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達 陳天予
【摘要】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fā)展,樁基后注漿施工技術在各類鉆、挖和樁體加固等建筑工程中獲得應用,取得了良好的應用效果。為此,本文首先介紹了樁基后注漿施工技術原理以及應用設備等,并對其具體應用展開討論,最后提出幾點技術應用注意事項。
【關鍵詞】建筑工程;樁基后注漿技術;技術原理;應用;注意事項
建筑工程中樁基礎的后注漿施工技術是一項相對較先進的技術,在建筑工程中被廣泛應用,具有較大的技術優(yōu)勢,有減少樁的沉降,減少泥沙的產生等優(yōu)點,既節(jié)省了施工成本,又提高了樁基的實際承載力,具有實用性強,技術操作簡單,應用效果好等優(yōu)點。
1.樁基后注漿施工技術原理及準備工作
1.1技術原理
建筑工程樁基后注漿施工技術原理是:在樁身施工過程中預先對注漿管進行預埋,將預制好的漿液通過注漿管注入樁底的土層中,經過各種物理和化學反應后,周圍土層的力學變化增加了樁端的阻力,減少了樁基的沉降,并增加了樁基的承載力,提高了整體的施工效率與質量[1]。
1.2應用設備
建筑工程樁基后注漿施工技術在應用過程中的主要技術環(huán)節(jié)是注漿,需要應用到壓漿管設備,壓漿管也是樁基后注漿施工技術環(huán)節(jié)中最核心的應用設備。建筑工程樁基后注漿施工技術應用中使用的壓漿管,最常用的為通過超聲波檢查的聲測管,如果是樁底注漿,需要在注漿管底部開一個直徑6~8mm的孔,如果在樁側注漿,則需要在樁頂下8m每間隔9m開一個直徑6~8mm的孔,并用膠布纏裹好開孔部位,并使用橡膠皮做好外套密封。
1.3壓漿管制作
壓漿管管材可以使用直徑為25mm的無縫鋼管,通過超聲波檢查,壓漿環(huán)管管材選用直徑為20mm的優(yōu)質塑料管。壓漿管可以通過焊接或絲口連接。壓漿管的上端需要用絲堵密封,三通在底部焊接,以便將壓漿環(huán)管纏繞在鋼筋籠上并連接到三通上,形成壓漿管道系統(tǒng)。在壓漿環(huán)管上,上下排漿口需要設置為4-6cm的間隔,排漿口直徑為5mm。注漿直管的全部接頭需要進行密封處理,避免因為連接質量問題導致管道堵塞,影響注漿效果。
1.4壓漿管布設
注漿管的布置需要根據(jù)工程設計要求和樁基后注漿施工技術的操作要點確定。 鋼筋籠內需鋪設兩條直徑為25mm的無縫鋼管,鋼管底部需要延伸至樁底標高下端400mm處,并設置灌漿環(huán)直觀地進行灌漿連接。在樁基的頂部,每12m需要設置一個注漿環(huán)管,一端連接到其中一根注漿管,另一端連接到另一根注漿管[2]。
2.樁基后注漿施工技術在建筑工程中的實際應用
2.1施工前準備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應用樁基后注漿施工技術時,首先需要做好施工前準備,施工人員需要按照工程設計和圖紙規(guī)劃等,提前制作好注漿管,并與鋼筋籠進行焊接連接[3]。同時,在施工開始之前,施工技術人員需要對施工操作要點進行明確,根據(jù)工程實際合理配比靜態(tài)泥漿,保證孔壁穩(wěn)定性。同時需要對注漿量、注漿壓力、注漿時間等進行準確計算和預測,并針對注漿施工過程中可能發(fā)生的異常情況進行預防處置,保證樁基后注漿施工技術可以高效應用,發(fā)揮真實的施工作用,提高整體的施工效果。
2.2挖孔成樁
在完成技術交底以后,需要使用旋挖鉆機進行挖孔成樁施工,首先需要對樁位進行定位,埋設護筒并注入泥漿,然后需要逐步鉆進取土,清理鉆孔,放入鋼筋籠,最后再次清理鉆孔并進行砼灌注,將護筒取出,完成挖孔成樁。在挖孔成樁施工中,最初的挖孔速度一定要慢,盡可能地控制開挖誤差,逐漸增加挖孔速度,等達到施工設計要求進行擴大挖掘時,需要進行人工挖掘,以此保證挖掘質量。
2.3樁孔清理
在挖孔成樁施工過程中,樁孔挖掘完成以后,施工人員要及時將樁孔中以及樁基底部的雜物和垃圾等清理干凈,為后續(xù)的現(xiàn)場澆筑提供良好的條件,避免出現(xiàn)澆筑質量問題。樁孔清理工作結束以后,需要由專業(yè)的驗樁人員進行樁體檢查和驗收,主要檢查內容包括樁體的直徑大小、深度等,在檢查樁體擴大頭的過程中,需要相關檢查人員深入樁底查看,檢查樁體擴大頭是否開挖到位,擴大頭的長度和深度是否滿足施工要求等。發(fā)現(xiàn)不合格問題要及時與施工人員進行溝通,立即處理,并在此清理樁孔,直到驗收合格為止[4]。
2.4開環(huán)與壓漿
開環(huán)灌漿是樁后灌漿施工技術應用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整體施工質量的重要保證。 其中,樁基后注漿施工的開環(huán)需要在現(xiàn)澆樁完成后十二小時內完成。 為此,需要使用加壓設備對凈水進行加壓,以打開注漿管,保持注漿管的疏松狀態(tài),并保持五分鐘的連續(xù)壓力。完成開環(huán)后,需要再次關閉注漿口。注漿施工也需要在灌注樁施工十二小時后進行。壓漿應事先做好準備工作,包括壓漿量的計算,壓漿速度,時間確認,壓漿設備的檢查和維護。
