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好半年過去了,vivo本尊也該又一次大動作了。雖然此刻5G戰(zhàn)端已經(jīng)完全展開,但從去年年底X30系列發(fā)布到現(xiàn)在,除了針對目標市場的Z6和S6,以及作為“小改升級款”身份出征的NEX3S,vivo的戰(zhàn)意“并不強烈”。至少相對幾家友商而言的確如此。當然,這么說也不算太客觀,畢竟iQOO可沒閑著,短短數(shù)月就已經(jīng)推出三款特點鮮明的機型,穩(wěn)穩(wěn)踩準市場走向,叫好也叫座。但畢竟年已過半,vivo該拿出殺招了。從邏輯上推斷,vivo其中一件“鎮(zhèn)山之寶”就是X系列,既然之前已經(jīng)留足了幾個月的時間讓X30系列完成5G先發(fā)使命,那現(xiàn)在就該X50系列順理成章地站到前臺接棒了。
本來,vivo的X機型一直堅持春秋兩季發(fā)布,但去年X30系列破了這個傳統(tǒng),也順帶著讓后續(xù)的X50系列成為了“初夏明星”。也好,反正總要有核心機型來頂住每個消費熱點時期,vivo現(xiàn)在走勢強勁,動作也理應保持“謹慎的大膽”。說到底,還是看產(chǎn)品本身的實力,不然一切都是流云空談。
說到產(chǎn)品實力,當初X30系列不僅首發(fā)了Exynos 980來傳遞vivo與Samsung和親密合作信號,更在影像拍攝方面塑造了一片屬于vivo的新領域?;蛘哒f,“長變焦”手機雖不是vivo獨享概念,但玩出“用望遠鏡發(fā)現(xiàn)遠方的美”之格調,X30Pro還是功不可沒。那么這次X50系列會被vivo賦予怎樣的時代特質呢?顯然,除了vivo一貫堅持的“產(chǎn)業(yè)融合協(xié)作”與“筑牢5G戰(zhàn)線”這兩大立身之本,雅致的美學設計與更加專業(yè)的影像體驗是X50系列極力打造的核心命題。甚至可以被理解為:vivo X50系列要做的,就是讓大眾忘掉那些性能參數(shù)過剩的噱頭,把心思放在真正發(fā)現(xiàn)生活中更美的細節(jié)這件事上。
對了,一直在強調“vivo X50系列”,那么系列自然有多款選擇。本篇我們主要圍繞“大杯”的vivo X50 Pro來談,畢竟它是在手機領域把微云臺技術商用化的首作,而標準版的X50,在文中合適的地方會連帶談到。至于“傳說中的超大杯”X50 Pro+嘛,等發(fā)布之后我們會另起一篇來聊。
要歡樂,就抖起來
半個月前,在被“網(wǎng)絡曝光”緊急卻溫柔地辟謠之后,只過了短短一天vivo就官宣了X50系列的發(fā)布日期,而與此官宣同時呈現(xiàn)給世人的,就是超感光微云臺技術,哦對,得加上“量產(chǎn)化”這個前綴。可以說,這套目的在于解決拍攝穩(wěn)定性的新技術,是vivo X50 Pro的重要賣點,也是我們開始今天話題的切入點,更是“銘刻更美風景”的主題呼應點。
我們知道,隨著VLOG視頻和超長焦手機鏡頭的快速興起,防抖技術成了手機攝影急需解決的最大難題之一。在OIS光學防抖、EIS電子防抖和各種AI算法的加持下,視頻拍攝和長焦防抖的用戶依舊不夠理想,很多頭部品牌都在此領域加大了研發(fā)投入。作為代表廠商之一,vivo自然也不會落于人后。這套超感光微云臺技術是不是未來更多旗艦機的標配,現(xiàn)在還結論過早,但它作為一種已然成熟的方案,是值得我們細談的。
說到這個“微云臺”,就得先說說APEX2020這臺概念機。“遙想公瑾當年”……玩概念機估計誰也玩不過諾基亞,因為諾基亞的概念機從來都沒有商用過,哪怕把概念機上的部分技術與設計商用都沒有出現(xiàn)過。從本質上來講概念機是要為商用化服務的,概念機代表著一個品牌對于未來智能手機領域的理解和探索,純玩票性質的概念機的確意義不大。幸好,vivo從第一部APEX開始,就堅持了要把“概念落實到現(xiàn)實”,并且這個過程非??臁?/p>
