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慶蓮
摘 要:在這個快速發(fā)展的社會中,學校對于學生全方面的發(fā)展越來越關注,其中藝術類如音樂課程就被教育界重視了起來,在初中音樂教學中加入了音樂欣賞課,在傳統(tǒng)的教學中,教師常常會忽略了學生的參與度,而互動教學這種模式的引進可以很大程度上解決這一問題,不但能夠調(diào)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可以促使教師轉換身份,變?yōu)橐魳返姆窒碚叨皇菃我坏慕虒W者。
關鍵詞:初中音樂;欣賞課型;互動教學
引言
時代發(fā)展的今天,教學不再是從前的單一模式了,而朝著越來越多元化的方向發(fā)展,而對于音樂素養(yǎng)的重視從初中就已經(jīng)開始了,在初中音樂教學中加入了音樂欣賞課型,音樂課程不同于文化課程就在于它培養(yǎng)的是感受和理解音樂藝術的能力,或者是一種能聽懂音樂并對其進行評價的感悟能力。這種感受是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下難以開發(fā)出來的,而借助互動教學策略能夠實現(xiàn)教師和學生之間建立一種全新的溝通與交流的模式。既能活躍課堂的氛圍,也能在輕松的交流中達到音樂教學的目的,提高學生的全面素質(zhì)。
一、互動教學概述
在這個要求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時代,音樂與生活的關系密不可分。在初中開設的音樂欣賞課是教育改革方式的其中一種,為了提高學生的全方面發(fā)展,音樂欣賞課可謂是很重要的一門課程,而音樂欣賞又歸類于藝術門類,這就要求學生要具備一定的審美能力。而只有打破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推行互動式的教學方法才能夠更大程度的提高學生的審美創(chuàng)作能力。教學也走向了越來越多元化的時代,所謂互動式的教學就是打破傳統(tǒng)的由教師主講的模式,而是要求教師與學生要有情感的交流與合作,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感知能力。在音樂欣賞課堂上運用互動式教學的模式可以快速的激發(fā)起學生的熱情,提高對于音樂欣賞的能力,也提升了教師的教學效率。并且,采用互動式教學可以增加學生與教師之間的情感交流,促進學生成為課堂上的重要參與者,使學生更加自主的去完成音樂鑒賞以及創(chuàng)作,提高整體的審美水平,這樣才能達到互動式教學所要傳達的理念[1]。
二、互動教學之——提出問題
對于初中這個充滿對新事物的好奇的時期,學生們通常不愿意接受古板而又傳統(tǒng)的思維,所以在音樂欣賞課型上不妨由教師提出新穎的問題,不設置標準答案,鼓勵學生們自由的想象與思考,之后邀請學生發(fā)表自己對于音樂的理解和感受,每個不同的思維方式會碰撞出不同的火花。
例如在學習人音版八年級上冊的《雪絨花》一課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們欣賞雪絨花這首歌曲,等播放完畢之后給學生們設置一些問題比如:“從這首曲子當中聽到了什么感情”、“聽這首音樂自己想到了什么,帶給自己什么感受”、“是否可以根據(jù)這首曲子編寫一段故事”,之后給學生們充分的思考時間,當學生表達出自己的想法時,教師一定要給與極大地鼓勵,這樣能夠更大程度的激發(fā)學生們對于音樂學習的熱情。待學生發(fā)言完畢,教師可以更深刻的去講述《雪絨花》這首曲子的來歷以及背后的故事,加深學生們的印象,能夠將一首歌與一段感情聯(lián)系起來,同時也開拓了音樂學習的道路。
三、互動教學之——交流與合作
在教育這個問題上不僅僅要注重知識的灌輸,更要引起重視的是學生身心健康的發(fā)展,互動式教學就是要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夠參與到課堂上,引導學生說出自己的看法,并且坦然接受他人的思想,因此在音樂欣賞課型上可以設置小組討論的環(huán)節(jié),鼓勵大家提出自己的不同意見,并且對自己覺得言之有理的觀點進行展開分析,之后可以進行小組與小組間的交流,開發(fā)出不一樣的課堂教學模式[2]。
例如在講到人教版八年級上冊《卡門序曲》一課時,先將學生們分為幾個小組,或者由學生自由結合為幾個小組來進行討論,討論內(nèi)容可以為教師的提問也可以針對這首歌曲展開自己的想法,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完成討論,然后每個小組可以根據(jù)討論內(nèi)容指派代表來向教師提問,與教師的想法再進行融合,從而形成對曲目的一個全新的認知。大大提升了學生們鑒賞音樂與深層次理解音樂的能力。
四、互動教學之——情景演繹
在音樂欣賞課中可以推行另一種教學模式那就是“情景演繹”,可以將一首曲子背后的故事由學生們以表演的形式展現(xiàn)出來,這樣不僅可以加深對于歌曲創(chuàng)作的理解,還可以帶給學生們許多的創(chuàng)作靈感。而如何演繹這首曲子,可以由教師與學生一同進行編排,首先由教師講述歌曲的背景,一方面可以提高教師在課堂上的教學質(zhì)量,另一方面也能夠最大程度的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例如在講到人教版音樂八年級下冊的《梁山伯與祝英臺》一課時,可以使用情景演繹的方法,教師講述完創(chuàng)作背景之后,引導學生們將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故事用自己的方式表演出來,從不同的方面去理解這首曲目的內(nèi)涵,能夠了解的更加透徹,比單純的欣賞音樂要記憶深刻的多。
五、結束語
互動教學的模式能夠幫助學生培養(yǎng)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鍛煉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而采用互動式教學對于教師本身也有一定的要求,必須要具備創(chuàng)新性思維與創(chuàng)造性互動模式,在提出問題時要做到靈活有趣,在交流合作時要注意觀察每一位學生的參與度,在情景演繹時要編排的合理但不失樂趣,只有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與審美水平才能更好的帶領學生開拓新的學習道路??偠灾瑢τ谝魳沸蕾p課型的教學要堅持以學生為主體的理念,要注重教師與學生情感的交流與融合,這樣才能在教學的同時提高學生多方面的素養(yǎng),使學生成長為一個眼界開闊的人。
參考文獻
[1]曹曉彤.初中音樂欣賞課型互動教學策略分析[J].中華少年,2019(16):129-129.
[2]高素芬.初中音樂欣賞課型互動教學策略的分析[J].當代音樂,2018,000(001):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