2.5注漿量與壓力控制
在樁基注漿施工過程中,要注意注漿量的分布,必須嚴格按照施工設計要求進行,注漿壓力要控制好。通常,灌漿壓力不能超過2 MPa[5]。樁基后注漿施工中,會產生較大的注漿壓力,例如注漿壓力,開塞壓力,注水壓力等,其中開塞壓力起到保護裝置作用,一般無須控制,打開壓漿裝置后即可自行降低。關鍵控制的是注水壓力。壓力過大會導致清潔水滲入樁基周圍的土壤層,因此壓力應控制在1MPa以內。
2.6壓漿終止條件
在樁基后注漿施工的壓漿過程即將完成時,壓漿的終止條件是以壓漿量為重點內容的,同時需要妥善控制好壓力,在一定壓力作用下進行。在終止壓漿時,一定要按照最初的施工設計完成,對壓漿量進行合理壓注和控制,如果發(fā)現(xiàn)問題要及時處置。在壓漿設備壓力過大的情況下,漿液無法進行壓漿,需要及時更換設備繼續(xù)作業(yè)。在實際壓漿量低于設計壓漿量的情況下,串漿以及冒漿問題經常會發(fā)生,需立即停止施工,重新清洗壓漿設備并等待一小時后再次進行作業(yè)。
3.建筑工程樁基后注漿施工技術應用注意事項
3.1注漿管方面
在樁基后注漿施工技術應用過程中,需要注意注漿管的制作、安裝和性能試驗等。注漿管主要由三個部分組成,分別為端部花管、中部直管以及上部接頭,是樁基后注漿施工技術應用的關鍵所在。因此,在制造注漿管的時候要根據(jù)工程實際合理選擇管材,并做好注漿管的連接與安裝,在安裝注漿管時,通常需要將兩根注漿管焊接在鋼筋籠內圈上,以此提高注漿管的穩(wěn)定性。
3.2技術應用方面
樁基后注漿施工技術在實際應用中具有操作簡單,技術應用效果好等特點,但仍需做好技術應用保障,加強施工技術應用監(jiān)管與控制,加強對鉆孔施工、注漿管制作和安裝、壓水試驗以及注漿施工等環(huán)節(jié)的質量管理,保證樁基后注漿施工技術高效應用,提高施工效率與質量。其中,壓水試驗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其目的是檢查注漿管的安裝質量和使用效果,主要檢查注漿管的密閉性以及通暢性,及時發(fā)現(xiàn)注漿管堵塞或者漏漿等問題,及時處理,避免在施工中出現(xiàn)注漿質量問題,影響施工效果[6]。
3.3現(xiàn)場管理方面
樁基后注漿施工技術的應用需要做好現(xiàn)場管理,包括人員原理、設備管理、材料管理以及技術管理等,根據(jù)施工計劃優(yōu)化人員配置,準備好樁基后注漿施工所用各種材料、漿液、注漿管以及注漿設備、鉆孔設備等,做好施工技術交底,保證施工順利進行。
3.4質量控制方面
施工企業(yè)需要加強質量控制意識,定期組織施工人員進行質量檢測,開展施工技術培訓和安全教育等,將質量控制貫穿于施工全過程,在注漿施工完成后及時開展各項質量檢查,根據(jù)設計要求和相關質量標準評價注漿施工技術應用效果,檢查其施工質量是否滿足建筑質量要求,及時發(fā)現(xiàn)注漿施工質量問題并采取措施進行補救,提高施工質量。
4.結論
綜上所述,建筑工程樁基后注漿施工技術的應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樁基礎的穩(wěn)定性與承載力,減少了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沉渣和泥皮的產生,樁基礎沉降問題也得到了有效控制,施工成本有所降低。為此,建筑工程施工中要合理應用樁基后注漿施工技術,深入了解其技術原理和施工過程,注意施工中可能發(fā)生的問題,加強質量控制,提高建筑工程整體施工效果。
參考文獻
[1]王巍.高層建筑樁基工程中樁端后注漿施工技術的應用分析[J].江西建材,2020(05):165-166.
[2]張勇,王麗斌.建筑工程樁基后注漿施工技術探究[J].建材與裝飾,2020(16):9+11.
[3]覃文珩.建筑工程施工中灌注樁后注漿施工技術的應用[J].建筑技術開發(fā),2019,46(22):25-26.
[4]林興.樁端后注漿施工技術在建筑樁基工程中的應用探討[J].城市建筑,2019,16(26):153-154+160.
[5]陳超宇.建筑樁基工程中樁端后注漿施工技術分析[J].四川建材,2018,44(07):94-95.
[6]謝志專,李慧明.后注漿施工技術在房屋建筑樁基中的應用[J].科技經濟市場,2018(03):23-24.
(作者單位:1.深圳市拓鋒實業(yè)有限公司; 2.深圳市房地產和城市建設發(fā)展研究中心)
【中圖分類號】TU39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3362(2020)07-007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