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平
作者單位:淮南市食品藥品稽查支隊投訴舉報中心,安徽 淮南232007
《藥品不良反應報告和監(jiān)測管理辦法》2011版規(guī)定,嚴重藥品不良反應(Serious adverse drug reaction,SADR)是指使用藥品引起以下?lián)p害情形之一的反應:(1)導致死亡;(2)危及生命;(3)致癌、致畸、致出生缺陷;(4)導致顯著的或者永久的人體傷殘或者器官功能的損傷;(5)導致住院或者住院時間延長;(6)導致其他重要醫(yī)學事件,如不進行治療可能出現(xiàn)上述所列情況的。雖然SADR發(fā)生率較低,但是對病人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危害很大。本文對2015—2019年淮南市收集上報的619例SADR報告進行回顧性分析,探究其發(fā)生的特點、規(guī)律、影響因素及臨床主要表現(xiàn),為安全合理用藥提供參考。
1.1資料來源登錄“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jiān)測報告系統(tǒng)”,導出2015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淮南市藥品生產、經營、使用單位及個人收集上報的藥品不良反應數(shù)據(jù)。
1.2統(tǒng)計方法及內容利用EXCEL數(shù)據(jù)透視表功能,以“報告表編碼”為Σ值,對報告類型、病人性別、年齡、給藥途徑、藥物劑型、SADR發(fā)生率高的藥品品種及其主要臨床表現(xiàn)、不良反應轉歸等進行統(tǒng)計分析。
2.1報告類型5年累計收集上報ADR報告33 745例,SADR報告619例,占1.8%。其中,2015年49例(1.0%)、2016年 92例(1.4%)、2017年 156例(2.0%)、2018年 143例(1.9%)、2019年 179例(2.6%)。SADR報告導致住院或住院時間延長的最多,為421例,占68.0%。見圖1,2。
圖1 2015—2019年嚴重藥品不良反應619例報告數(shù)量分布圖
圖2 嚴重藥品不良反應619例類型分布圖
2.2病人性別、年齡分布619例SADR病人中,男性為268例,占43.3%;女性為350例,占56.5%;性別不詳1例。發(fā)生SADR的病人最大年齡93歲,最小2歲,其中>60~70歲年齡段SADR報告為166例,占26.8%,為報告高峰段。見圖3。
2.3藥物劑型619例SADR報告涉及藥物劑型24種,注射劑(包括注射液、粉針劑)發(fā)生SADR最多,為460例,占74.3%;其次為片劑,為95例,占15.3%。見表1。
圖3 嚴重藥品不良反應619例年齡與性別分布圖
表1 嚴重藥品不良反應619例涉及藥物劑型分布情況
2.4給藥途徑619例SADR報告中,靜脈滴注給藥途徑發(fā)生SADR最多,為408例,占65.9%。見表2。
表2 嚴重藥品不良反應619例不同給藥途徑情況
2.5 SADR位居前列的藥品品種及其主要臨床表現(xiàn)619例SADR報告涉283個品種規(guī)格。SADR報告數(shù)前15位的藥品中,抗腫瘤藥物SADR為159例,構成比最高(25.7%)。其中,注射用鹽酸吉西他濱的SADR報告最多,40例,占6.5%。其次為抗菌藥物63例,占10.2%,其中,注射用頭孢曲松鈉、注射用頭孢哌酮鈉舒巴坦鈉、鹽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鈉注射液SADR較多。見表3。
