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jù)要求作文。
2019年“中超”頒獎典禮現(xiàn)場發(fā)布的一則中國球童的視頻引人注目。視頻以“先贏自己”為主題,介紹了一群足球少年不遠萬里前往法國巴黎足球訓練營接受專業(yè)訓練的故事。視頻里的很多話擊中人心:“我們是中國足球?!薄疤咔颍驗橄脍A?!薄氨鹊谝桓蟹至康?,是一顆敢贏的心?!?/p>
2019年,中國女排以十一連勝成功衛(wèi)冕世界杯冠軍。對于女排精神,教練郎平說:“女排精神不是贏得冠軍,而是有時候知道不會贏,也竭盡全力。是你一路雖走得搖搖晃晃,但站起來抖抖身上的塵土,依舊眼中堅定?!?/p>
作為新時代的青年,對以上材料,你有怎樣的體驗和思考?寫一篇文章談談你的看法。
【要求】
①選好角度,自定立意,自擬標題。
②明確文體,不得寫成詩歌。
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襲、套作。
審題指導
2019年,女排國家隊的姑娘們以令人信服的十一連勝贏得世界杯冠軍,讓團結(jié)協(xié)作、頑強拼搏的女排精神成為最鼓舞人心的正能量。另一邊,男足國家隊卻在世界杯亞洲區(qū)預賽四十強賽中經(jīng)歷了過山車式的失利,讓“中國足球”幾個字幾乎成了調(diào)侃。但在這群赴法訓練的孩子眼里,中國足球仍是他們肩上背負的責任,“贏”仍是他們向往和追求的目標。
當今社會,競爭隨處可見且不可逃避,如何看待競爭?如何看待輸贏?要贏他人還是贏自己?贏是不是我們要追求的正面心態(tài)?……這個作文題旨在引導大家認真思考“贏”對自己及人生的價值和意義。
由第一段材料可以得出“先贏自己”“敢贏比第一更有分量”的觀點,由第二段材料可以概括出“竭盡全力爭取比贏得冠軍更可貴”。個人如此,團隊、企業(yè)甚至社會也是如此,即使未來尚不明晰,前路迷霧漫漫,我們應該做的,是克服困難,積蓄力量,拼搏進取,不斷提升和突破自我,才能“贏”來曙光。
寫作時有兩點需要注意:一是要做到文中有“我”,有“我”的體驗和思考,不能只宏觀地談論競爭和輸贏;二是要把立足點放在當下,結(jié)合時代特點論述新青年的“輸贏觀”。
臺州中學 項琪
參考素材
人的理想和成就之間有一段距離,只有靠他的熱情才能跨越。
紀伯倫《沙與沫》
勇敢是,當你還未開始就已知道自己會輸,可你依然要做,而且無論如何都要把它堅持到底,你很少會贏,但有時也會。
哈伯·李《殺死一只知更鳥》
對于職業(yè)棋手來說,勝負是最終極的追求,如果不能贏他們是不會來下這盤棋的,無論有多少獎金。
圍棋九段棋手 柯 潔
小說《想贏的男孩》是美國著名兒童文學作家杰里·斯皮內(nèi)利的作品,其中文版封面印著一句話:“誰都有顆想贏的心,但不是誰都輸?shù)闷??!?/p>
整個小學階段,主人公辛可夫似乎一直在輸:寫的字像鬼畫符,踢球會把球踢進自己隊的球門,控制不住自己在課堂上的表現(xiàn),沒有人愿意跟他做朋友……然而,即便輸成這樣,辛可夫依然陽光、善良和執(zhí)著,他找到了內(nèi)心獨有的力量,那是無法用學習成績來衡量的人生動力,那是真正贏得成長的秘密。
2020年3月8日,在終極格斗冠軍賽(UFC)比賽中,來自中國的張偉麗戰(zhàn)勝波蘭選手、前世界冠軍喬安娜,成功衛(wèi)冕女子草量級世界冠軍。這場史詩級的巔峰對決,兩人都“傾其所有”:變形的臉部,數(shù)不清的疤痕,賽后都直接進了醫(yī)院。
張偉麗的格斗之路并不順利。她從小進入武術(shù)學校學習,獲得過河北省青年散打冠軍,憑借著好成績進入了省隊。但在17歲時,因為嚴重傷病而退役。她做過幼兒園老師、酒店前臺、超市收銀員、保安等好幾份工作,可是最想做的,還是回到搏擊賽場。
為了得到免費健身的機會,張偉麗找了份健身房銷售的工作。在這里,她接觸到了綜合格斗。從此,她每天早上7點出門訓練,中午趕兩個小時的路到健身房教課賺生活費,晚上再繼續(xù)訓練。然而進入格斗圈子后,第一場比賽,她就輸了,接下來又是傷病,一下休息九個月。直到四年前,她才重新開始訓練。
從健身房的銷售到UFC中國第一人,倔強的張偉麗一直認死理——“做什么就要成什么!”
項 琪 / 楊 倩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