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自古以來文學和文化就是密不可分的,文學也是文化的一部分,許多文學作品中也包含著多種多樣的民俗文化。民俗文化是依存于人們的生活和感情而產生的一種可以體現出民族精神和性格的文化。民俗節(jié)日就是其中之一。 本文以韓國文學作品《動動》為例,探究該文學作品中的民俗節(jié)日。
關鍵詞:《動動》;民俗節(jié)日;文學作品
作者簡介:胡珊珊(1995-),女,滿族,黑龍江哈爾濱人,黑龍江大學2018級在讀研究生,研究方向:亞非語言文學。
[中圖分類號]:I1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20)-21--02
1.作品簡介
《動動》從高麗時期開始以口傳的形式到朝鮮時期以韓文的形式被記錄在<樂學軌范>中?!秳觿印返那∽愿备琛?? ?? ??。正如李翊說的,“動動”應該是模仿鼓聲的“咚咚”。《動動》在<世宗實錄卷126>中一直被記錄為宮廷宴會歌舞的曲子,直到1449年10月被改為‘牙拍記錄在<樂學軌范>中。因為它是一邊兩手拍著象牙做的小型葫蘆一邊跳舞,所以被改為‘牙拍。因為原來的名字是在歌詞里起的,所以‘牙拍的名字也是在那個句中起的。根據<高麗史>‘樂記中記載,歌曲中多次稱贊了名為“動動”的游戲,但并沒有記錄歌詞。而歌詞則被記錄在<樂學軌范卷五>中。歌曲共十三章,初章為序詞,剩余十二章則是從正月到十二月以‘月令體的形式描寫了男女之間的愛情。高麗.朝鮮時期經常在宮廷中演唱,特別是在年中儺禮后伴著特殊的舞蹈,這類舞蹈被稱為‘牙拍舞。還有在大年三十為了驅鬼而進行的儺禮后,用做在處容之喜中和鄭瓜亭等一起跳動動舞時的曲子。但在中宗時和井邑詞一起被處理為男女相悅之詞。
2.作品分析
序詞:祈求德和福。出自<高麗史>‘樂記中的“茶游頌道知事”,是指向君的頌道。這是的君是指像君王一樣有功德的人。
正月令—孤獨:孤獨和戀慕。以正月令歌唱女子的孤獨和對君的思念。正月的溪水要融化表達了想要自己的心融化和沒有融化感情的人孤獨的生活著的雙重意義。
二月令—頌祝:燈火象征著君。在燃燈節(jié)高高的燈火中好像看到了受萬人敬仰的君的影子。
三月令—頌祝:花象征著君。在花開的三月,那里也有君美麗的身影。在晚春盛開的金達萊的花叢中似乎也看到了君的身影。
四月令—悲憫:對找不到的君的思念。雖然黃鶯依舊到來,但是您卻忘記了我。空中掙扎著帶有女人怨恨和哀嘆的風箏。
五月令—頌道:為君奉獻自己的熱誠。端午節(jié)早晨吃的藥是有著千年習俗的。這天依舊沒有君的身影只能獨自思念著君吃著藥。
六月令—哀憐:像梳子一樣的身世。感嘆著六月留頭節(jié)在懸崖邊拋下梳子般的身世。
七月令—戀慕:對還沒來的君的想念。歌頌了七月十五中天節(jié),當擺好所有的食物和水果的時候,希望和君一起生活的哀切愿望。
八月令—戀慕:中秋的凄涼和對君的思念。八月十五是一年之中最快樂的節(jié)日之一,中秋時節(jié)把辛勤耕耘的谷物和豐盛的水果天神于祖先。但是有了相愛的人,才會成為真正的中秋佳節(jié),而我卻獨自一人感受孤獨和對君的思念。
九月令—寂寞:冷冷清清的重陽節(jié)。重陽節(jié)有做黃花煎的習俗,黃花煎的材料菊花開了滿屋,但是沒有君的茅草屋顯得更加的冷清。這是一首在寂靜中藏著孤獨和遺憾的歌。
十月令—愛戀:自己被拋棄的身世。10月山上的菩提樹開了,除了摘上面的紅果吃,誰的視線也不會停留在上面,歌唱著纏結在一起的愛憐。