比如,2018年初代APEX概念機橫空出世,其最大的亮點在于彈出式前置攝像頭,同年6月vivo NEX第一代就讓彈出式攝像頭得以商用,至今這個設計還是主流玩法;2019年vivo APEX第二代概念機發(fā)布,它的瀑布屏在同年9月的vivo NEX3上也實現(xiàn)了全球首發(fā)商用。時間到了2020年,vivo APEX2020的最大亮點即連續(xù)物理光學變焦和“雞頭般穩(wěn)定”的拍攝微云臺也成功在X50系列首發(fā)商用。
其實,vivo影像團隊在2019年5月就首次提出“給主攝增加微型云臺防抖機構”的“微云臺”方案,將手機防抖從“雙軸平面防抖”推向“立體防抖”時代。不過嚴格來說,與vivo APEX2020不同之處在于,使用長焦?jié)撏R頭的vivo X50配備量產(chǎn)版超感光微云臺技術,不只是為手機拍照探索新的技術方向,更是切切實實的市場化黑科技?!澳苜I得到的科技,才叫科技”。
要知道,目前業(yè)內最本源的防抖技術就是以OIS光學防抖為主,可自2007年首款OIS光學防抖手機LG Viewty公布至今,防抖技術本身始終難以有新突破。從理論技術來說,現(xiàn)在超感光微云臺技術是將一個微云臺結構巧妙地嵌入手機主攝組件中,能夠實現(xiàn)多個方向光學防抖,最大程度保留畫面的完整度和曝光性能。這個防抖的終極目的(或者說最常見應用領域),就是提升手機的夜拍性能。
說起來很簡單,但上面那句“結構巧妙地嵌入手機主攝組件中”的結果,本身就充滿了技術感。
首先,常見的OIS光學防抖,普遍使用的是音圈電機配滾珠懸架方案(除了華為與OPPO的部分機型),然而這種防抖此前在體積、驅動力以及響應時間上沒法得到一個很好的平衡。微云臺則可以理解為一種更高檔次的“OIS”,其內部構造非常復雜精密。由于整體的內部空間非常小,因此結構難度大,vivo最終采用異形結構磁動框架堆疊方式,解決了這一問題。
異形結構磁動框架堆疊由限位機構、雙滾珠懸架、鏡頭、音圈馬達、雙S型FPC排線(后面單獨聊幾句)、T-FPC、磁動力框架以及保護蓋構成。所以,其整體面積約為普通主攝鏡頭平均占版面積的5倍、潛望式攝像頭3.2倍。其中,我們在vivo X50鏡頭工作時能看到它的主攝在進行X軸和Y軸的靈動轉動,就是基于“雙滾珠懸架”結構。
其次,為滿足新結構和微云臺的加工難度,vivo在材料公差管控均推升到新標準。僅在磁動框架內,材料公差就比行業(yè)普遍的±0.05mm提升了近一倍;而多角度立體設計的彈片也加大制造的工藝難度與加工精度。同時也正因為如此,使得微云臺的防抖角度達到了正負3°以上,可防抖的范圍面積是傳統(tǒng)光學防抖產(chǎn)品的約3.2倍。
再者,X50 Pro搭載的微云臺突破了大多數(shù)OIS防抖 “平面移動”的限定,可以在一定的空間內,實現(xiàn)“X軸、Y軸”的雙向運動,還能實現(xiàn)圍繞兩軸的轉動,形成YAW和PITCH軸向的運動,實現(xiàn)更多緯度的“立體防抖”。防抖角度由傳統(tǒng)OIS防抖的正負1°以上提升至正負3°以上,可防抖的范圍面積是傳統(tǒng)光學防抖產(chǎn)品的約3.2倍。無論是錄制視頻,還是拍攝照片,都可以呈現(xiàn)更出色的防抖效果。軟件調校方面,則主要利用智能運動追焦功能。
最后,如前文所述,為削減FPC排線的阻力對鏡頭模組轉動角度的影響,vivo的研發(fā)團隊創(chuàng)新地采用S型FPC排線,其厚度僅為0.07mm,再次突破行業(yè)加工精度;同時采用中間挖槽、折疊結構,經(jīng)過試產(chǎn)上百次的模具制作,使云臺防抖計算更為精準。
