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志國
孩子作業(yè)沒寫完,你和孩子誰先急?
母親:孩子明年中考,卻不知道用功,對學習能躲就躲、能拖就拖
預約來訪的王女士,一落座就說:“您快幫幫我吧!我讓孩子一起來,她說我有病,不肯來。她15歲,念初二。眼看明年要中考了,卻還不知道用功,對學習能躲就躲、能拖就拖。您說,孩子什么時候才知道學習是她自己的事???急死我了!
“孩子的爸爸忙事業(yè),很少在家,孩子基本由我來管。老師反映,孩子在學校挺好,能抓緊時間寫作業(yè)??刹恢獮槭裁?,一回家就不行了。在家,她基本不主動寫作業(yè),每天都要我催幾遍才開始寫。我既要工作,還要做家務,晚上本想早點休息,卻怕孩子不好好寫作業(yè),總是等她寫完才休息;第二天早晨,又要催孩子起床,每天累得精疲力竭。孩子不僅不領情,還很反感。您說,孩子也不小了,為什么學習總讓人催呢?她什么時候才能知道學習是她自己的事?
“孩子在學校我還輕松些,前段新冠疫情期間,孩子在家上網(wǎng)課,卻從不知道主動安排學習,一切都等著我催。即便這樣,她還是會拖延。您說,這孩子是不是有問題?”王女士說到這兒終于停下來,緩了口氣。
我趁機插話:“孩子作業(yè)沒寫完,您和孩子誰先急?”
“當然是我。”王女士想也沒想。
“應該誰先急?”我緊接著問。
她愣了三秒:“應該是孩子?!?/p>
“可事實上……”我提醒道。
她嘆口氣:“唉,就這么一個孩子。”
我笑了:“期望越大,失望越大。其實,孩子也有很多優(yōu)點,對嗎?”
王女士的語氣中終于有了一絲欣慰:“是,仔細想想,她有不少優(yōu)點,比如字寫得很好,喜歡唱歌,對人熱情……”
我說:“如果你忘了孩子的好,光看她學習不主動,就否定、打擊她,那她以后對學習就更沒積極性和主動性了?!?/p>
王女士說:“有道理??蔀樯逗⒆釉趯W校挺好,一回家就失去學習主動性了呢?”
女兒:我學習不主動,是因為我再主動也沒我媽主動
為了解得更全面,我打電話與女孩溝通。
她快人快語:“老師,我覺得問題出在我媽身上。在學校,我能很好地安排自己的學習;在家,如果我媽不管,我也能安排好自己的學習。我媽總說我學習不主動,從來不想想我為什么會這樣。因為我再主動也沒我媽主動?!?/p>
我笑了:“請說說具體情況吧。”
女孩說:“從小我媽就對我百般照顧,我上學后,她更是關懷備至。晚上我寫作業(yè),她不是削鉛筆,就是遞橡皮,一會兒說該寫數(shù)學了,一會兒說該寫語文了。我能怎么辦?聽她的唄,讓干啥干啥。
“我上中學后,我媽管得更多了,同時催得也更急了。以前我媽管我,我不反感;現(xiàn)在我媽管我,我卻非常反感。吃過晚飯,我媽催我,還不趕緊寫作業(yè)。我就生氣,有時為了讓她著急上火,我故意磨磨蹭蹭的。
“有一天,剛吃過晚飯,我想先看會兒閑書再寫作業(yè)。我媽一刻也不放松,趕緊過來催我:咋不寫作業(yè)?我不理她,轉(zhuǎn)個身繼續(xù)看。我媽嚷起來:趕緊給我去寫作業(yè)!說著,就奔過來搶書。我不給,好家伙,她竟然把書給撕了??此l(fā)瘋的樣子,我覺得她簡直不可理喻……”
我沉靜片刻,問:“如果媽媽放手,你可以安排好自己的學習嗎?”
