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香
【摘要】隨著科技的進步與發(fā)展,信息技術已經進入了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極大地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瘜W作為初中新開設的課程,對學生要求較高,其包含著多種多樣的實驗,受到實際教學條件的影響,也考慮到化學實驗的危險性,微課程視頻在化學課堂中經常出現。本文對微課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作了系列探討。
【關鍵詞】微課;初中化學;輔助理解;課堂效率
初中階段開設了許多新的課程,學生需要學習的科目變多了,分給每一科的精力就變少了,尤其是對一些較難理解的科目,學生的學習興趣會變低。而微課視頻這一新穎的教學方式可以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學生利用微課視頻,簡短的時間里就能理解并記憶那些晦澀難懂的知識,也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下面就微課的各項優(yōu)點,結合實際教學情況來談如何將微課應用到初中化學的教學中,希望對廣大教師進行化學的課堂教學有所幫助。
一、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吸引學生上課注意力
在傳統(tǒng)教學方式中,學生的學習主要由老師講授,長此以往,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降低,學習效率也就不高。而微課這一全新的授課形式,可以吸引學生注意力,讓教師不用去費心將學生的注意力拉回課堂,將時間用來講授課堂知識,進而提高學習效果。例如,在教授“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這一部分時,需要列舉許多實驗,由于實際教學條件的限制,許多實驗無法在課堂上展現。微課就可以作為輔助視頻在課堂上播放,吸引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對這門學科有清晰的認知。例如“火山實驗”“冰川實驗”等有意思的小實驗,在課堂教學條件不允許的情況下,就可以讓學生課下去搜索相關的微課視頻播,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利用初中生對世界的好奇心理,激發(fā)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當學生有了學習的興趣,也就有了足夠的動力投入學習。
二、簡化抽象概念,便于學生理解
化學學科中有很多的抽象概念,對于剛剛脫離小學的具象教學的學生來說很難理解這些概念。在以往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中,學生只能依賴自己的理解來解讀化學中的那些抽象概念,如果相關的生活中沒有過類似的經驗,那么學生在理解時就只能靠教師的解讀,而教師一般情況下很難做到精準的解讀。例如,在講“原子”部分的概念時,由于“原子”的概念在生活中出現較少,學生在理解時就會有困難,更別說“質子”和“中子”的概念和三者之間的聯系。微課視頻則通過多媒體技術將三者的概念和聯系通過放大直接的展現了出來,從視覺上刺激學生,讓學生直觀的看到“原子”“質子”“中子”以及“電子”的分布,對此有清晰明確的認知,在加上視頻中展現的動態(tài)過程,可以讓學生對概念有更直觀的感受,從而幫助學生理解這一抽象的概念。再加上教師的講解,讓學生形成具體的理論框架,對抽象概念又有了系統(tǒng)的認知。微課視頻不僅減輕了課堂教學和學生自學時的負擔,提高了學生對于知識難點的掌握,還激發(fā)了學生對微觀世界的興趣,加強了化學學習的動力,促進了學生對化學知識的學習欲望,對化學學科有更深入的研究。
三、保障教師和學生的生命安全
眾所周知,化學實驗有著很大的安全隱患, 許多化學實驗必須要在特定的環(huán)境下進行,不然會有生命危險。而且許多化學試劑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危險性。就拿濃硫酸來舉例,保存和使用的過程中必須格外小心,只要沾上一滴都有著巨大的風險。但化學又是一個依賴與實驗的學科,許多概念只有在實驗中才能感受深刻,這樣一來就有了難題:學校為了保證安全禁止做一些實驗,但這些實驗又是教學中的重點,就很難做到平衡。微課的出現解決了這一難題。微課既能解決實驗教學中的安全隱患問題,又能讓學生感受到實驗的具體過程,還能滿足學生對實驗過程的好奇心。由于微課視頻的特殊性,學生能在觀看視頻的同時全心投入,視頻還可以展示出操作不當帶來的直觀后果,加強學生的警戒心,以認真嚴謹的態(tài)度對待化學實驗,避免因操作不當帶來的傷害。例如:“強酸強堿的指示反應”這一實驗,用到的都是帶有腐蝕性的危險試劑,用微課代替實驗課,學生也能學到實驗反應,還可以看到如果操作不當將試劑不小心濺到身上會是什么樣的后果,從而避免了不必要的傷害。
四、拓寬教學內容
初中化學知識又都是枯燥乏味的基礎知識,學生在學習的時候根本感受不到樂趣,會覺得越來越失去了學習的動力。微課視頻中展示的一些化學物質和化學反應,以及一些實用的化學小技巧,會讓學生感到化學就在生活中,與自己的生活息息相關。在衣食住行這類日常生活中,教師可以刻意引導學生去思考有關的化學知識,也可以在課堂教學教到相關內容時播放有關的生活小視頻,逐步加強學生對化學學科的興趣。也可以作為課后作業(yè),讓學生了解生活中的化學知識。
五、明確教學目標,提高教學效率
在日常的化學授課時,學生往往是跟著教師的思路來學習的,學生自己沒有一個明確的學習目標,也無法將學到的化學知識整理成一個完整的體系。而微課視頻由于時間的原因,主題鮮明,內容較少,有著自己完整的體系,學生在學習的時候是有目的、有方向地進行學習,有著明確的知識體系,這樣極大地的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教師的課堂教學的負擔。例如:“金屬的化學性質”這一節(jié)內容,看標題感覺很簡單,但是金屬的種類太過繁雜,每種金屬又有自己的活動性質,導致這一節(jié)的內容都是一些細小的知識點,需要大量的時間理解記憶。在微課視頻里,首先會向學生介紹這部分知識的大體框架,將金屬歸為那些種類,每種金屬共同的特性是什么、有哪些金屬是特例需要特殊記憶的,這樣一梳理,學生就能很清晰地知道在學什么,要記什么,有著一個整體的知識結構,不至于將知識點記混亂,提高了學習效率,減輕了教師的課堂教學負擔。
信息技術在實際的課堂教學發(fā)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也在信息技術的加入下發(fā)出不一樣的光彩,教師也應該跟隨時代前進的步伐,在課堂教學中學會應用信息技術帶來的便利,提高教學質量,提升教學效率,激發(fā)學生興趣,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讓學生充分投入課堂,提高學生的課堂積極性,也要學會利用信息技術,豐富課堂內容,拓寬教學形式,以學生的學習理解為標準,明確教學重點,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金怡.微課在初中化學教學各階段的應用實例[J].化學教與學,2019(12):8-10.
[2]陳艷萍.微課在初中化學復習教學中的應用探析[J].學周刊,2019(34):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