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愷凝 武葉 童萱
在我國,每年有超過兩萬名患者因為各類疾病接受器官移植手術。被譽為“醫(yī)學之巔”的器官移植,在我國如何一步步從實驗走向臨床應用?這一切,都離不開夏穗生。他建立了我國第一個器官移植研究所,實施亞洲第一例腹部多器官移植手術……4月16日,中國“器官移植的拓荒者”夏穗生去世,遺愿是捐獻眼角膜,同時捐獻100萬元用于醫(yī)學研究。
1924年,夏穗生出生在浙江余姚。1949年,他從同濟大學畢業(yè),成為新中國培養(yǎng)的第一批醫(yī)生。確定研究方向時,他選擇了外科?!澳菚r,外科在我國剛剛起步,有許多工作需要去做?!?/p>
1955年,國際上首先實施狗的同種異位肝臟移植實驗。在那個信息閉塞的年代,這一醫(yī)療界的新聞并未廣泛傳播。1958年9月10日,夏穗生將一只狗的肝臟移植到另一只狗的右下腹,術后,這只移植了肝臟的狗存活了10個小時。這次探索,與國際醫(yī)學發(fā)展不謀而合。
1972年,夏穗生出任同濟醫(yī)院腹部外科研究所副主任。他從重癥肝病病人的眼神里,感受到強烈的求生渴望。
“肝臟疾病一旦到了終末期,肝移植就是患者唯一的希望,器官移植事業(yè)亟待啟幕?!薄白屛覈t(yī)學立于世界醫(yī)學之林,必須開展器官移植,這是祖國的召喚、患者的囑托?!毕乃肷f,“一種渴望進行肝移植的執(zhí)念漸行漸近?!薄凹热粵]有國外的經(jīng)驗可以借鑒,我們就自己摸索著做?!毕乃肷V定決心。
1973年9月5日,第一只狗的異體原位肝移植實驗進行。由于當時沒有有效的免疫抑制劑,肝移植后的狗往往只能存活幾十個小時。“這樣的移植對延長生命失去意義!”夏穗生帶領移植小組與武漢生物制品研究所合作,最終發(fā)現(xiàn)從馬身上提取的抗淋巴細胞球蛋白可以更好地控制排斥反應。
歷經(jīng)4年多時間,開展98次分解手術、實施130次狗的異體原位肝移植術,異體腎移植20余次,謎團終于被一一揭開。經(jīng)過多番改進,肝移植手術核心模式終于被確定下來。這是中國人第一次自主掌握哺乳動物大器官移植的完整手術。
1977年,上海瑞金醫(yī)院派了一個班子到同濟來學習肝移植技術,夏穗生毫無保留地將關鍵性技術教授出去,隨后不久就傳來了上海施行國內(nèi)第一例肝移植手術的消息。
1980年,夏穗生建立了國內(nèi)第一個器官移植研究所,器官移植研究和臨床正式走上正軌。1992年,亞洲首例腹部多器官移植成功,至今仍保持著存活時間最長的亞洲紀錄。
正當醫(yī)學界為夏穗生屢創(chuàng)移植紀錄而驚嘆時,他卻悄然“轉身”,轉而培養(yǎng)器官移植事業(yè)“接班人”。他培養(yǎng)了中國器官移植領域第一批研究生:多年來,他培養(yǎng)了博士后1人、博士生44人、碩士24人?!白屇贻p人站在前臺,我的任務是搬梯子?!毕乃肷f。
2013年,為使更多的患者能從器官移植中獲益,近90歲高齡的他在遺體(器官)捐獻志愿書上簽字?!耙獎e人捐獻遺體器官,自己不做出榜樣,只講空話,不做實事,不行。”
(據(jù)《武漢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