2.6 SADR不良反應轉歸在619例SADR病人中,采取相應治療措施后,痊愈113例,占18.3%;好轉435例,占70.3%;未好轉34例,占5.5%;不詳36例,占5.8%;死亡1例,占0.2%。
表3 嚴重藥品不良反應619例中前15位的藥品品種及其主要臨床表現(xiàn)
3.1 SADR類型及構成比5年累計收集上報SADR報告數(shù)及構成比呈現(xiàn)上升趨勢。其中,患兒因腹瀉靜脈滴注喜炎平注射液,發(fā)生休克、心搏驟停、呼吸暫停的SADR導致死亡1例,占0.2%。5年僅收集上報1例死亡病例,可能存在漏報情況。因醫(yī)療機構及其醫(yī)護人員仍然存在報告的顧慮,擔心報告死亡病例會帶來麻煩、影響聲譽,缺乏報告SADR死亡病例的主動性。
3.2 SADR與年齡有關70歲以下病人,隨著年齡增長SADR構成比呈現(xiàn)上升趨勢。61~70歲人群SADR報告占26.8%,構成比明顯高于其它年齡段。70~80歲病人SADR報告占16.0%,81歲以上病人SADR報告占5.5%,70歲以上病人,隨著年齡增長SADR病例數(shù)呈現(xiàn)下降趨勢,這可能與我國人均壽命有關,《“健康中國2030”規(guī)劃綱要》預測2030年我國人均預期壽命79.0歲[1],近5年我國人均壽命不到77歲。老年人身體生理機能衰弱,肝腎功能減退,對藥物的敏感性增高、耐受性降低,藥物吸收、排泄的效果和速度均和青壯年有著顯著差異,發(fā)生藥物不良反應的概率明顯提高[2-5]。老年人常患有多種基礎疾病,有51.33%的老年人每天服藥,其中18.74%的老年人每天同時服用3種藥物[5],聯(lián)合用藥相互作用增加了ADR的發(fā)生率。因此,老年人用藥應小心謹慎,注意密切觀察,必要時應適當減少藥物劑量。
3.3 SADR與藥物劑型和給藥途徑有關從藥物劑型和給藥途徑分析,注射劑SADR為460例,構成比為74.3%,為高風險劑型。靜脈給藥SADR為408例,構成比為65.9%,為高風險給藥途徑。注射劑和靜脈給藥是ADR監(jiān)測的重點[6]。主要原因:一是SADR報告主要來源于醫(yī)療機構,靜脈給藥為住院病人最常用給藥途徑;二是靜脈給藥繞過胃腸生物屏障[7],藥品雜質和分解產物與藥品有效成分一起直接進入血液循環(huán),更容易引發(fā)SADR;三是靜脈注射液中不溶性微粒、細菌內毒素以及藥物濃度過高、滴注速度過快、藥物相互作用等因素都有可能引發(fā)ADR[7-8]。注射劑不良反應往往發(fā)生迅速、程度嚴重、難以逆轉,如不及時救治,會嚴重危及病人生命安全[9]。應盡量減少靜脈給藥,嚴格掌握注射劑的用藥指征,按照說明書調配使用,準確把握用藥劑量、濃度及滴速。
3.4抗腫瘤和抗菌藥物SADR構成比高SADR報告數(shù)前15位的藥品中,涉及抗腫瘤藥物、抗菌藥物及解熱鎮(zhèn)痛藥阿司匹林腸溶片,但是上述藥物SADR構成比高,并不意味SADR發(fā)生率一定就高。其中,抗腫瘤藥物SADR構成比最高,為159例,占25.7%,與相關文獻報道一致,梁小麗等對377例嚴重藥品不良反應報告的回顧分析發(fā)現(xiàn)抗腫瘤藥物SADR構成比為26.7%[10-11]??鼓[瘤藥物SADR以血液系統(tǒng)損害最多,主要表現(xiàn)為骨髓抑制、白細胞減少、粒細胞減少、血小板減少等,與本文觀察的結果一致。主要原因:一是在腫瘤化療過程中,抗腫瘤藥物不僅殺傷腫瘤細胞,同時也嚴重損傷人體正常細胞,引發(fā)藥物不良反應;二是腫瘤病人治療尚無特效藥物,抗腫瘤藥物聯(lián)合使用比較普遍,也可能是SADR構成比較高的原因之一。