濃書香氣息的一方小天地里,總會看到這樣一個忙碌的身影——他時而彎下腰來,與孩子們親切交談;時而侃侃而談,與教師們探討教育難題;時而駐足凝望,端詳著校園里的每一寸草木……他就是王建華校長。在十幾年的治校生涯中,他將目光聚焦于兒童世界,力求探索面向兒童世界的閱讀,用三個 “小加號”,推動“大閱讀”,追尋學校教育發(fā)展的新航標。在這個夏日初晴、風和景明的時節(jié),記者慕名來到學校,走近這位“江蘇省優(yōu)秀校長”。
走進校長辦公室,在這個不大的空間里,一摞摞書首先闖進記者的眼簾。學校日常管理繁雜,但王校長即使再忙也要讀書。平日里,他愛讀教育學名著、國學經典、科幻類作品,書籍啟發(fā)了他用整體觀來看待閱讀。
一、“互聯(lián)網+閱讀”:為教師創(chuàng)設一個開放性的閱讀平臺
自從1988年參加工作以來,王建華校長走過了連云港市大大小小很多學校,當過解放路小學最年輕的教研組長,成為連云港市課程改革的先行者……多年的教學與管理經驗,讓他認識到引領教師閱讀的重要性,格外重視對教師的培養(yǎng)。他認為,教師要想真正做好兒童成長的“擺渡人”,必須首先解放思想,開拓視野,實現開放性、互動性的專業(yè)成長。
“互聯(lián)網+”時代的到來,改變了人們的生活,還將在未來世界里生發(fā)無窮精彩。他不由思索面向“互聯(lián)網+”時代,教師的閱讀應該走向何方?經過調查,王校長發(fā)現教師們平日里以手機閱讀為主,對日常生活缺乏聚焦和思考深度。他覺得,帶領教師團隊更好地進行閱讀勢在必行。結合自己長期的閱讀經驗,他提出“互聯(lián)網+閱讀”的理念,以調動教師閱讀熱情為基礎,以“互聯(lián)網+”為載體,開辟了教師線上讀書渠道。
談到“互聯(lián)網+閱讀”理念對教師的影響,王校長向記者介紹道:“過去,我們的教師習慣用文字記錄、發(fā)布教育博文,而在‘互聯(lián)網+閱讀模式下,更多的是圖文結合、影音并存的博文呈現方式。多種混合技術應用下的博客、博文內容信息量更加豐富了,無論是讀還是寫,都是教師專業(yè)能力的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給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帶來新的思路和體驗?!?/p>
王建華校長提出的“基于博客平臺的教師讀書專業(yè)成長”,指的是通過建立全校性的教師博客群組,為教師搭建學習、交流、思考的平臺,教師可以利用這個開放的網絡平臺展開讀書研究活動,以促進自身的專業(yè)化發(fā)展?;诓┛推脚_的教師閱讀,改變了傳統(tǒng)教育研究的封閉性、個人性,使教師的思維方式和對問題的看法不再局限于一個固定的模式中。經過多年的嘗試,他將學校的教師博客由最初的十幾個,發(fā)展到今天擁有個人博客的教師數達到教師總數的92%,各類原創(chuàng)日志共計8200多篇。
在王校長的大力倡導與推動下,教師博客,正成為學校教師讀書專業(yè)成長的一個新平臺。
除此之外,圍繞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學校開展了特色閱讀教研——教師讀書論壇。每位教師在閱讀后,都可以在“建寧論壇”上分享他們的讀書收獲,教師之間也可以相互評價、交流讀書心得。王建華校長不僅在論壇上開設了校長讀書貼吧,歡迎廣大教師積極留言;還作為貼吧話題主持人,與教師們開展線上讀書討論。線下,他帶領各科教研組長定期召開讀書交流會,教師們在會上面對面地交流讀書心得,分享閱讀感悟和教育教學的點滴收獲。他說:“博客和論壇的打造,把線上的閱讀成長圈與線下的教學實踐相結合。用線上交流所獲得的新思考、新體驗,來完善線下的實際教學,更新舊理念,解決新問題,創(chuàng)建新環(huán)境。這就是‘互聯(lián)網+閱讀的新探索、新嘗試?!?/p>
