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曉莉
【摘要】? 合唱作為一種重要的演唱形式,在不同階段的音樂教學中都是十分重要的教學內容。但是,由于合唱的形式多種多樣,并且存在特殊性,因此,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往往會出現許多問題。例如,教師在進行學生合唱教學過程中,容易出現教學定位不準、音準難以把握等問題。對小學高段二聲部合唱教學中容易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并且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一些具體的解決策略。
【關鍵詞】? 小學高段 二聲部課堂教學 問題 策略
在小學音樂教學過程中,合唱是最主要的教學內容之一。而二聲部合唱教學,是小學音樂教師對學生進行合唱教學的基礎教學內容,也是教師幫助學生培養(yǎng)音樂素養(yǎng)的主要手段之一。由于小學階段學生年紀較小、領悟能力較差等原因,導致小學音樂教師在對學生進行二聲部合唱教學中存在問題。針對這些問題,小學音樂教師應當采取什么樣的措施進行應對呢?
一、當前小學高段二聲部課堂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在小學階段對學生進行合唱教學,不僅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思維,還可以幫助學生發(fā)展自我的形象思維能力。因此,在大部分的小學音樂教學中占據著十分重要的位置,這其中二聲部合唱教學,不僅是小學階段合唱教學的基礎,也是幫助學生提升自我音樂素養(yǎng)的主要手段之一。然而,由于在小學階段學生年紀較小、領悟能力較差等問題,導致許多小學音樂教師在對學生進行二聲部課堂教學過程中存在教師課堂教學內容開展困難,學生音準難以正確把握等問題,并且由于受到傳統(tǒng)教學的影響,大多數小學音樂教師在對學生進行二聲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往往存在教學目標不明確,僅僅在教學中注重對學生進行技巧模仿的訓練與教學。由于小學階段合唱教材的限制,大多數合唱教材都沒有將二聲部教學中的特色突現出來,甚至由于小學音樂教材長期沒更新的原因,教材中的許多內容與當前倡導的先進理念存在較大的差距,并且明顯缺乏時代性。由于在小學階段學生年紀較小,每個學生都存在一定的個體差異,許多小學音樂教師在對學生進行二聲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往往會忽略學生的個體差異,而對學生進行整體教學。因此,容易導致學生在進行二聲部合唱學習的過程中出現學習質量高低不齊以及合唱發(fā)音不和諧的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不僅容易影響小學階段教師二聲部合唱課堂的整體質量,而且很容易讓學生降低對二聲部合唱學習的學習興趣,針對這些問題,下面文章就將提出一些具體的改進策略。
二、有效解決小學高段二聲部課堂教學問題的有效策略
(一)明確教師教學目標,提高學生全面能力發(fā)展
大多數時候,小學音樂教師在對學生進行二聲部合唱內容的教學時,往往采用的是模仿式的教學模式,即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為學生引入一些優(yōu)秀的合唱教學音頻,讓學生根據教學音頻中的內容進行模仿性的發(fā)音訓練,這樣的教學方式往往只能對學生的合唱技能進行一定的訓練,并不能讓學生真正地對二聲部合唱的理論知識進行學習。因此,小學階段音樂教師在對學生進行二聲部合唱教學的過程中,應當根據自身的教學情況以及長遠發(fā)展,在教學過程中,明確自己的教學目標,還可以根據自己的教學目標,適當地在對學生進行歌唱訓練以及合唱訓練的過程中融入合唱指揮,以及組織排列能力的訓練,幫助學生進行二聲部合唱內容的全面學習。例如,小學階段音樂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小事情》這首二聲部合唱歌曲的訓練教學時,就應當對學生進行正式的知識教學,適當地制定一個完整的教學目標,這個教學目標包括培養(yǎng)學生對這首歌曲的合唱能力,以及讓學生掌握到這首歌曲中所蘊含的二聲部合唱理論知識。并且,教師可以在教學任務中增添一些讓學生通過合唱,適當地鍛煉學生的合唱指揮能力,以及合唱組織排練能力。小學音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明確地為學生制定教學目標,并且按照教學目標對學生的二聲部合唱能力進行全面的培養(yǎng),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二聲部合唱發(fā)音能力,還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合唱指揮能力以及組織能力。