以上種種,算是用非常簡明扼要的話語來描述了vivo這套微云臺組件了。如前文所述,我們要用更直觀的方式來“感知”它的話,那就看看X50主攝鏡頭在工作時“轉眼珠”的動作吧。
我們認為,微云臺組件的配置,與傳統(tǒng)的OIS光學防抖完全屬于兩個有代差的概念。從實際成像效果看,前者的確有更好的出片率。唯一需要注意的,應該就是更大的能耗。不過這事影響不會太大,畢竟咱們不是全天候拍攝使用者。
暗光進化論,X自有一套
接下來我們要聊的問題,在于“防抖到極致,除了清晰,還有什么優(yōu)點”。這個問題的答案,不繞彎子:色彩會有更美的表達。防抖對色彩有促進作用?當然,尤其是夜拍狀態(tài)下。
從X21到X23,從X27到X30系列,vivo的X機型一直都堅持著影像暗光進化論,那些符合時代特質的元素最終都歸于拍攝的樂趣,總有些令人印象深刻的東西即便留到今日也可以感動人心。這次,X50 Pro把這一系列影像拍攝的特性歸納為“超級夜景4.0+夜景逆光人像”。
從硬件配置看,X50 Pro的后置四攝是4800萬像素主攝+800萬像素120°超廣角(矯正108°)+800萬像素5倍變焦?jié)撏?1300萬像素50mm人像鏡頭。X50標準版則是把潛望鏡換成了500萬像素的微距鏡頭,這是沒有配置微云臺組件之外,標準版X50在影像方面的另一處差異。
其中,vivo向索尼定制的4800萬像素IMX598大底是一個亮點,至此,vivo也是“有定制大底的招數(shù)”了。當然,vivo如何調校和優(yōu)化我們還需要實際觀察。一道好菜,廚藝更是重點(當然,看參數(shù)之外,這套系統(tǒng)的“食材”也并非凡物)。
至少,X50 Pro的潛望式超遠攝結合變焦算法,能實現(xiàn)60倍超級變焦,這是一個非常有吸引力的賣點。而2.5cm的超級微距也有很強的可玩性。不過,相對于下面要介紹的特質,這些賣點就有些“尋?!绷恕?/p>
在微云臺的特性支持下,vivo X50 Pro的主攝組件配備了專門的彩色濾光片增加進光量,使得手機的整體感光能力也得到相應提升。說到底,就是保證曝光時間在穩(wěn)妥的成片質量下盡可能延長,以此增加感光性能。其實,vivo對X50 Pro的色彩濾光片和傳感器整體做了調整與優(yōu)化,整體感光性能相比X30 Pro提升了39%。更得益于微云臺防抖的加持,X50 Pro暗光場景的曝光能力大幅提升,手持場景感光性能提升873%,充分保證夜景環(huán)境下的拍攝表現(xiàn)。
而色溫傳感器的配置,通過捕捉多波段光譜,計算當前環(huán)境下的色溫,使相機的白平衡更加精準,改善在復雜光線環(huán)境下,色溫偏黃/偏藍的問題,帶來更加真實精準的色彩表現(xiàn)。
從官方介紹可知,X50 Pro微云臺防抖檔數(shù)達到4級,在暗光條件下,當曝光時長達到1/2s時,X50 Pro成片率仍為64%,而競品只能達到10%左右。即便在較暗環(huán)境下,依然可以保持出色的畫質。
同時,vivo聯(lián)合索尼定制了專業(yè)的Color Filter色彩濾光片,大幅提升了R/G/B通道的透過率。根據(jù)仿真結果,R/G/B通道QE峰值各提升12%、10%、12%左右,整體感光性能提升10%左右。充足的進光量使夜景拍攝的畫質更加優(yōu)秀。
