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素梅,魯國志
(克什克騰旗蒙醫(yī)中醫(yī)醫(yī)院,內(nèi)蒙古 赤峰 025350)
隨著生活的不斷提高,加劇了環(huán)境污染,進而使近幾年的癌癥發(fā)生率呈增長趨勢[1]。非小細胞肺癌是較為常見的一種惡性腫瘤,該病有較高的發(fā)病率,并且具有隱蔽性,大多數(shù)患者進行診斷后已發(fā)展為晚期,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期,對于Ⅲ至Ⅵ期的患者,通常情況下采取放化療治療。由于放化療具有一定程度的毒副反應,同時大部分的患者的耐受性相對較差。從而采取療效高、不良反應低的治療方法的意義重大。為此,本次對參術扶正抗癌湯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價值進行研究,其研究結果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我院于2018 年10 月至2019 年10 月接治的40 例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為本次研究對象,將患者采用數(shù)字表法分為兩組,分別為對照組20 例和研究組20 例,對照組男12 例,女8 例,年齡35-77 歲,平均(58.27±12.32)歲,其中鱗癌有11 例,腺癌9例。研究組男13 例,女7 例,年齡34-75 歲,平均(56.32±13.67)歲,其中鱗癌有14 例,腺癌6 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其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對照組患者給予化療方法治療,使用紫衫醇(哈爾濱萊博通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67522,5 mL:30 mg)135 至170 mg/m2,加用卡鉑(齊魯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20180,10 mL:100 mg)300-350 mg/m2。并且使用培美去塞(山西振東泰盛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80249,0.5 g),每21 天500 mg/m2滴注,超過10 分鐘加用順鉑(德州德藥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7020524,10 mg),順鉑的推薦劑量為75 mg/m2滴注,超過2 小時,應在培美去塞結束30 分鐘后再給予順鉑滴注。在化療期間做常規(guī)的抗過敏治療,對患者進行補液以及防止嘔吐,21 天為一個治療周期,共進行4 個治療周期。研究組患者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采用參術扶正抗癌湯治療,方藥組成為:黃芪20 g、西洋參10 g、陳皮15 g、雞內(nèi)金20 g、當歸10 g,白花蛇舌草20 g,白芍和半夏各15 g;紅花、桃仁各10 g,半枝蓮20 g,白術、茯苓各15 g,甘草10 g。根據(jù)患者的癥狀進行加減:耗傷陰津的患者可加用沙參、麥冬、生地黃;反復咯血、血色暗紅,可將紅花、桃仁除去,加蒲黃、三七、仙鶴草;胸痛明顯,可加用香附、延胡索;咳痰不便、痰少且黏,需加貝母、百部、杏仁;白細胞、血小板減少可加雞血藤、女貞子阿膠。1000 mL 清水煎至100 mL,分2 次,為早晚服下, 每天服用1 劑,治療3 個月。
1.3 療效標準。觀察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免疫細胞亞群和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治療有效率評價標準則按照WHO,標準為:完全緩解、部分緩解、穩(wěn)定以及進展,治療總有效率=(完全緩解例數(shù)+部分緩解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不良反應則按照WH0 化療藥物毒副反應評估標準,為:0-IV 級,本次研究僅對對Ⅲ-Ⅵ級進行研究比較。
1.4 統(tǒng)計學分析。將本次研究結果數(shù)據(jù)納入SPSS 17.0 軟件中進行分析,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并以(±s)表示,率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并以率(%)表示,(P<0.05)為差異顯著,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治療有效率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后,研究組患者治療有效率要高于對照組(P<0.05),兩組之間比較,其差異符合統(tǒng)計學意義,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有效率比較[n(%)]
2.2 兩組患者免疫細胞亞群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后,研究組患者免疫細胞亞群要優(yōu)于對照組(P<0.05),兩組之間比較,其差異符合統(tǒng)計學意義,詳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免疫細胞亞群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免疫細胞亞群比較(±s)
組別 例數(shù) CD4 CD8研究組 20 48.78±10.32 13.57±5.21對照組 20 35.29±6.38 53.24±17.43 t-4.972 9.752 P-0.001 0.001
2.3 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后,研究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要低于對照組(P<0.05)。兩組之間比較,其差異符合統(tǒng)計學意義,詳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n(%)]
人體的免疫狀態(tài)與腫瘤引發(fā)的因素以及發(fā)展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2]。經(jīng)相關研究得知,腫瘤轉移、復發(fā)的主要因素則是人體的免疫功能遭到破壞。CD4 與CD8 水平的高低,能夠表現(xiàn)出機體的免疫水平,當CD8 減少且CD4 增多的情況時,機體免疫能夠殺死較多的癌癥細胞。該病在化療時主要引起患者產(chǎn)生惡心、嘔吐、腹痛和腹瀉等癥狀,是導致患者拒絕治療的主要因素,從而對化療治療進行改善,降低不良反應,是今后臨床治療癌癥的重要研究目標。
此次研究采用扶正抗癌湯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其治療效果較為顯著,該藥以祛邪扶正為主,具有化痰去瘀的功效,根據(jù)中醫(yī)辨證學來對該疾病進行治療。通常情況下患者化療之后會出現(xiàn)氣血虛弱的表現(xiàn),該方中的黃芪、西洋參能夠補氣;加用白術、茯苓能夠健脾利濕;當歸、白芍可養(yǎng)血補血;紅花與桃仁活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陳皮、半夏能理氣燥濕化痰;雞內(nèi)金有健胃消食的作用,并且可增加患者的食欲;白花蛇舌草與半枝蓮能夠清熱解毒,以及化結潰堅的療效,甘草與諸藥調(diào)和。諸藥合用具有調(diào)補氣血,扶正氣,活血化瘀,化痰散結之功效[3]。
根據(jù)本次研究結果得知,兩組患者通過治療后,研究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要高于對照組,并且免疫細胞亞群要優(yōu)于對照組,同時不良反應發(fā)生率要低于對照組。
綜上所述,對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采取參術扶正抗癌湯治療,其治療效果較為顯著,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療有效率,改善其免疫細胞亞群,同時降低不良反應的發(fā)生,該治療方法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