(二)引入優(yōu)秀教輔資源,豐富學生合唱學習內容
現階段,大多數小學使用的二聲部合唱教材往往存在教學特色不突出、教學內容落后、缺乏明顯時代性的問題。而隨著科技的不斷發(fā)展,互聯(lián)網技術可以讓教師輕松地從不同的渠道獲取到更多專業(yè)的音樂教學資源,因此,小學高段二聲部音樂教師可以適當地在教學過程中,通過互聯(lián)網技術為學生收集并引入優(yōu)秀的二聲部合唱教學資源。通過這些優(yōu)秀的教輔資源,幫助學生高質量地進行二聲部合唱內容的學習,使學生能夠從更多的方面對二聲部合唱有更深入了解的同時,豐富學生的二聲部合唱學習內容。例如,小學音樂教師可以在日常的課堂教學過程中通過互聯(lián)網設備,為學生尋找并引入一些優(yōu)秀的二聲部合唱教學視頻及資源,并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通過多媒體投影設備為學生播放這些優(yōu)秀的二聲部合唱教學視頻,以及投影二聲部合唱教學文獻資料等方式,讓學生了解并吸收這些優(yōu)秀的教學資源中所蘊含的二聲部合唱知識,提高學生的二聲部合唱學習能力的同時,豐富學生的二聲部合唱學習內容。
(三)合理進行分層教學,增強學生整體學習質量
受傳統(tǒng)教學的影響,小學音樂教師在對學生進行二聲部合唱的教學內容傳授時,還是傳統(tǒng)的單一的全體灌輸式,僅僅由教師進行合唱技巧的演練,全體學生對教師所演練的內容進行單純模仿的教學模式。由于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教師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并不能讓每個學生都高質量地進行合唱內容的學習,反而可能讓學生進行整體合唱訓練的過程中相互干擾,影響學生的學習。因此,小學音樂教師應當在對班級學生進行了解的情況下,適當地將學生進行不同能力層次的分成,并且對不同能力層次的學生采用不同的教學方式。通過在對學生進行二聲部合唱教學內容過程中為學生采用分層式教學的方式,不僅能夠避免學生在進行合唱技巧訓練的過程中出現相互干擾的情況,還能夠在教學過程中對每一個學生都進行個體化的針對性教學,使每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都能得到能力的相應提高,而且還能提高整體班級學生的學習質量。例如,在對學生進行二聲部合唱教學合唱發(fā)聲這一板塊的教學時,就可以事先讓班級學生以每5人為1小組,然后對指定的某一首歌曲進行合唱發(fā)音練習,教師再根據學生的發(fā)音情況,對學生進行分層,隨后教師在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采用不同的發(fā)音訓練方式。如教師對于合唱吐字不清楚的學生,可以讓他們適當地練嗓子,對唱歌進行朗讀的方式,幫助學生吐字清晰。而對于合唱發(fā)音過程中,氣息難于穩(wěn)定的學生,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適當的氣息訓練,幫助這部分學生提升合唱氣息的掌握能力。通過這種方式,不僅可以針對每個學生的情況進行針對性的教學,還能夠增強整體班級學生的學習質量。
三、結束語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小學階段的教學內容也發(fā)生了適當的改變。在音樂板塊,從三年級開始為學生增添了二聲部合唱教學這一內容,而小學音樂教師通過在教學過程中明確自己的教學目標,為學生引入優(yōu)秀的教輔資源,并針對性地為學生進行分層訓練的方式,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決由于教材內容落后,教學目的不明確等問題導致的學生二聲部合唱學習質量不高的問題。
參考文獻:
[1] 楊璐.小學音樂課堂之二聲部合唱教學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9,(03) :17.
[2]劉冰.淺談小學音樂合唱教學策略[J].中華少年,2019,(05).
[3]周蓓.小學音樂中合唱教學的探究與實踐[J].黃河之聲,201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