簡而言之,雖然很多手機都帶光學防抖,但在暗光拍照環(huán)境下時,手機依然會按照環(huán)境亮度來設置拍照參數(shù),其中難免就是會提升ISO數(shù)值和縮短曝光時間。而曝光時間決定了照片的色彩數(shù)據(jù)質量,這部分缺失之后就只能通過算法彌補。盡管各家頭部廠商的旗艦機型都可以輸出清晰的夜拍照片,但先天曝光不足的問題并沒有從本質上解決,而只是優(yōu)化。所以,相對于各家普遍使用的夜景模式,vivo用物理優(yōu)化的方法讓攝像頭模組穩(wěn)定下來,然后增加曝光時間,得到的照片自然會不一樣。就像一個運動員,先天基因好,后天鍛煉就算處于所有對手的平均水平,最終的競技成績也一定更好。當然,這其中也有優(yōu)化算法的作用,不同技術之間并不是對立的,不是非此即彼的關系,更多時候是混合使用以達到最佳效果。
“微云臺”基礎上的更多玩法
得益于整體感光性能提升, X50 Pro的快門時間可以做到更短,配合算法能實現(xiàn)更快速對焦、抓拍。運動場景拍攝更穩(wěn)更清晰。這其中,除了電影大師模式,還有幾處特點可以單獨談談。
比如,萬物鎖定追焦。X50 Pro可以識別畫面中的運動物體,比如人物、動物、汽車等,通過識別被拍攝物體的外形特征進行鎖定,并進行持續(xù)追焦,追焦對象出畫面后3秒內回到畫面中,能夠繼續(xù)追焦,輔助運動抓拍,確保持續(xù)運動下的拍攝主體成像清晰。
比如,智能運動追焦。EFB連續(xù)追焦(eye-face-body)功能在人眼追焦基礎上優(yōu)化算法,實現(xiàn)人眼-人臉-人體的連續(xù)追焦功能。默認追焦畫面占比最大的人物,同時支持單擊更換人物,帶來更清晰的畫面,讓主角不失焦。
vivo讓X50 Pro扮演vlog神器的角色,也是有底氣的。在視頻錄制方面,X50 Pro配置了三顆麥克風,形成立體的麥克風組合,在橫屏拍攝下,可以更精準地判斷來自各個方向的聲音,配合音頻定向追焦技術與精密的圖形識別算法,實現(xiàn)聲隨人動。尤其是“電影大師”模式下,三麥定位和追音功能會自動鎖定畫面定焦主體的聲音,對拍攝者周圍雜音進行壓制,使主體的聲音清晰可辨。
至于Sound Zoom聲音變焦功能,可玩性就更高了(大家自己去意會)。視頻拍攝時,隨著手指放大錄像畫面,被拍攝人或物的聲音也跟隨放大,從1倍到10倍的畫面放大倍數(shù)可以覆蓋15dB的聲音放大。圖像每放大一倍,相當于把4m~5m外的被拍攝主體拉近到我們的耳邊。和X30 Pro一樣,在能夠迅速鎖定人物的人眼追焦功能之外,X50Pro還擁有一顆50mm專業(yè)人像鏡頭(1300萬像素,與X30 Pro的3200萬像素三星GD1傳感器不同),讓人物照片的拍攝不僅快捷,而且清晰真實。從我個人的體驗來說,在50mm專業(yè)人像鏡頭的加持下,X50 Pro能夠將人物拍攝得更加真實、更加漂亮,對于對象的畸變控制非常到位。
從此,“輕盈之作”這個詞有了門檻
性能沒有將就、散熱沒有馬虎、電池沒有縮水、影像組件還那么特色突出,甚至連中框都沒有用塑料材質代替,然后vivo把它搞到了8mm左右的厚度,180g左右的重量……客觀說,近期發(fā)布的新機里,這個三圍指標能夠勝出X50 Pro的,就是OPPO Reno4 Pro了,但若是考慮到前者有著更多需要占用機身冗余的黑科技,那這種數(shù)據(jù)差別就不用太認真了。況且,真要比三圍指標,不到7.5mm的標準版X50可以一戰(zhàn)。畢竟,反正都已經(jīng)朝極致方向去玩了,沒有微云臺的標準版X50自然要在機身厚度上來一次驚艷表演。
所以,vivo這次也的確做到了極致程度。別問怎么做到的,問就是一句“匠心獨到”。只能說,自此之后,誰家5G機型要提“輕盈”的slogen,門檻反正擺在那里了,先掂量掂量。當然了,光有輕盈,并不代表顏值的全部。vivo既然用“雅致”來“回歸初心”,那必然是有些絕活的?;赝鹶ivo經(jīng)典設計的代表作——vivo X1便彰顯出雅致、簡潔、纖薄的設計風格,6.55mm超薄機身更是打破當年手機厚度記錄,成為同期世界上最薄的智能手機。所以如前文所說,秉承雅致簡潔的風格,化繁為簡,是X50系列對vivo設計理念的凝練。
