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軍民
摘 要:以農(nóng)村高中地理有效教學的深化研究為主要內容進行闡述,以當下農(nóng)村高中地理教學存在問題為主要依據(jù),首先分析了農(nóng)村高中地理教學存在的問題,其次從實施情景教學模式、營造互動教學氛圍、借助激勵機制挖掘學生潛能這幾個方面進行深入探討和分析,其目的在于提升農(nóng)村高中地理教學效果,旨在為相關研究提供參考資料。
關鍵詞:農(nóng)村地區(qū);高中地理;考核機制;情景教學
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將地理知識和實際生活結合起來,提供真實可行的教學方法,采取合理化對策,開展高效課堂。基于新課程基礎上,為學生構建高效課堂,遵循因材施教原則,層層遞進進行教學,從根本上提升農(nóng)村地理教學效果。
一、農(nóng)村高中地理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對學科本質認知缺失
在地理教學中因為教師缺少對地理本質需求的理解,進而對本質需求的認知出現(xiàn)偏差,認為地理學科知識采用傳統(tǒng)灌輸式教學模式即可,所以在實際教學期間,并未合理使用激勵教學形式和先進手段開展教學,從而導致高中地理教學效果不佳。
(二)并未合理利用新課改思想
從學科現(xiàn)狀上分析,農(nóng)村地理教學理念上存在落后性,即使基于新課改基礎上,因為人們對新課改思想認知缺失,從而導致新課改內容無法合理落實。所以在地理實踐期間無法合理落實教學思想,知識和現(xiàn)實嚴重脫節(jié),激勵式教學模式并未有效實施,加上學生面對高考壓力,對地理知識興趣不足,無法全身心融入教學中,往往在強迫學習之中產(chǎn)生逆反心理。
(三)教學模式不夠先進
新課改要求實施多元化教學模式,在地理教學實踐過程中,農(nóng)村高中地理教師實施的教學模式單一,此種枯燥教學模式無法提升教學效果。很多教師雖然實施多媒體教學模式,不過在實際教學期間并未和實際生活結合起來,最終使得農(nóng)村地理教學使用價值嚴重缺失和降低。
二、提升高中農(nóng)村地理教學有效性方式
(一)實施情景教學模式
在農(nóng)村地理教學之中教師可以結合實際情況為學生開展豐富的教學模式,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進而全身心融入學習中,在學習中掌握更多理論知識和技能,并且可以在學習中感受學習地理知識的樂趣。在地理課程開始前,教師可以實施情景教學模式,結合知識提出問題,引導學帶著問題聽課和研究,以同桌以及小組形式探究知識,最后,教師再對地理知識統(tǒng)一化講解和分析。比如在學習人教版《春夏秋冬更替》知識內容時,可以直接將更替原因講出來——是因為太陽輻射在不同季節(jié)強度差異性導致的,然后將《兩小兒辨日》語文知識引入其中進行提問,進而使學生對知識內容理解更加詳細和具體,加深學生對地理基礎知識的理解,從根本上提升農(nóng)村高中地理教學效果。
(二)營造互動教學氛圍
課堂教學不但是教師講授知識的場所,也是學生學習專業(yè)技能的場所,所以在實際學習中,要求學生主動接受知識內容,注重知識和實踐內容的結合,激發(fā)學生地理知識學習興趣,從根本上提升學生教學效果。所以在地理教學期間,教師要注重為學生營造一個和諧互動教學氛圍,使得師生之間可以更好地互動,通過有效交流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此同時教師要注重激勵學生,使用良好語言激勵學生,積極主動關愛學生,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互動中,結合生活開展各種地理教學活動,不但可以得到學生的肯定,同時可以拉近兩者之間的距離。長時間開展此種教學形式,師生關系會更近,學生也會主動學習地理知識,在內心深處掌握更多基礎知識,發(fā)散自身思維意識,增強自身實踐操作能力。
(三)借助激勵機制挖掘學生潛能
高中地理教學有效性本質就是培養(yǎng)學生思維意識和實踐操作能力,在教學中教師要注重結合這兩點本質實施,在教學中需要構建激勵機制,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進而充分挖掘學生內在潛能。在教學期間,教師可以結合實際情況為學生構建良好教學情景,可以是生活化情景、多媒體情景等。比如在學習《氣候環(huán)境保護》知識內容時,教師可以將一部和災難相關的電影《后天》和現(xiàn)實氣候問題結合起來,虛實結合可以更好地刺激學生視覺,真正加深學生對氣候條件以及保護氣候的認知,感受保護氣候的價值,在課堂注重融入更多有價值內容,從根本上提升農(nóng)村高中地理教學效果,為學生未來發(fā)展奠定基礎。
和傳統(tǒng)地理教學形式相比,新型地理學科知識的時效性取得了一定成就,教學新思想和模式等也達到了顯著提升,可以最大限度提升農(nóng)村高中地理知識效果。
參考文獻:
[1]錢淑靜.高中地理有效教學的策略研究[J].都市家教月刊,2017(2):131.
[2]劉方禹.高中地理課堂案例教學法有效性實施策略研究[J].中華少年,2018(27).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