十一月令—悲憫:獨睡的冬夜。11月寒冷的冬夜,想到地板上的封堂上蓋著一件單衫躺著的君不禁淚流滿面,想到獨自生活的自己的情況感受到窒息的悲哀。
十二月令—失戀:命運的悲嘆。擺好像貴客一樣的祭祀桌,整齊地擺好筷子讓君用,沒想到被意想不到的別人拿來用了。這是歌頌無法實現的愛情,嫁給意想不到的人的悲憫主人公--“我的身世”的最后一幕。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這首歌的歌詞共包含六個民俗節(jié)日。二月的燃燈會、五月的端午節(jié)、六月的留頭節(jié)、七月的百種、八月的中秋節(jié)、九月的重陽節(jié)。
第一是二月的燃燈會,在‘?? ??? ?! (? ??) ?? ? ?? ???.的句子中間接的描寫了二月的燃燈會。燃燈會以八冠戲為始,在新羅真興王三十三年(A.D.572),為求陣亡士兵的冥福,在外室施八冠戲,說明八冠戲在新羅時代就有了,復活節(jié)的禮花八冠希在高麗初期作為國家活動被制度化的記錄,但是在高麗時代作為年中活動是在每年的11月15日舉行的,因此多少有些時間上的距離感,一定要把燈光的比喻性媒體看做八冠希的歲時風俗,也顯得有些牽強。
第二是五月的端午節(jié)?!?? ??(??)? ?! ??? ?? ?? ? ?? ?? ?? ???? ?????.從這句話我們可以看出其中的民俗節(jié)日和端午節(jié)時的習俗。端午節(jié)被稱為數理節(jié),天中節(jié),中五節(jié)等等,純韓文叫數理節(jié)。以陽氣最盛的日子作為天中佳節(jié),是一個盛大的節(jié)日。在這一天,人們習慣用煮菖蒲的水洗頭,頭發(fā)就會油光發(fā)亮也不會掉落,所以有纏頭的習俗還要制作驅趕惡鬼的符咒,還有做端午扇子,送棗樹出嫁的習俗等各種習俗和游戲。把端午節(jié)與《動動》聯系在一起時,最重要的是吃益母草和艾草的習俗。
第三是六月的留頭節(jié)。留頭節(jié)出自句子‘?? ??(???)? ?! ?? ?? ?? ? ???.<高麗史>中記載:俞月炳和宦官崔東修在等待的方金寺洗頭喝水。由于國家的風俗,這個月15日用同族的流水洗頭去液,聚在一起喝水,所以稱留頭??梢娫诋敃r也存在留頭節(jié)的習俗?!秳觿印分泻土纛^節(jié)聯系在一起的是把自己在留頭節(jié)時的處境比喻成被扔在懸崖上的梳子,可見此時女主人公的心情是無助、孤獨與無奈的。
第四是七月的百種。百種出自‘?? ??(??)? ?! ??? ?? ?? ?? ?? ?? ???? ?? ????.百種有備齊百種谷的說法。民間有有一種說法認為,7月份完成稻田和旱田鋤頭的農民們洗完鋤頭后,腳后跟就會變白,被稱為“百種”,也有說法認為烏蘭盆會時百花果是供奉佛祖時產生的。特別是在舉辦烏蘭盆會時“百種日”又被稱為“亡魂日”,要在家里的祠堂中獻上各種水果和食物祭祀已經逝去的人的靈魂?!秳觿印分信c百種聯系在一起的是:當女主人公在百種時擺好水果和食物時,自己思念的人不能陪在她的身邊和她一起祭祀祖先。體現了女主在這個時候的孤獨和對君的思念。
