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探尋包公園:從包公讀書地到千年正氣園

    2020-08-11 07:39:30曾勛
    廉政瞭望 2020年6期
    關(guān)鍵詞:包公包拯

    曾勛

    包公祠是典型的徽派建筑,與逍遙津、明教寺合稱為“合肥三大古跡”。

    初夏,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區(qū)蕪湖路72號,松柏森森,綠樹掩映。臨水處,綠道縱橫,老人練著太極,跑步、品茶者的閑情逸致在盈盈蓮荷的映襯下幾多雅致。這是合肥的“中央公園”,在當(dāng)?shù)厝诵闹?,這座園林雖為傳奇清官、合肥老鄉(xiāng)包拯而建,但她并不超然出塵,而是藏于煙火、植于民心,猶如包河水潤物無聲,將包拯的德行化為代代相繼的文化。

    1062年7月3日,包拯駕鶴西去,宋仁宗敬他是大孝之人且為官嚴肅、鐵面無私,賜謚號“孝肅”。明弘治元年(1488年),時任廬州(今合肥)太守宋克明在包河一個叫香花墩的沙洲上,興建“包公書院”,傳說包拯少年時曾在此地讀書格物。明嘉靖十八年(1539年),朝廷御史楊瞻重修“包公書院”,定名為“包公祠”。

    清光緒八年(1882年)的一天,一群匠人來到因戰(zhàn)亂而破敗的包公祠,雕梁畫棟,瞬間土石橫飛。這一年,包拯的同鄉(xiāng)也是他的崇拜者李鴻章因母親去世,返廬州守孝,捐資重修包公祠。兩年后,李鴻章在天津撰寫《重修包孝肅公祠記》,“公之清風(fēng)介節(jié),舉世已奉如神明;其精神氣象,至今尚仿佛于村氓、野老、孺子之口”,寫到最后,用情至深,不禁潸然淚下。

    “包家祠堂李家修”

    “孝肅祠邊古樹森,小橋一曲倚城陰。清溪流出荷花水,猶是龍圖不染心?!鼻宕枷爰宜魏獍葜]包公祠后,賦詩描述包公祠的環(huán)境。今天,時空仿佛達成了無縫對接。步入大門,“忠賢將相,道德名家”八個大字映入眼簾。正堂內(nèi),檀香氣撲鼻而來,青煙氤氳中,香爐的正面浮雕著“色正芒寒”四個金色大字顯得更為肅靜。

    李鴻章重修包公祠時,本來計劃寫一匾額放置于祠堂中心位置。不料,因忙于公事,不得不提前結(jié)束守制,這時,時任湖廣總督、因喪母依舊居家守孝的兄長李瀚章捷足先登,掛上自己題寫的“色正芒寒”的橫匾。

    兄長先行李鴻章自然相讓,卻又不想失去了在偶像祠堂內(nèi)打卡留念的機會,方才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寫出《重修包孝肅公祠記》,刻石于祠后。因此,當(dāng)?shù)厝擞袀€說法,“包家祠堂李家修”。

    從包公祠往東,荷蓮芬芳中,一座六角亭矗立水邊,內(nèi)有一“廉泉”古井,清泉至今不絕。李鴻章的侄孫、光緒年間舉人李國稀撰寫的《香花墩井亭記》記載:昔日有一太守游覽至此,因天氣炎熱,喝此井水,即頭痛不止。原來這個太守是一貪官,因此,人們稱此井水為廉泉,“不廉者飲此頭痛歟”。這口井,寄托著人們對贓官的嫉恨和對包拯清廉品質(zhì)的敬畏,也見證了包家和李家深厚的文脈淵源。

    時光荏苒,到1949年4月2日,渡江戰(zhàn)役前夕,鄧小平和陳毅在蚌埠火車站登上一節(jié)“悶罐車廂”,駛向合肥。在合肥的間隙,他們抽空在時任中共皖北區(qū)委書記曾希圣等的陪同下,匆匆游覽了包公祠。1960年2月,鄧小平再次來到包公祠,時任安徽省委第一書記曾希圣陪同鄧小平,詳細介紹包公的故事和園區(qū)的建設(shè)情況。

    說起來,鄧小平頗有“包公情緣”,上世紀30年代初他出任中共瑞金縣委書記,冒著風(fēng)險,深入城鄉(xiāng)調(diào)查研究,查清了李添富亂肅“社會民主黨”的真相及惡果,讓300多名無辜被關(guān)押者幸免于難。干部、群眾無不拍手稱贊鄧小平是“包公再世”。

    包公園一名負責(zé)人介紹,1979年鄧小平說過,“旅游賺了錢可以拿出一些來搞城市建設(shè)!”這給了園區(qū)打造“包公桑梓地、千年正氣園”的品牌諸多啟發(fā)。1999年,為紀念包公千年誕辰,合肥市重新規(guī)劃建設(shè)了包公文化園,新建了清風(fēng)閣、浮莊等建筑,升級為拜謁先賢、觀賞游覽的園林。2010年包公園被中央紀委命名為首批全國廉政教育基地。

    “清心為治本,直道是身謀”

    “哎,我們那兒的父母官,貪污、不作為!”