TIPS
首先,vivo X50系列不盲從同質化的設計方案,帶來獨具巧思的R3圓角、雅致的CMF配色方案和全新的機身工藝,滿足用戶對未來的想象。
在過去十年內,我們《新潮電子》至少做過三次關于CMF的專題,專門討論這個東西對于消費心理和沖動的影響。今天借著vivo X50系列的發(fā)布,我們再簡單聊聊。CMF意為Color、Material、Finshing,即是顏色、材質與表面處理工藝,手機上的CMF讓整個產(chǎn)品(而不僅僅是手機)呈現(xiàn)出更復雜也更精致的外觀表現(xiàn)。
對于vivo這個品牌,對CMF一直都有自己的造詣。遠的不說,X系列首款有“Pro”后綴的機型X27 Pro就在CMF上大膽突破,在白色基底上折射出多變色彩的“白母貝”,純黑基底上流動著曲線和五光十色的“黑珍珠”,都是這個品牌對設計的情書。
而X50系列的前代X30系列,就有Alexander Wang聯(lián)名限定版,就展現(xiàn)了藝術家和手機工業(yè)設計碰撞出的無窮可能性。其從金屬中框一直延伸到整個玻璃后蓋的銀色全鏡面,表達了vivo探索設計巔峰的態(tài)度,更給予人盡情表達自我的選擇。
再之前,vivo NEX 3驚艷登場的無界瀑布屏、升降前攝和星幻影像系統(tǒng),用不被打斷的曲線和圓,塑造出延伸至未來的概念感。
所以我們說,vivo堅持著“以消費者驅動和設計驅動”的原則,因此不斷追求著設計新高度。為什么vivo能持續(xù)多年擁有良好品牌形象,就是因為它了解到,人天生就有著對美好事物的追求。
現(xiàn)在,vivo為了讓X50系列回歸vivo簡潔的設計初心,選擇了R3圓角矩形的攝像頭模塊外觀, 用簡明、精致、有秩序感的舒適線條,給我們帶來長久未見的新鮮創(chuàng)意。
這其中,行業(yè)首創(chuàng)矩陣雙色云階后置鏡頭組件的設計,能讓視覺與空間形成漂亮的交匯線,很有想法?;蛘哒f,這個設計巧妙地解決微云臺和主攝凸包的厚重感,使整個攝像頭模組如云層一般扁平而舒展,呈現(xiàn)出極為干凈、輕薄的視覺觀感,實現(xiàn)了科技和人文完的美融合。
雙色云階的第一階是承載主攝、人像和廣角鏡頭的高階梯,采用經(jīng)典雅致的黑色,是專業(yè)感的呈現(xiàn)。第二階為承載潛望模組的中階梯,采用與后蓋顏色相同的主題色,詮釋著別致、優(yōu)雅的設計內涵,拒絕攝像頭模組的千遍一律。同時,攝像頭模組也成為繼電池蓋、中框之后的第三視覺點,實現(xiàn)了機身整體藝術美感的新的突破。
當然,X50 Pro的獨特設計體還體現(xiàn)在Choker“巧刻”項圈。這種滿滿的法式時尚,通過簡潔的線條和變化的光感紋理,“5G和professional photography”的富有科技感的刻印,使手機的頂部不再空白,呈現(xiàn)簡約而不簡單的獨特質感。毫無疑問,作為時尚圈的high fashion 飾品,Choker被運用于 X50 系列機身頂部設計上是一種點睛之作。
同時,X50 Pro的配色設計在保持雅致、簡潔的基礎上也參考了很多流行色彩搭配。經(jīng)過上千次的色彩調配,制作了近六百個手板后,X50設計團隊最終將“液氧”“引力”“黑鏡”等三款迷人的色彩呈現(xiàn)在消費者眼前。值得注意的是,前兩個配色版本采用的是AG磨砂工藝。
其中,“液氧”是充滿流動感的淡藍色。氣態(tài)的氧凝結成液體,陽光從水面投射下來,反射出變幻的金光,充滿活力和希望感,消除焦慮帶來的窒息感,回歸平靜與舒適;“引力”是透著無底深空的銀藍色。擁有著無底的深邃和引力混沌退去,秩序重生。這個顏色意味著太空,或者是未來,游離于現(xiàn)實和虛幻;“黑鏡”采用了漸變雙層鍍膜工藝,以黑色為基色,上部逐步漸變?yōu)殇澤R面,層次豐富,質感高級。它不同于單調的黑色,而更有超現(xiàn)實感,寓意清醒的認知世界,勇敢生活,無畏謠言與混沌。