其中吉西他濱SADR報告最多,累及系統(tǒng)-器官主要為血液系統(tǒng),最常見的臨床表現(xiàn)為骨髓抑制;累及系統(tǒng)-器官其次為消化系統(tǒng),主要表現(xiàn)為惡心、嘔吐,與相關報道相似[12]。吉西他濱臨床常與紫杉醇類、鉑類藥物聯(lián)合使用,紫杉醇類、鉑類藥物常見的SADR也主要累及血液系統(tǒng)、消化系統(tǒng),藥物聯(lián)合使用導致SADR發(fā)生率增高。此外,吉西他濱為核苷同系物,在細胞內需要脫氧胞苷激酶激活才能活化成吉西他濱三磷酸,并結合到DNA和RNA中。吉西他濱三磷酸的細胞內水平受化療周期及化療方案影響;高濃度吉西他濱三磷酸可能會影響其毒性而影響臨床療效[13]。建議臨床應對使用吉西他濱的病人加強ADR監(jiān)測,定期檢查血常規(guī),一旦出現(xiàn)嚴重的骨髓抑制,應及時減低劑量甚至停藥。
抗菌藥物SADR為63例,占10.2%。其中,注射用頭孢曲松鈉、注射用頭孢哌酮鈉舒巴坦鈉、鹽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鈉注射液SADR較多,主要原因除了與藥品因素有關外,還可能與上述藥品為臨床常用抗菌藥物,病人使用率高,且劑量較大有關。抗菌藥物是臨床應用最為廣泛的藥品類別之一,其不良反應∕事件報告數(shù)量一直居于首位,是ADR監(jiān)測關注的重點[14-15]。醫(yī)療機構應該按照國家對抗菌藥物管理的有關要求[16-17],推進處方點評工作,監(jiān)測抗菌藥物處方的適宜性、規(guī)范性,保證抗菌藥物合理使用。
阿司匹林腸溶片SADR為7例,占1.1%,臨床表現(xiàn)為胃腸道出血、嘔血、陰道出血、泌尿道出血、牙齦出血,與阿司匹林進入人體被分解為乙酰水楊酸對器官產生強烈刺激有關[18]。阿司匹林7例SADR原發(fā)疾病分別為發(fā)熱、感冒、頭痛、牙痛、關節(jié)痛,SADR均作為非甾體抗炎藥使用引發(fā)的。該藥物還可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對心絞痛、腦血栓和心肺梗死也有較好的預防作用,但是用于抗血栓與用于抗炎相比,使用劑量較低,SADR發(fā)生率不高。
3.5關聯(lián)性評價結果為“肯定”的SADR不多我國藥品不良反應報告遵循“可疑即報”原則,“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jiān)測報告系統(tǒng)”自發(fā)呈報的不良反應,由于大部分SADR報告關聯(lián)性評價結果為“可能”“很可能”,甚至部分SADR并未通過關聯(lián)性評價,評價結果為“肯定”的SADR并不多。因此本文統(tǒng)計分析的ADR樣本,部分ADR可能實為“藥品不良事件”,并非真正意義上的ADR。
總之,SADR累及系統(tǒng)-器官范圍廣,對病人健康和生命安全危害大,是提示影響公眾用藥安全的最重要信息。SADR的發(fā)生與病人年齡、藥物劑型、給藥途徑和用藥品種等多種因素有關。合理用藥是減少SADR發(fā)生的關鍵因素之一,醫(yī)療機構應嚴格遵循安全性、有效性、經濟性、適當性四大合理用藥原則,做到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輸液。進一步加強抗腫瘤藥物[19]、抗菌藥物和靜脈給藥SADR監(jiān)測,注重收集具有藥物警戒意義的SADR等藥品安全風險信息,各級ADR監(jiān)測技術機構應加強藥物警戒宣教培訓,實施風險預警,提示公眾安全用藥,盡量減少SADR的發(fā)生及其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