女孩的回答堅定有力:“只要我媽放手,我一定能夠安排好自己的學習?!?/p>
咨詢師:孩子缺乏學習主動性,往往不是家長督促太少,而是家長督促太多
主動性,是指人在從事某項活動的過程中,來源于自身并驅(qū)動自己去行動的動力強度。主動性,是天性,是深藏于人性中的第一動力,是心靈內(nèi)在的一種自主,是對外部環(huán)境的積極回應。
為什么孩子在家就失去了學習主動性呢?不得不說,是不恰當?shù)挠H子互動造成的。就是說,是不恰當?shù)挠H子互動,把孩子內(nèi)心本來就有的主動性給壓抑了、磨滅了。
在目前教育體制下,能夠引導孩子主動學習的老師、家長,客觀地說,不多。在學校,孩子被灌輸知識,被動學習已成為他們的心理慣性。在家里,相當一部分家長又把家庭教育理解為學校教學的延伸,與孩子互動時,除了催促學習,沒有別的。于是,學習成了家長的事,孩子感覺自己學習是為家長而學。不恰當?shù)挠H子互動,固化了孩子的被動學習心態(tài),習慣了凡事等著被安排。
有家長說,不是我要催孩子,而是我不催,他真的就不知道學。其實,正好相反,孩子缺乏學習主動性,往往不是因為家長的督促太少,而是家長的督促太多。就是說,家長的過度催促、干預和操控,是因;孩子失去學習主動性,坐等家長安排,是果。
另外,家長的過度干預和操控,還會導致孩子的消極對抗——你越催促,他越懈怠。這種情況下,孩子沒有學習主動性,其實是一種無聲的抗議。
和女孩溝通后,我對王女士說了自己的看法和意見。王女士不好意思地笑了:“看來,是我讓孩子失去了學習主動性,我錯怪她了?!蔽一貞溃骸澳芊此季褪沁M步。如果媽媽總搶著把學習當成自己的事,孩子自然不操心。如果媽媽把學習還給孩子,讓孩子真正負起責任,她才會有積極主動性。您一再問我,什么時候孩子才知道學習是她自己的事?現(xiàn)在我告訴您,就是當您真正知道了學習是孩子自己的事的時候?!?/p>
王女士說:“我明白了。我有兩個毛?。阂皇鞘痔冢裁炊继婧⒆幼?二是心太軟,舍不得鍛煉孩子。包辦代替、過度干涉的結果,是讓孩子越活越?jīng)]主動性?!?/p>
我豎起大拇指。原因找到了,辦法也就有了——改善親子互動模式,做懶媽媽、狠媽媽。隨后,我們討論了具體方法。王女士決定回去后和孩子好好談一次:首先,充分肯定孩子的長處,表達對她的喜愛、信任;其次,母女約定,晚上各干各的事,互不干涉。
臨走,王女士表示:“這回我一定要放手,咬住舌頭少說話,早晨不催她起床,晚上不催她學習?!闭f到這兒,她“撲哧”一笑,“要真能這樣,我這個當媽的該有多輕松啊!”
這時,我提醒王女士注意:當她放手后,孩子肯定會有做不好的時候,但一定也有做得好的時候。她要堅持一個原則:少關注孩子不好的表現(xiàn),多關注孩子好的表現(xiàn)。一旦發(fā)現(xiàn)孩子有好的表現(xiàn),要及時給予肯定。
送走王女士,說實話我心里不是很有底。因為多年的心理咨詢工作告訴我,孩子比較容易改變,而家長盡管態(tài)度上愿意配合,但堅持了幾十年的行為較難改變,因此會影響后面的咨詢效果。
讓人欣慰的是,王女士很快給我發(fā)來微信:“我跟孩子做了交流,發(fā)現(xiàn)她其實挺懂事的。也許是第一次聽我這樣肯定她,她積極性很高,主動幫我做家務,晚上主動寫作業(yè),早上主動起床。有一天,她起床晚了,來不及吃早飯,就跑去上學了。晚上回家,她自己設了鬧鈴,再也沒有晚起過。而我也有時間看專業(yè)書提升自己了。這一切都要感謝您!”
這下,我徹底放心了。
【編輯: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