編輯部做了一次投票,超過一半的人都喜歡“引力”配色……
穩(wěn)妥的5G平臺
這次vivo給X50標準版和X50 Pro版選擇的運算平臺是高通成熟的雙模5G處理器平臺,這多多少少讓人有些意料之外。因為在發(fā)布之前很多人都推測vivo會繼續(xù)選擇三星的Exynos 980甚至最新的Exynos處理器,但并非如此。只不過,vivo給X50系列目前先發(fā)的兩款機型選擇高通這套成熟的雙模5G處理器方案也有充足的理由,其出發(fā)點在于保證足夠充沛的性能前提下,能夠把體驗重心更多地放在影像方面,是一種很聰明的取舍之道。況且,對于要求極致性能的用戶,還有搭載驍龍865處理器的超大杯X50 Pro+滿足各位,稍等片刻。
在運算平臺之外,X50 Pro采用獨有的拆件式一體中框天線,延續(xù)X21、X23首創(chuàng)的天線結構,并不斷優(yōu)化,使X50 Pro相比上代產(chǎn)品X30系列,網(wǎng)絡上行性能提升50%,下行性能提升20%,橫握游戲性能提升25%,網(wǎng)絡體驗得到很大的改善。
其中,四網(wǎng)切換功能,實時選擇最優(yōu)網(wǎng)絡,是目前各家主流機型的標準配置。X50 Pro通過系統(tǒng)智能識別,可以幫助用戶在已連接的Wi-Fi、未連接的Wi-Fi(曾經(jīng)連過已知密碼)、卡1數(shù)據(jù)網(wǎng)絡、卡2數(shù)據(jù)網(wǎng)絡中選擇最優(yōu)網(wǎng)絡進行連接,省去手動切換網(wǎng)絡的繁瑣,大幅提升用戶的上網(wǎng)體驗。
當 X50 Pro識別到5G網(wǎng)絡連接出現(xiàn)問題時,會優(yōu)先觸發(fā)重注冊等恢復機制進行修復,達到重試機制智能切換4G網(wǎng)絡并開啟環(huán)境監(jiān)測,待離開問題環(huán)境重新啟用5G,解決在網(wǎng)絡之間切換時的間歇性掉網(wǎng)以及無法訪問數(shù)據(jù)網(wǎng)絡的情況,為用戶帶來始終平穩(wěn)流暢的網(wǎng)絡體驗。
最后談電池?,F(xiàn)在手機的續(xù)航是個讓人頭疼的問題,手機沒有大電池,出門都沒有安全感。之前vivo X30系列標配了4300mAh電池,配合33W的vivo Super FlashCharge閃充,市場口碑不錯。這次X50Pro延續(xù)了這套配置方案,只是略微調低了電池容量,但變化很小??紤]到機身薄了那么多,又添了那么多黑科技,目前的這個結果甚至算意外之喜。
屏幕與其他細節(jié)俱佳
屏幕,vivo對X系列的用心一直都很到位。X50系列目前已發(fā)布的兩款機型都配置開孔非常小的6.56英寸AMOLED極點全面屏,屏占比92.6%,完整覆蓋DCI-P3色域,支持HDR 10+。值得一提的是,其屏幕峰值亮度達到1300nit,已經(jīng)超過了之前X30 Pro的標準。由于采用3D柔性曲面屏和COP封裝技術,四邊寬度很窄,這也是意料之中。
但更超越X30系列的地方在于,X50系列與時俱進地支持90Hz高屏幕刷新率+180Hz高觸屏采樣率,這是一處很有必要的進化。今年以來,大眾似乎都已經(jīng)習慣了這一項配置,它的實用性非常強。
在特性方面,X50 Pro的屏幕得到SGS(Societe Generale deSurveillance S.A.)護眼認證,有害藍光比例降低為7.5%(7%),相比上一代AMOLED材料下降5%,相比LCD方案更是降低61%。
