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娟麗
摘 要:后進生是高中階段乃至整個教學階段普遍存在的一個群體,對于如何轉(zhuǎn)化后進生,是我們教師目前面對的難點問題,后進生的存在,不僅會影響全班學生的整體成績,而且會影響后進生的學習和未來的發(fā)展方向。本文以多年的高中教學實踐為依托,從后進生形成原因及轉(zhuǎn)化策略進行闡述,從而為后進生的轉(zhuǎn)化提供一些建議,以供參考。
關(guān)鍵詞:高中英語;后進生;轉(zhuǎn)化;策略
新課改提出教師要 “關(guān)注全體學生,關(guān)注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引導學生主動發(fā)展”,現(xiàn)行的高中課程標準也要求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引導學生主動發(fā)展。后進生的存在,會給整個班級造成一個消極的學習氛圍,進而影響部分抵抗力弱的學生也淪為后進生,如果后進生的隊伍得不到有效控制,將會影響整個班級的學習氛圍。本文將從后進生產(chǎn)生原因及轉(zhuǎn)化策略等方面進行闡述,從而為高中英語后進生的有效轉(zhuǎn)化提供一些建議。
一、后進生產(chǎn)生的原因
(一)內(nèi)部因素
(1)學習興趣缺乏
美國著名的語言學家克拉申在闡述其“情感過濾假說”時指出,當學生擁有了積極的情感,濃厚的學習興趣,輸入的語言大部分就會被消化和吸收。反之,當學生出現(xiàn)焦慮厭倦等消極情緒時,人腦的語言輸入效率就會降低。所以,學習興趣對學習具有明顯的促進作用。當學生對英語學科缺乏興趣時,自身主動學習英語的意愿就會降低,缺乏好奇心和主動探索的精神,從而導致厭學的消極態(tài)度。
(2)學習方法不恰當
新課改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應該給學生營造更多獨立學習的空間。新課改下已經(jīng)越來越要求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思考能力。因此,學習方法恰當?shù)膶W生,更容易接受知識,而學習方法不恰當?shù)膶W生,則在學習過程中面對很多困難。許多學生只會機械記憶和生搬硬套,不會鞏固復習和歸納總結(jié),所以學到的知識未成體系,導致學習效果不理想。
(3)學習意志不堅定。
部分學生由于缺乏自我約束能力,缺乏戰(zhàn)勝困難的堅定信念,遇到困難和挫折就產(chǎn)生畏懼心理,喪失克服困難的信心。尤其對于英語這樣的一門語言學可來說,短期的學習效果可能并不能立竿見影,所以發(fā)奮一陣之后,發(fā)現(xiàn)成績沒多大改觀,便垂頭喪氣,不能持之以恒。
(二)外部因素
(1)學校因素
學校因素對后進生的影響最大,教師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是形成后進生的重要原因。首先,教師的教學觀念存在偏頗,偏離了素質(zhì)教育中要求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以及全體發(fā)展的理念,由于學生層次不同,導致教師很難同時把握如何讓尖子生與后進生吃得飽,吃得透,同時所以教師只會照顧那些成績優(yōu)異的學生,而那些成績差相對落后的學生因得不到老師的重視而淪落成后進生。其次,新課改背景下的教師與學生已絕非簡單的“教”與“學”的關(guān)系。個體之間存在差異,但是課堂十五分鐘,面對班額50人的班級,要做到因材施教顯然不可能。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不考慮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往往只是滿堂灌,根本不存在學生的主動參與,學生只是被動地接收教師的灌輸,這樣學生之間的理解力不同,必然產(chǎn)生一些后進生。必然導致優(yōu)秀學生吃不飽,大量后進生因夠不著而不知所措。因此在學校因素中,科任教師的教對學生的影響是最直接的。
(2)家庭因素
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社會教育的基礎(chǔ),家長的教育觀念,教育方法對學生的成長有著直接而重大的影響。首先,家長的一些不良習慣,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孩子,學生也難以形成良好的品德。其次,有的家長受教育程度不高,缺乏正確教育孩子的方法,對孩子過度溺愛袒護,致使孩子心理脆弱,抗壓能力弱。對學生的學習不能給予適當?shù)闹笇В踔習Ыo學生造成一些負面的影響。
(3)社會因素
雖然高中學生還沒有真正走入社會,但社會因素對高中生的影響我們?nèi)圆荒芎鲆?。高中生還沒有完全形成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以及辨別是非的能力,一些學生由于思想不堅定,接觸到不健康的影視作品及黃、賭、毒等社會丑惡現(xiàn)象,不自覺地進行模仿,滿腦子利已主義不斷侵蝕毒害青少年純潔幼稚的心靈,進而影響了學習。
二、轉(zhuǎn)化后進生的策略
(一)要培養(yǎng)后進生的學習興趣。
美國的心理學家布魯姆曾專門研究過興趣與學習的關(guān)系,并最終證明滿懷興趣的學習,可以明顯減輕學生的心理壓力,提高學習效率,身心得到全面發(fā)展[2]。因此,濃厚的學習興趣對后進生的轉(zhuǎn)化至關(guān)重要。科任教師應該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guān)系,要尊重和善待后進生生,用無私的愛感化他們,用精彩的課堂吸引他們,用良好的習慣約束他們,用尊重督促他們,用正確的方法指導他們,激起后進生對學科的興趣。
(二)要幫助后進生建立自信心
自信是成功的基礎(chǔ)之石,無論對于學習還是生活,學生都需要充滿自信心,因此,教師幫助后進生建立自信心對后進生的轉(zhuǎn)化具有重要的作用。首先,科任教師在課堂上要多關(guān)注和尊重后進生,提一些他們能夠回答的問題,讓他們在課堂中獲得成功,增強他們的自信心,拉近老師和學生之間的距離。對于那些自信不足的學生,教師要善于通過言語、眼神、動作等給予鼓勵,從而緩慢幫助學生增強自信心。
(三)要真心照顧后進生的情感
后進生也有很強的情感,他們渴望得到家長和老師的愛,渴望得到同學們的尊重,因此,教師要真心照顧后進生的情感。但是由于后進生的學習成績較差,行為習慣不好,他們經(jīng)常受到老師的批評和同學的冷漠,在家受到父母的打罵,致使他們不能正確認識到自己的長處,內(nèi)心極其自卑,在困難和挫折面前容易退縮,缺乏面對困難的勇氣。因此,科任教師要深入后進生的生活,了解他們的情緒變化和內(nèi)心需求,善于發(fā)現(xiàn)后進生的長處,用一顆真誠的心去關(guān)心后進生,關(guān)注他們的內(nèi)心世界,關(guān)注他們的身心健康[3]。
三、小結(jié)
作為一名教師,我們有責任、有義務轉(zhuǎn)化這些后進生,只要我們教師擁有足夠的愛心、耐心、責任心與方法,轉(zhuǎn)變后進生,使他們學會做人、學會生活、學會學習,使他們變?yōu)閮?yōu)生,使他們也能和其他學生一樣健康、快樂地成長。
參考文獻
[1]崔文煥.學校教育中“后進生”的形成原因探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5.
[2]苗君.高中后進生的成因與轉(zhuǎn)化教育[J].課程教育研究,2019(50):191.
[3]陳滿華.后進生的形成原因及轉(zhuǎn)化對策[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20,17(02):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