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宇
現(xiàn)階段,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迅速,提升了人們的生活水平以及生活質(zhì)量同時也加快了人們的生活節(jié)奏,從而加重心理、生活、工作等方面的壓力,繼而導致頭痛的發(fā)生率顯著增加[1]。臨床上,氣滯血瘀型頭痛為常見的一種頭痛癥,在成年人中較高發(fā),對患者正常的工作和生活造成嚴重影響,生活質(zhì)量明顯降低。但是該病并無特效的治療措施,臨床治療的主要內(nèi)容是止痛。在過去的治療中,西藥為主要的治療藥物,但是西藥易出現(xiàn)耐藥性和不良反應,且效果不理想。有研究指出[2],對氣滯血瘀型頭痛患者采取活血止痛湯治療效果顯著,且不會出現(xiàn)耐藥的情況。鑒于此,本次研究以2017 年9 月~2018 年10 月收治的82 例氣滯血瘀型頭痛患者為研究對象,觀察活血止痛湯治療氣滯血瘀型頭痛的效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 年9 月~2018 年10 月收治的82 例氣滯血瘀型頭痛患者,根據(jù)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41 例。觀察組男20 例,女21 例;年齡24~57 歲,平均年齡(28.02±9.66)歲;病程0.6~9.0 年,平均病程(3.37±1.88)年。對照組男22 例,女19 例;年齡25~58 歲,平均年齡(28.36±9.88)歲;病程0.7~8.0 年,平均病程(3.41±1.65)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本研究經(jīng)倫理會審核并批準;均符合《頭風病癥后診斷標準》中氣滯血瘀型頭痛的診斷標準;均自愿參與研究;對研究內(nèi)容知情;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其他類型頭痛者;對本次研究所用藥物過敏者;年齡<20 歲者;已對該病治療過的患者;認知存在障礙者。
1.2 方法 對照組口服鹽酸氟桂利嗪(湖南迪諾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43020665),每天睡前服用10 mg,1 次/d。觀察組口服活血止痛湯:蜈蚣2 條、桃仁6 g、赤芍10 g、白芷12 g、當歸10 g、蔓荊子12 g、紅花15 g、延胡索20 g、白蒺藜30 g、川芎30 g。褚藥水煎,1 劑/d,400 ml 藥汁分兩次服用。兩組均治療28 d。在治療過程中,對飲食加以控制,禁辛辣、刺激、生冷、煙酒等。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①治療效果。療效判定標準:痊愈:臨床癥狀失眠、頭暈等消失,同時情緒波動和非常煩惱時未復發(fā);顯效:臨床癥狀顯著改善,頭痛程度降低>50%,正常睡眠和工作可進行;有效:頭痛明顯改善,疼痛程度下降>25%,但<50%,停藥半年沒復發(fā);無效:頭痛沒有改善,癥狀沒有減輕,頭痛程度降低不足50%,不能正常進行睡眠和工作??傆行?痊愈率+有效率+顯效率[3]。②頭痛積分。利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4]評分,即在白紙上畫一條10 cm 線段,評分分成10 段,左端為0 表示無痛,右端為10 表示劇痛,中間表示疼痛的不同程度,數(shù)字越大表示疼痛越嚴重。③生活質(zhì)量。采用生活質(zhì)量測定量表簡表[5]評價,包括生理功能、社會功能、心理功能及周圍環(huán)境等4 個方面,每項總分 100 分,得分越高,則生活質(zhì)量越好。④不良反應。包括:疲憊感、輕度嗜睡、上腹不適。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 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92.68%高于對照組的68.29%,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頭痛積分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頭痛積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頭痛積分均有明顯降低且觀察組積分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生活質(zhì)量評分比較 觀察組周圍環(huán)境、社會功能、心理功能、生理功能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1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n(%)]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頭痛積分比較(,分)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頭痛積分比較(,分)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a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bP<0.05
表3 兩組患者生活質(zhì)量評分比較(,分)
表3 兩組患者生活質(zhì)量評分比較(,分)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2.4 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 對照組輕度上腹不適3 例,觀察組疲憊感2 例,輕度嗜睡3 例。觀察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12.20%與對照組的7.32%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0.554,P>0.05)。
氣滯血瘀型頭痛的臨床癥狀為頭部受壓、悶脹、沉重等,此病機制為在供血期間,腦部血管出現(xiàn)異常。在臨床治療期間,藥物是控制頭痛的主要方式,西藥中的鹽酸氟桂利嗪為常用藥物,但是存在副作用和耐藥性的缺點。有關研究表示[6],氣滯血瘀型頭痛采用中醫(yī)方式治療效果良好。活血止痛湯有養(yǎng)血、化瘀、補血等效果,同時可擴張血管,繼而對腦部微循環(huán)和血液流量進行改善,實現(xiàn)控制疾病的作用。藥方中川芎有祛風止痛、活血行氣的作用;延胡索有止痛、行氣、活血的功效;蜈蚣有通絡止痛效果;蔓荊子有清利頭目作用;白蒺藜有行氣活血的作用;白芷有燥濕止帶、祛風止痛的作用;紅花活血通經(jīng)的功效有散瘀止痛;赤芍具有活血祛瘀作用;桃仁有止咳平喘、活血祛瘀的功效;當歸具有調(diào)經(jīng)止痛、補血活血的作用。上述藥物聯(lián)用有顯著的協(xié)同作用,提升治療頭痛的效果。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92.68%高于對照組的68.29%,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頭痛積分均有明顯降低且觀察組積分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通過活血止痛湯治療氣滯血瘀型頭痛效果良好,分析原因為:在現(xiàn)代藥學中川芎具有使冠狀動脈流量增加,減少冠狀動脈阻力作用;延胡索可使冠狀動脈流量顯著增加,脫氫延胡索堿可對冠狀血管進行擴張,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從而對心肌耐缺氧能力提升,保護心肌缺血和壞死;蔓荊子和白蒺藜具有較好的止痛效果;白芷具有擴張血管的作用;紅花具有持久且強勁的鎮(zhèn)痛效果,同時降低冠狀動脈阻力,增加冠狀動脈流量作用;赤芍可有效改善微循環(huán),且具有抗缺血性損傷的作用;桃仁可使腦血流量增加、血管阻力降低;當歸可擴張冠狀動脈,增加冠狀動脈流量。上述藥物均可使患者冠狀動脈流量增加,改善患者頭痛,從而提升治療效果。另外,本次研究結果中,觀察組周圍環(huán)境、社會功能、心理功能、生理功能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活血頭痛湯治療氣滯血瘀型頭痛可有效減輕患者頭痛感,并改善其他臨床癥狀,從而使得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顯著提升。同時,觀察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12.20%與對照組的7.31%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兩種治療方式的安全性均較高。
綜上所述,較常規(guī)的西藥治療,中藥活血止痛湯的療效更佳,患者的臨床癥狀更是顯著減輕,促進疾病康復,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顯著提升,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值得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