除了自動識別游戲場景和增強游戲畫面質感的“鷹眼模式”,為了配合這塊屏幕,vivo給X50系列搭載全新Funtouch OS 10.5,其中針對高刷新率屏幕深度定制,將豐富的聽、觸多維感官互動隱匿于極盡簡明的視界之中,帶來全新的操作邏輯和視覺體驗,實現(xiàn)高效的操作和回歸自然本真的視覺呈現(xiàn)。這其中包括“智能幀率切換”“舒適退出設計”等模式,也支持騰訊視頻、愛奇藝、優(yōu)酷三家頭部視頻平臺提供的高幀率視頻。這些事,都是順理成章的。
既然談到了Funtouch OS 10.5系統(tǒng),這里多說幾句?;凇捌者m、易用、舒適”的原則,之前vivo X30系列發(fā)布的時候我們體驗到了Funtouch OS 10,其對桌面圖標進行去風格化設計,圖形設計上更具包容性與仿生性,視覺呈現(xiàn)更簡約,為用戶高效獲取信息助力。這次的Funtouch OS 10.5從名稱上就有“半代升級”的感覺。
除了廣受好評的全面智能Jovi語音助手,VEG能量守護技術也值得一書。能量守護技術通過打通系統(tǒng)層與核心資源之間的處理策略、智能App調度機制、網(wǎng)絡機制、任務優(yōu)先級管理機制等,在保障系統(tǒng)、應用流暢運行的同時,解決高刷背景下功耗過大的問題,帶來整機功耗優(yōu)化水平的整體提升。
尤其是針對5G的高耗電問題, X50系列的智能網(wǎng)絡切換功能會根據(jù)當前網(wǎng)絡使用狀況,在聊天、閱讀新聞等無需使用高速低延時的場景采取智能切換4G網(wǎng)絡,既保證網(wǎng)速體驗,又節(jié)約能耗。
對了,還有文檔一拍即得功能,這的確是一個出色的辦公助手。我們進行過多次體驗,文檔一拍即得功能可以拍攝多張文檔圖片,提取其中的文字和排版,合并生成Word文檔。還可以拍攝表格圖片,智能生成Excel文件,對于我們編輯從業(yè)人員的工作效能提升很明顯。
最后,應該是基于IP53防水標準的需要,X50系列這次沒有預留3.5mm音頻輸出插孔,但X50 Pro還是保留了AK4377A音頻解碼芯片。至于全功能NFC,這里就不多作介紹了。
工程師點評
其實,X50系列給我們最直觀的印象并不是“穩(wěn)定拍攝”的特質,而是輕薄和顏值,這本身與微云臺等等一系列黑科技的構建是有些矛盾的,但vivo處理得很妙,難能可貴。甚至從這個角度,我們可以理解vivo為何要請超模劉雯為之代言了。
另外,老生常談。vivo這樣的品牌對于用戶需求的理解能力和對于技術融合的閱讀能力是毋庸置疑的,畢竟這些年vivo用了很多值得一書的產(chǎn)品來夯實了自己的市場地位,而且還特別善于物隨勢動。要知道,按照物精于專的慣性思維,vivo對自己篤定堅持的東西,總愿意以一種富于人文特質和企業(yè)靈魂的東西縈繞于一個系列產(chǎn)品之上。之前的數(shù)代vivo X系列并不符合“以參數(shù)定旗艦”的所謂鍵盤俠理論,每一代vivo X系列都有著自己鮮明的技術特性,最大限度地迎合自己的指向人群。而今天的X50系列在保持了此種調性的前提下,居然也玩起了黑科技傍身的招式,甚至還有X50 Pro+這種超級殺器在后面伺機而動??傊?,在這個浮躁的、殺紅了眼的市場里,能“為格調的堅守而云淡風輕”已是難得,vivo還能在此基礎上留足充分的戰(zhàn)術回旋空間,果然是大廠。最后提一下X50標準版和X50 Pro版的選擇。個人認為,從價位差異看,X50 Pro還是更值得購買,在同等顏值基礎上,微云臺的體驗很有必要,不然何必選擇它呢。至于稍后會發(fā)布的X50 Pro+,那就更值得期待了,性能更強大的它,能夠與X50 Pro共同構筑這次vivo X系列的影像美學標桿,讓人驚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