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金朝榮, 漢族,1967 年12 月出生于官屯鎮(zhèn)山坡社區(qū)金三村小組。州作協(xié)會員, 在《文明村鎮(zhèn)建設》《時代風采》《云南人事》《云南人大》《云南群眾文化》《今日民族》《金沙江文藝》《彝族文化》《楚州今古》《楚雄文藝》《彝州經(jīng)濟研究》《楚雄社科論壇》《楚雄政研》《中國文化報》《云南日報》《云南民族報》《昆明日報》《云南教育報》《云南民族學院報》《楚雄日報》《貴州民族報》《云南政協(xié)報》等報刊發(fā)表過新聞、散文、評論、詩歌、小說、調研報告等作品約 3100 篇(件 )。評 論《如 此“罰款”實堪憂》獲《云南日報》三等獎;通訊《電話,走進尋常百姓家》《關情最是民安?!贩謩e獲《楚雄日報》一、二等獎;《我家的“三級跳”》分別獲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云南人民廣播電臺“農村改革 20 年有獎征文”紀念獎、二等獎。
常常聽到故鄉(xiāng)姚安的彝族梅葛就有一種眼角充滿淚水的激情。
宛如沉甸甸的谷穗, 收到自己的手中,那撒播時的汗水變成了全部的豐盛都留在心中,這種激情好似亙古之間的一種約會,或者是今天站在通向遠古地深邃的天堂門口與祖先對話,悠悠傾訴,感受這種激情是一種天地通幽的緣分。
好像好久沒有晤面的老友,總有話盡遠古總是情的興奮和久久不能忘懷的激情。故鄉(xiāng)姚安馬游坪的彝族梅葛有時是一種飄游云海間的熱浪,一種需要靜心閉氣才能體會彝山靈魂幻想的氤氳熱浪;有時是一種謎一樣的色彩,承載著許許多多民族情感信息的五顏六色;有時是一種聲音,一種幻化著彝民祖先斑駁犁鏵翻耕生活的聲音;有時是一種狀態(tài),一種含蓄吶喊,需要細心體味而超越古歌的狀態(tài)。也有的時候, 故鄉(xiāng)姚安馬游坪的彝族梅葛竟是一種細膩,尋常得極容易被人熟視無睹的表演。
更有時, 故鄉(xiāng)姚安馬游坪的彝族梅葛好像什么也不是。即便是,也僅僅是民族始祖遺留的一部無字史詩而已。
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 如若沒有故鄉(xiāng)姚安馬游坪的彝族梅葛,我就會在沒有一種激情的無痛無癢中放棄自己。儼然沒有當初對彝族梅葛的沖動和激動,那么就沒有我今天甩開臂膀邁動的雙腳,至少就沒我近來尋根究底激情飽蘸的筆觸。
聽一聽呵, 故鄉(xiāng)姚安馬游坪的彝族梅葛的唱調是這樣的婉轉動聽,扣人心弦, 猶似一泓山澗溪水清澈奔流, 調中的一字一句仿佛水中魚自由游樂歡跳,調中的一問一答仿佛水草搖曳多姿,調中的講白仿佛山花是多么的鮮艷嫵媚。故鄉(xiāng)姚安馬游坪的彝族梅葛焐熱的彝家火塘喲常年獵獵燃燒不熄——梅葛漢子是這樣的剽悍而粗獷豁達,梅葛女人是這樣的美麗而善解人意。
很久, 我就被這般不可抗拒地被故鄉(xiāng)姚安馬游坪的彝族梅葛激情著,馬游坪彝族梅葛的激情總是沒有提前準備的, 如同仙人指路般, 因此,永遠不會有一個精彩的歸納、總結或者賞析疑惑, 只有一次滄海一粟的注釋和無耐的心跳。每次聆聽到故鄉(xiāng)姚安馬游坪的彝族梅葛都有她的新的意趣,激情總在心里花樣翻新層出不窮,每一次聆聽我都追隨故鄉(xiāng)姚安馬游坪彝族梅葛人行走在遠古創(chuàng)世或者人類起源、開天辟地的(注:剩余部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