第五是八月的中秋節(jié)。中秋出自‘?? ??? ?! ???????? ?? ??? ???? ??? ?????.和端午一樣是對民族來說重大的三大節(jié)日之一。中秋節(jié)這個詞出自<禮記>中的“早春日中秋月”,中秋節(jié)是分為初秋,中秋,終秋,8月因入其中而得名中秋節(jié)。中秋節(jié),人們早早起床,換上中秋服裝,準備用新糧釀造的酒,松糕和各種新水果,祭祀祖先。特別是中秋節(jié)那天,年輕小伙子們一邊打農樂一邊吃著月食,姑娘們垂下包帶,伴著響亮的聲音,圍成一圈跳著強羌水越來體現著人們追逐秋天戲劇性萬無一失的死亡和再生的原型象征的意義。《動動》中與中秋節(jié)聯系在一起的是:中秋佳節(jié)本是一家團圓的日子,這樣的日子只有和愛的人一起度過才是快樂的,但是女主人公此時卻只能自己一個人在這樣一個快樂的節(jié)日孤獨地度過。在其他人團圓快樂的對比下更顯女主人公的孤獨。
最后是九月的重陽節(jié)。重陽節(jié)出自‘?? ??(???)? ?! ??? ?? ??? ?? ? ?? ?? ??? ?????.九月重陽節(jié)是奇數九重疊的日子,九月是菊花盛開的時期,所以又稱菊月或菊秋。這個時候大雁南飛再也沒有大雁的影子,蛇和青蛙也開始冬眠。在高麗朝做菊花煎也是九大習俗之一,這天要做特殊的模具,閩江做菊花煎吃,賞紅葉。菊花也可入藥,菊花入藥被記錄在“香藥集成方”和“同位保甲”上??勺鳛樗幱玫木栈ㄊ歉示栈?。甘菊花的植株下的積水叫菊花水。長期服用此水,面色會變好,還可以延緩衰老,被認為是帶來長生不老的靈性植物,現仍廣泛用作藥用及香料?!秳觿印分信c重陽節(jié)聯系在一起的是:女主人公做好菊花煎卻無心愛的人可以一起分享,此時冷清的茅草屋愈加凄涼蕭瑟。
3.結論
《動動》中出現的民俗節(jié)日一共有六個。筆者認為,理解這六種歲時風俗,可以很好地理解作品的中心思想和意義。因為理解這些風俗可以很好地看出主人公的熱誠。而《動動》中出現的民俗節(jié)日提供了決定性的兩個原型象征。一是以沒有風俗的春天(一月、二月、三月)和秋天(十月、十一月、十二月)作為觀念上的時間來分析,把風俗活躍的夏天(四月、五月、六月)和秋天(七月、八月、九月)作為現實時間來分析;另一種是從內容上講,風俗所表示的兩種象征并不是分離的。兩種不可分離的象征不是讓《動動》停留在俗的時間里面,而是用‘圣的時間還原抒情的自我生成原型時間。原型時間是把直線時間上的瞬間象征為作為永恒時間的再生的原型?!秳觿印分姓Q生和消失的原型創(chuàng)造是為了再生而消失,蘊含著新生的意義;女主人公不是將自己的消亡視為完全的消滅,而是確信這是為了再生而進行的消滅。
從四月開始等待不在的君的我,在五月端午節(jié)的時候明確地表明了等待君的理由,通過懷孕的女人吃的藥間接的揭示了我等待君的事實。還有六月的留頭節(jié)、七月的百種、八月的中秋和九月的重陽節(jié)都歌頌了為了比離開的人更加珍貴的新生命的種子而必須忍受無數孤獨和痛苦的現實的自己。在春天的一月冰雪創(chuàng)造了世界之后,象征著一個人生下來就要獨自生活的人的有限的身體與整個世界相比構成了永恒和瞬間的原型。2月和3月分別將被喻為燈火和金達萊花的男女的存在以永恒性和有限性對立,歌頌著自然和人的誕生。冬天的十月、十一月通過樹的比喻,象征著精神上和肉體上的消亡,所有這些消亡都作為在12月重生的確信讓自我在觀念的時間中消解。綜上所述,我們可以通過四季的歲時風俗來理解這部作品。
參考文獻:
[1]<樂學軌范>[M].原版影印復印版.1973.
[2]<高麗史>[M].亞洲文化社.1990.
[3]<端午>[J].『歲時風俗』.韓國文化保護財團.2000.
[4]<中秋>[J].『歲時風俗』.韓國文化保護財團.2000.
[5]<百種>[J].『歲時風俗』.韓國文化保護財團.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