正如曾獲省優(yōu)秀教育博客一等獎的萬菁老師所感慨的那樣:“‘互聯(lián)網+閱讀的理念,不僅讓我體會到閱讀的意義,還給我的閱讀指引了方向。‘互聯(lián)網+給了我新的展示平臺,讓我收獲了被關注的自信和深入思考的不竭動力!”在王建華校長的引領下,教師在這樣的讀書專業(yè)成長圈中逐漸成長為一個有思想、有底蘊的人,教師的發(fā)展?jié)u漸地從被動變?yōu)榱酥鲃印?/p>
二、“質疑+閱讀”:為兒童打造一種個性化的閱讀模式
如何引導學生主動地閱讀,王建華校長一直苦苦思索這個問題。
在從事教育教學的過程中,他總是積極主動地將自己的疑惑記錄下來,并多方尋找答案。日積月累,他漸漸發(fā)現,研究教育應該返璞歸真、回到原點。“學習”雖然是一個復雜的過程,但當我們真正去思考“何為有效的學習”這一問題時,更需要打破頭腦中很多固有的概念,在這個日新月異、崇尚創(chuàng)新的社會中,需要探索如何培養(yǎng)兒童在閱讀中“質疑”的能力。帶著這樣的思考,王校長提出“質疑+閱讀”的理念,創(chuàng)新閱讀課堂教學。他認為,學生只有真正地經歷一個屬于自己的閱讀探索過程,在閱讀中大膽質疑,才是有效的閱讀。
作為小學數學教師,王校長難忘前蘇聯(lián)數學教育家斯托利亞爾的話:“數學教學也就是數學語言的教學?!痹陂喿x相關著作后,他更堅定了對學生數學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他常常帶領學生閱讀數學類書籍,通過數學閱讀培養(yǎng)學生嚴謹的邏輯思維能力,鼓勵學生一邊學習,一邊大膽質疑,展開“頭腦風暴”。數學的質疑閱讀,增強了孩子們對數學語言的理解,并且樂于分享自己的發(fā)現。而學生對數學認知的改變,就是基于自主閱讀,基于大膽質疑,基于思考與交流?!皩W啟于思,思啟于問”,學生在閱讀、實踐、探索、思考、交流中逐步摸索,嘗試尋找答案。
作為校長,他也時刻關注其他學科閱讀課程的開展。在王校長的引領下,學校教師在教學中主動將“質疑+閱讀”運用到自己的課堂上。語文課上,教師們引導孩子讀名著,提出閱讀中的疑惑,在閱讀小組內開展問題的研究。孩子們在閱讀的基礎上,通過合作討論的方式解決疑問,閱讀得更加深入了。英語課的英文繪本閱讀,讓孩子們充滿興趣,教師善于抓住故事中的矛盾之處,啟發(fā)孩子們去質疑與討論,在互動中豐富孩子們的認知,拓寬他們的視野??茖W課上的問號層出不窮,教師給提出問題的孩子們推薦相關書目,引導孩子們通過課后的閱讀探知科學問題,動手實驗,找尋答案……“質疑”,漸漸地成為了課堂教學的一種態(tài)度、學生們學習的一種特性、學校文化的一種內在精神。
此外,王建華校長經過反復閱讀和思考,依托學校數字化生態(tài)的建設,為學生積極構建“e 學習”閱讀環(huán)境。他把iPad引進閱讀課堂,用多點觸控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有了這個場域,孩子們多了更多便捷的渠道去探求真知。對自己每日產生的閱讀疑問,孩子們可以及時地利用iPad等現代化的工具進行網絡搜尋、網上閱讀等。學生把產生疑問和解決問題的過程,及時記錄在“電子書包”中,在平臺上進行互動交流,共同分享由質疑帶來的樂趣和收獲。這一閱讀環(huán)境的構建,既實現了師生交流互動,也照顧到了不同學生的閱讀進度,使學生真正體驗到“沉浸式”閱讀的樂趣。