    “別怕,你回他一句話嚇嚇他,‘小心包彈彈你,倍兒管用?!?/p>

    穿越回北宋市井,有一段時間,這樣的對話稀松平常。為何?先從包公祠內(nèi)的包公全身像石刻說起。

    石刻上的包拯頭戴烏紗帽,身著紫羅袍,腳蹬粉底靴,白臉長須,神情剛毅。清光緒十九年(1893年),廣東督學(xué)徐琪在包家后代的家中看到了這幅畫像,于是請工匠以包拯的畫像為范本,臨摹刻在包公祠的石碑之上,揮毫寫下:“巖巖我公,鐵中之鋼。危言鯁論,烈如秋霜。”

    古代穿紫羅袍的人,都是國家三品以上的高官。結(jié)合畫中評語,這幅肖像顯然是做諫官時的包拯。

    天圣五年(1027年),包拯中進士,卻為了盡孝做了十多年宅男。父母去世后,包拯在雙親墓旁筑起草廬,守喪期滿仍不肯離去。最后經(jīng)人勸說下終于出仕,在安徽的天長縣當(dāng)一把手,后被提拔為大理寺丞、知端州(今廣東肇慶)。

    彼時,端州出現(xiàn)大疫,包拯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百姓主要飲用的西江和瀝湖水質(zhì)差,是致病源之一。于是,他帶領(lǐng)隨從和百姓在城內(nèi)鑿出七口水井,緩解市民用水之苦。后人將這七口井稱為“包公井”。

    包公園中的“廉泉”

    端州盛產(chǎn)名硯“端硯”,每年硯民須向皇帝進貢,歷任知州總是多加收硯臺,以此賄賂京官。包拯上任之后,下令貢品端硯不多收任何一塊。

    “清心為治本,直道是身謀。秀干終成棟,精鋼不作鉤。倉充鼠雀喜,草盡兔狐愁。史冊有遺訓(xùn),毋貽來者羞?!倍顺幰皇伦尠鼩鈶嵅灰?,那天晚上,他難以抑制對貪官污吏的憎惡情緒,燈下?lián)]毫奮書作《書端州郡齋壁》,力透紙背,這是包拯生平留下的唯一一首詩。三年后包拯離任,當(dāng)?shù)爻幑に较戮闹谱髁艘环蕉顺庂浻诎麛嗳痪芙^。

    包公墓展覽館中,有一枚高2厘米、長寬約20厘米的灰黑色硯臺,出土于合肥市東郊大興集的包拯家族墓群中,為包拯次子包綬所有。

    原來,包拯離世前,留下“后世子孫仕宦,有犯贓濫者,不得放歸本家;亡歿之后,不得葬于大塋之中。不從吾志,非吾子孫”的家訓(xùn),并把所有遺產(chǎn)留給包綬。包綬墓中出土的這塊硯臺質(zhì)地粗糙,顯然不是精致的端硯,這也見證了史料記載的包拯“不帶一硯歸”的美談。包拯在端州廉潔有為的故事在京城官民中口耳相傳,這段從政經(jīng)歷為他日后晉升朝中樞要起到了關(guān)鍵作用。

    皇祐二年(1050年),包拯出任天章閣待制知諫院。當(dāng)時,仁宗皇帝跟張貴妃打得火熱。張貴妃的叔父張堯佐無德無能,靠裙帶關(guān)系從七品縣令被火箭式提拔為開封知府,更是以“國丈”自居,作威作福。沒過多久,仁宗又在張貴妃的枕邊風(fēng)下,提張堯佐為三司使,掌管國家財政。

    一次,朝會結(jié)束后,包拯留下百官和仁宗“廷諍”。他黑著一張臉,情緒激動,說話的唾沫星子都濺到仁宗臉上了。仁宗悻悻然退朝后,直奔后宮告訴張貴妃:有包拯在,不僅提拔你叔父為宣徽使的計劃泡湯了,這個三司使他也當(dāng)不下去了。張堯佐就此下課,后被賞了個虛職。

    可以說,仁宗與包拯維系起明君賢臣的典范關(guān)系,不僅惹李鴻章眼紅,宋代以降,天下文士無不推崇之。

    司馬光在《涑水紀聞》里記載了包拯任廬州知州時的往事。包拯的大兒子叫包繶,二十歲時患上重病不幸去世,包拯思念兒子,請求朝廷調(diào)自己到離家鄉(xiāng)較近的州郡當(dāng)官。古時官員回避原籍制度異常嚴苛,但仁宗對包卿家一萬個放心,將其調(diào)回老家廬州任知州。

