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海燕
【摘要】中國古詩詞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優(yōu)秀瑰寶,值得小學生去學習和吸收,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資源,因此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值得老師細細推敲琢磨。在新課標下,如何有效地提高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已經成為小學語文教學的熱點議題。當前,我們迫切需要創(chuàng)新型的、實用型的教學方式,來提高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的教學效率。下面我將結合我的從教經驗,從以下幾方面來談談我對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的淺見。
【關鍵詞】小學語文;古詩詞;重要性;教學策略
中國古詩詞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遺產中的美麗瑰寶,它以生動的形象、凝練的語言、深層的意境、豐富的內涵和多樣化的表現手法,在中國文學史上散發(fā)出獨特的光芒。它寫人傳神,惟妙惟肖,顧盼生姿,豐滿鮮活,“回眸一笑百媚生”;它抒情流暢,行云流水,感人肺腑,“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它寫景迷人,引人向往,人人津津樂道“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因此,中國古詩詞足以成為小學生接觸古典文學的最佳啟蒙教材。
一、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的重要性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習古詩詞中的格律、押韻、千古名句等,可以幫助小學生更好地學習中國漢字遣詞造句的方法,更好地掌握對中國漢字的理解和運用,更好地感受中國漢字的文字魅力?!按好卟挥X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痹凇洞簳浴返慕虒W中,我引導學生感受:雖是簡簡單單的字詞,但通過詩人的巧妙安排,押韻整齊,使人讀起來朗朗上口,趣味無窮。通過引導,學生們發(fā)現這首詩雖然含義簡單明了,卻包含無盡的悠閑舒適的意境,正如梁景如同學說的:“這首詩雖然簡單,但讀起來真是趣味無窮啊!”通過這樣使學生認識到古詩詞的文學意義。
中國古詩詞中飽含著先輩詩人的深刻思想和深厚感情,使后人在閱讀時能從中汲取到巨大的思想和情感力量,從而鼓舞和激勵著我們的學習、工作和生活。當代小學生尤其需要從中接受熏陶和激勵,幫助其健全人格,形成積極向上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所以,古詩詞的生活意義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也十分重要。明代詩人錢福的《明日歌》“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寫出了時間的彌足珍貴,反復告誡人們要珍惜時間。在教學這一課時,同學們大概都能說出詩中關于珍惜時間的呼吁,但我覺得這樣的認知還不夠深刻。于是,我引導學生們在課上展開大討論:在學習和生活中,我們應該如何做到“今日事今日畢”?同學們反響熱烈,分享了許多切實可行的計劃,并且下定決心在往后的學業(yè)和生活中付諸行動。今日的事情不要拖沓至明天,不要蹉跎了歲月。我相信那一節(jié)課、那一首詩將是影響同學們一生的寶貴精神財富,同時也提高了學生古詩詞的生活意義。
二、小學語文古詩詞的教學策略
新課標對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古詩詞教學應引導學生鉆研古詩詞文本,培養(yǎng)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和體驗古詩詞,做到有所感悟和思考。這就要求我們必須運用創(chuàng)新的、實用的教學策略,高效地引導學生學習中國古詩詞,感受中國古典詩詞的魅力。
1.多形式朗讀——初步感受古詩詞的文字美
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在古詩詞教學中,首先要讓學生讀準字音,了解字詞意思,讀通讀順,讀到朗朗上口,在讀中自思自悟。在小學古詩詞的朗讀指導中,我經常指導學生以吟唱的方式朗讀,讀出古詩詞的韻律,讀到朗朗上口。例如,白居易的《憶江南》:“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這首詞畫面感十分鮮艷奇麗。我在做朗讀指導時,選擇了舒暢悠揚的背景音樂,為學生創(chuàng)設情境,指導學生以吟唱的方式入情入境,邊讀邊引導學生想象江花的燦爛和春水的美麗,感受江南春意盎然的大好景象,調動學生多感官進行體驗,加深理解。同時,我認為讓學生感受多角色朗讀也是很重要的。我經常指導學生通過小組比賽朗讀、同桌互讀、個別同學范讀等形式進行古詩詞朗讀指導,讓同學們在他人的朗讀中,去感受和體會古詩詞的文字美,去理解和記憶古詩詞的表達內容,去反思和揚棄古詩詞的朗讀技巧。
2.創(chuàng)設情境——想象感受古詩詞的畫面美
在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小學生的身心發(fā)展和學段特點,運用多種形式創(chuàng)設情境,化抽象為具體,使得古詩詞教學形象生動,清晰有理,使學生更容易消化和理解,從而幫助突破古詩詞教學重難點。例如,在教學李白的《贈汪倫》一課中,先給同學們介紹了這首古詩是李白在桃花潭贈給好朋友汪倫的留別詩,讓同學們有個整體感知。前兩句“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我建議學生們進行“演一演”,分角色把李白乘舟和汪倫踏歌表演呈現,這下學生們個個蠢蠢欲試,其中小明、靜靜同學的扮演最為精彩,讓學生們直觀感受了這個送別的情誼,化無形的情感為直觀的送別畫面,進而去體會“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這種樸實真摯的情感,讓學生體會詩中的清新自然,激發(fā)想象能力,使學生感到奇特而生動。在教學中,我也常常給學生們觀看與古詩詞相關的背景音樂、圖片、文獻、視頻等多媒體資料,為學生們創(chuàng)設了情境,激發(fā)了大家學習古詩詞的興趣,還能輔助理解古詩詞的深意,體會古詩詞的審美情趣。
3.整體把握——深入感受古詩詞的意境美
在古詩詞的教學中,注重引導學生對古詩詞意境的感悟,能夠使學生受到古詩詞的熏陶,提高他們的審美水平和文學素養(yǎng),這也是現階段深化改革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的目的所在。古詩詞意境的教學,要縱觀整個教學過程,整體把握。例如,在《泊船瓜洲》的教學中,從初讀古詩開始,我就一直引導學生們把握住古詩思鄉(xiāng)愁苦的感情基調,帶著思鄉(xiāng)愁苦再去細細品味詩的重點詞句,再由點及面地深入感受這首詩營造的意境。我津津樂道“春風又綠江南岸”中的千古之“綠”的由來,學生們聽得津津有味,感受到“綠”為我們鋪開了江南大地的春意盎然、生機勃勃,同時也更反襯了思鄉(xiāng)的愁苦,格調清新,情景交融,境界開闊。步步為營,我在每個教學細節(jié)中都注意對意境的把握,逐步突破詩的意境教學這個重難點。
總之,在新課改下的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不應該只為學古詩而教古詩,作為教師,應該不斷探索和實踐,創(chuàng)新教學的形式,探討更多形式的古詩詞教學方法,讓學生跳出單純學古詩的模式,培養(yǎng)學生綜合的學習能力和審美能力,使小學生都能在古詩詞的學習中提高和發(fā)展綜合能力,使中國古詩詞能夠滋潤當代小學生的成長與成才。
參考文獻:
[1]張洪玲.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社,2011.
[2]肖俊宇.小學語文片段教學指南[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