在王建華校長的引導下,兒童的思維在閱讀中不斷得到更新,“質疑+閱讀”這一閱讀方法豐富了兒童閱讀的世界,為兒童閱讀打開了新的窗口。
三、“綠色+閱讀”:為校園增添一抹獨特的閱讀氣息
“我們所談的‘大閱讀理念,其對象指向全方位的知識,包含人文和科學方面的;而閱讀方式既包括課內、課外的書本閱讀,也包括環(huán)境的浸潤和學生的動手實踐。閱讀的外延是廣闊的,我們需要帶領孩子拓寬閱讀視野,走出教室,走向大閱讀!”王建華校長這樣向記者介紹自己的“綠色+閱讀”理念。
王校長愛著這片美麗的校園,徜徉在校園中的他,眼神中總是投射出欣賞、發(fā)現的目光。他認為,校園是孩子們除了家庭之外接觸最多的成長環(huán)境。因而,在“綠色+閱讀”理念下,王校長首先做的便是向“校園空間”求發(fā)展,他以“綠色生態(tài)”為導向,建設充滿綠色與陽光的立體書香校園。
跟隨王校長進入校園時,門廳里的誠信書吧首先映入眼簾,學生可在書吧隨意借閱圖書、自由閱讀。教學樓的每層走廊拐角處都設有圖書漂流站,每一棟樓里都設有電子閱讀設備,讓孩子們隨時可讀、隨處可讀。有形的書讓孩子們愛不釋手,無形的書也讓孩子們沉醉其中。生態(tài)池、誠信園、翰墨林……校園內的每一處景觀都那么清新雅致,學生可以在生態(tài)池邊看魚兒嬉戲,在誠信園的廊壁上讀古今中外的誠信故事,在翰墨林里欣賞名家書法,感受漢字神韻;春季賞櫻,夏季觀荷,秋季品楓,冬季尋梅……每一個季節(jié)里都有著不一樣的大自然的語言!學生既能浸潤在精致的書香校園中,又能充分感受花之芬芳、水之靈動、竹之清雅。
在采訪中,記者了解到,王建華校長在校園環(huán)境的打造上還作了一個大膽的決定:從校名到校園里墻壁上的各類題字都由在校學生親自題寫。說到這一做法的目的,他解釋說:“這一舉措極大地調動了孩子們讀書、練字的積極性,孩子們認真翻閱名篇名作、臨摹名人字帖,爭先恐后地向班主任遞交自己的作品。雖然比起名家書法,學生的字有些稚嫩,但書寫內容都是孩子們從書中精心挑選的,體現了他們對古詩文的熱愛,對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追求,一筆一畫中散發(fā)著童真,也讓學生切實感受到自己就是學校的主人?!?/p>
在生態(tài)校園的實踐中,王校長漸漸摸索到了如何將學校的科學設施建設與閱讀銜接融合的方法。走進建寧小學,就能感受到數字化生態(tài)氣息,迎面就能看到LED屏幕上顯示著溫度、濕度、大氣壓力、PM2.5、風速、風向等8項監(jiān)測數據。學生社團在教師的帶領下,去圖書館翻閱相關書籍,在網上瀏覽學習氣象知識,根據學校氣象站觀察數據開展相關研究、發(fā)布信息,真正做到用科學閱讀指導科學實踐。王校長介紹道:“我們有意識地讓學生參與到這個項目中,就是想引導他們用科學閱讀來獲取科學知識,進行豐富、有趣的科學探索,最終樹立綠色環(huán)保意識?!?/p>
實踐證明,生態(tài)校園的打造更新了孩子們對閱讀的認識,豐盈了孩子們的閱讀體驗,讓孩子們不僅愛讀書,也愛上了從一花一草、風起雨落中閱讀自然、閱讀世界!
采訪中,王建華校長從容地敘述著這些年學校的改革歷程和他讀書的感悟,處處流露出他對教育的熱愛之情。記者感受到,這份從容、輕松的背后,付出了太多的艱辛與努力。正如王校長所說:“是閱讀給了我最深厚的底氣,沒有面向兒童世界的大閱讀就沒有發(fā)現,更無所謂發(fā)展。利用好‘小加號,推廣‘大閱讀,學校這本大寫的書才能被我們智慧地打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