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蓓蓓
【摘 ?要】目的:分析舒適護理在骨科手骨折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及生活質量的影響。方法 :自我院骨科收診病例中選取74例手骨折患者(選取時間為2018年7月~2020年4月)展開研究,分組,對照組(37例)使用常規(guī)手骨折護理,舒適組(37例)+舒適護理。對比兩組護理前后舒適度(自制量表評分)、生活質量(QOL評分)。結果:與對照組護理前舒適度評分、QOL評分對比,舒適組未表現(xiàn)明顯差異(P>0.05);與對照組護理后舒適度評分、QOL評分對比,舒適組均表現(xiàn)較高(P<0.05)。結論:舒適護理應用于骨科手骨折患者護理中可提高舒適感受,改善生活質量。
【關鍵詞】舒適護理;骨科手骨折;效果;生活質量
【中圖分類號】R473.25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672-3783(2020)08-0177-01
手是日常使用最多的部位之一,也極容易收到外界傷害,研究顯示,手骨折包括手腕骨折、手指骨骨折,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1]?;颊呤植抗钦鄱酁橥话l(fā)狀況,情緒難以接受,配合護理可改善患者情緒,對治療有積極作用[2]?;诖?,本研究自我院骨科收診病例中選取74例手骨折患者(選取時間為2018年7月~2020年4月),旨在分析舒適護理在骨科手骨折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及生活質量的影響。具體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自我院骨科收診病例中選取74例手骨折患者(選取時間為2018年7月~2020年4月)展開研究,按照入院建檔時間分組,分為對照組37例、舒適組37例。對照組男20女17例,年齡22~58(34.27±2.37)歲;舒適組男19女18例,年齡20~59(33.82±2.40)歲。兩組以上資料均衡可比(P>0.05)。
1.2 ?納排標準
1.2.1 ?納入 ?符合我院手骨折收診及手術標準;無手術禁忌癥;存在精神類疾病。
1.2.2 ?排除 ?合并基礎代謝性疾病;合并肝腎疾病且肝腎功能不全。
1.3 ?方法
1.3.1 ?對照組
使用常規(guī)手骨折護理,包括健康科普、禁食辛辣,即使換藥等內(nèi)容。
1.3.2 ?舒適組
在常規(guī)手骨折護理基礎上+舒適護理,包括(1)入院給予心理評估,對于憂慮、無準備、易煩躁、緊張等情緒進行疏導,主動熱情與患者交流,取得患者信任。(2)為患者營造舒適環(huán)境,滿足通風、禁煙、消毒、整潔等要求外,可引進香薰療法,幫助患者入眠,緩解焦慮。(3)治療期間注意穿刺操作應保證一針見血,保護損傷處,及時處理更換的醫(yī)療垃圾,避免患者看到產(chǎn)生不舒服的感受;對于疼痛的護理,應與患者建立和諧護患關系,給予患者安全感,提高疼痛閾,充分協(xié)助患者發(fā)揮心理鎮(zhèn)痛效果。
1.4 ?觀察指標
(1)對比兩組護理前后舒適度(自制量表評分),總分100分,分數(shù)越高越舒適。(2)對比兩組護理前后生活質量(QOL評分),總分100分,分數(shù)越高,生活質量越好。
1.5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19.0統(tǒng)計,分別以n(%)、( ±S)表示計數(shù)、計量數(shù)據(jù),n(%)行χ2檢驗,( ±S)行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舒適度、QOL評分
與對照組護理前舒適度評分、QOL評分對比,舒適組均未表現(xiàn)明顯差異(P>0.05);與對照組護理后舒適度評分、QOL評分對比,舒適組均較高(P<0.05),見表1。
3 討論
相關調(diào)查顯示,手骨折近年發(fā)生率正逐年上升,且又繼續(xù)上升趨勢[3]。手骨折多發(fā)于年輕人群,對患者勝生理、心理傷害較大,患者一時間較難接受,配合護理可改善患者情緒。
舒適護理為常見護理模式的一種,基于患者感受實施服務,更具人文性,患者更容易接受,有助于改善患者治療期間情緒,對于骨折治療有積極作用。本研究結果顯示,與對照組護理前舒適度評分、QOL評分對比,舒適組未表現(xiàn)明顯差異(P>0.05);與對照組護理后舒適度評分、QOL評分對比,舒適組均表現(xiàn)較高(P<0.05),表明舒適護理可改善骨科手骨折患者治療期間舒適感受,提高其生活質量。
綜上,舒適護理應用于骨科手骨折患者護理中可提高舒適感受,改善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 徐冰. 舒適護理對骨折術后患者不良情緒及術后疼痛的干預研究[J]. 山西醫(yī)藥雜志, 2019, 16(20):51-56.
[2] 王利平. 細節(jié)化舒適護理在脛腓骨骨折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 山西醫(yī)藥雜志, 2018, 47(24):139-141.
[3] 劉茜, 殷蕊菊. 精細化護理模式應用于骨科手術患者的有效性分析[J]. 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 2018, 22(16):7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