    包拯的親朋故舊以為可得其庇護,仗勢欺人。包拯決定大義滅親,以儆效尤。正好遇到有一從舅犯法,包拯在公堂上依法責(zé)撻,自此以后,親舊皆屏息收斂,不敢胡作非為。

    “兩個包公傳千古”

    合肥人有個說法,“兩個包公傳千古”。一個是有著“黑臉月牙”的超級英雄,另一個是身高一米六的剛烈白面書生。

    在包公園工作了十多年的解說員宋曉嘉,幼時跟著長輩看包公戲、聽包公故事,那會兒對包公的印象是身材魁梧、黑面長髯。隨著對包公的了解,她看到了包拯剛正不阿背后,是對家人、社稷的溫暖。

    祠內(nèi)的包公浮雕,蹙眉平視,威嚴正氣,卻沒有婦孺皆知的黑臉月牙特征。宋曉嘉介紹,關(guān)于包拯的面容,史籍上有“面目清秀,白臉長須”的記載,這個浮雕是按照相關(guān)史料記載所制。雕像左邊,龍頭鍘、虎頭鍘、狗頭鍘分別陳列,其實,《鍘美案》等戲劇都是虛構(gòu)的,包拯也從未做過開封府尹。

    當(dāng)時規(guī)定,非親王負責(zé)開封府的,最高職位是權(quán)知開封府。權(quán)即代理之意,北宋非太子、親王擔(dān)任開封府一把手的,均稱權(quán)知開封府,包拯在開封府僅有一年多,極少審案。包公祠的展出,兼顧了藝術(shù)與現(xiàn)實的“兩個包公”。

    現(xiàn)實版的包青天身邊也沒有公孫策和展昭這樣的文武拱衛(wèi),有的只是四書五經(jīng)和父母的寵愛。其父包令儀耕讀傳家,先后在朝中和南京等地做官,包拯從小接受良好的儒家教育。

    現(xiàn)實中,包拯很可能是因工作積勞成疾,突然病倒了。那是1062年,一年前,63歲的包拯剛被提拔為樞密副使(副宰相職),成為中樞重臣。

    宋仁宗到包拯家探視病情,君臣相見,曾經(jīng)的沖突、成見煙消云散,仁宗安排了最好的御醫(yī),卻沒有能醫(yī)治好這位令他頭痛、害怕、敬畏的諍臣。包拯病逝后,其女婿文效將其靈柩運回合肥,歸葬故里?!吧儆行⑿?,聞于鄉(xiāng)里;晚有直節(jié),著在朝廷。”歐陽修如此評價包拯一生。

    如今,包公墓下方的墓室內(nèi)安放著包拯墓志銘和金絲楠木棺,墓志銘開頭便是“宋有勁正之臣,曰‘包公……”“包公”之尊稱,由此而來。

    生活在合肥的包拯后人俞包淳子,幼時長輩常給她講包拯詩中的含義:端正思想是吏治的根本,剛直的品性是修身的原則?!拔覀儾粌H給孩子講包家故事、包氏家訓(xùn)和包公的詩,看包公園的‘無私藕‘黑背魚,要義還是在于我們必須照著標準去做,才有資格為孩子做榜樣?!?/p>

    回望包公祠,側(cè)門上“頑廉”“懦立”的大字清晰可見,使貪婪的人廉潔,使懦弱的人立志,這是包公對社會源源不斷的感化、教化力量,早已穿越國門,輻射世界。

    猜你喜歡
    包公包拯
    包公斷案故事之巧斷偷吃雞蛋案
    包拯 “不持一硯歸”
    送《包公家宴》,享德育大餐
    包拯智擒偷鍋賊
    包拯:我的好名聲多虧了歐陽修
    百家講壇(2018年2期)2018-09-04 04:11:46
    包拯:我的好名聲多虧了歐陽修
    “包公”坐堂
    鐵面無私
    ——包拯
    “包公為什么不轉(zhuǎn)世”的結(jié)構(gòu)形態(tài)與敘事意義
    包拯的人生哲學(xué)
    翼城县| 淮滨县| 鹤庆县| 吴桥县| 伊宁县| 徐水县| 福贡县| 府谷县| 孟连| 峨眉山市| 洛宁县| 咸宁市| 永城市| 鹤山市| 藁城市| 淳化县| 隆回县| 阳谷县| 合江县| 孟州市| 临潭县| 溆浦县| 驻马店市| 晋宁县| 哈尔滨市| 屏东县| 崇阳县| 扶余县| 固安县| 静乐县| 康乐县| 获嘉县| 侯马市| 湘西| 五河县| 罗江县| 高青县| 晴隆县| 龙南县| 新干县| 泊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