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文苑 藍菲瑩 謝龍鳳 孟宇 鐘秋明 馬丹曉 羅權 張錫寶
痤瘡(acne)是一種常見的反復發(fā)作慢性炎癥性皮膚病,具有一定的自限性,好發(fā)于15~30 歲青年男女,可給患者身心造成一定程度的傷害。其病因及發(fā)病機制趨向于多因素致?。?],主要與雄激素分泌增加、皮脂分泌過多、毛囊皮脂腺導管開口角化異常、痤瘡丙酸桿菌(P.acnes)感染,部分與遺傳、免疫和內分泌障礙等因素有關[2],痤瘡的治療主要選擇口服藥物或局部外用藥物來減少痤瘡丙酸桿菌和抑制毛囊皮脂分泌,但P.acnes 對藥物耐受性的逐年上升,患者依從性不高,臨床上只是取得一定的療效,因而物理治療方法容易被患者所接受。強激光治療痤瘡,不良反應少,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有美膚效果。因此本文選取80 例中度尋常痤瘡患者,探討強脈沖光聯(lián)合口服克拉霉素分散片治療中度尋常痤瘡的臨床療效,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2018 年廣東省泗安醫(yī)院門診部收治的中度尋常痤瘡患者80 例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46 例,女34 例;年齡18~28 歲。將患者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40 例。實驗組男25 例,女15 例;年齡18~27 歲,平均年齡(22.3±3.5)歲。對照組男21 例,女19 例;年齡19~28 歲,平均年齡(22.1±3.2)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排除標準 ①治療前6 個月內服用維A 酸類藥物者;②治療前1 個月內系統(tǒng)性使用抗生素藥物者;③治療前2 周內有痤瘡外用藥治療史者;④妊娠或哺乳期婦女;⑤系統(tǒng)性使用避孕藥或有光敏性的藥物者;⑥有光敏史或瘢痕疙瘩史。
1.3 藥物儀器與方法
1.3.1 藥物儀器 藥物:克拉霉素分散片(成都恒瑞制藥有限公司)。儀器及參數(shù)設置:強脈沖光為Lumenis m22 光子治療儀(美國科醫(yī)人公司),波長560~1200 nm 治療手具,光斑面積 8 nm×34 nm,能量密度 14~35 J/cm2。脈沖模式為1/2/3 脈沖,子脈寬 3.0~6.0 ms,脈沖間隔 5~150 ms。
1.3.2 方法 對照組患者口服克拉霉素分散片治療,0.25 g/次,2 次/d。實驗組患者采用強脈沖光聯(lián)合克拉霉素分散片治療,口服克拉霉素分散片0.25 g/次,2次/d,同時在第1、28、56 天配合強脈沖光治療,共3 次。兩組患者均連續(xù)治療8 周。
1.4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患者臨床療效、色素沉著情況、治療前后GAGS 評分及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
1.4.1 GAGS 評分 治療前后分別記錄兩組患者面部皮損(丘疹膿皰囊腫和結節(jié)) 情況。采用GAGS 評分系統(tǒng)分為6 個區(qū):前額(2 分)、右頰(2 分)、左頰(2 分)、鼻 (1 分)、頦 (1 分)、胸及上背 (3 分)。皮損分值:≥1 個 粉 刺1 分,≥1 個 丘 疹2 分,≥1 個 膿 皰3 分,≥1 個結節(jié)4 分;區(qū)域分值=部位分值×皮損分值,各區(qū)域分值總和為GAGS 綜合分值。
1.4.2 療效判定標準 改善率=(治療前GAGS 綜合分值-治療后GAGS 綜合分值)/治療前GAGS 綜合分值×100%。痊愈:改善率≥90%;顯效:改善率60%~89%;好轉:改善率20%~59%,無效:改善率<20%??傆行?(痊愈+顯效)/總例數(shù)×100%。
1.4.3 不良反應 記錄兩組不良反應,包括紅斑、紅腫、頭痛、胃腸道反應等。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3.0 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及色素沉著情況比較 治療后,實驗組和對照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分別為70.0%、32.5%,實驗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患者的色素沉著率12.5%低于對照組的45.0%,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治療前后GAGS 評分比較 兩組治療前GAGS 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GAGS 評分均較治療前有所下降,且實驗組GAGS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實驗組典型案例治療前后對比圖見圖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及色素沉著情況比較[n(%),%]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GAGS 評分比較(,分)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GAGS 評分比較(,分)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a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bP<0.05
圖1 實驗組典型案例治療前后對比圖
2.3 兩組治療中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 實驗組中3 例患者出現(xiàn)不良反應,包括2 例紅斑、1 例紅腫,紅斑經冷敷后消失;對照組中2 例患者出現(xiàn)不良反應,包括胃腸道反應1 例,頭痛1 例,但患者均可耐受。兩組患者均無嚴重不良反應發(fā)生,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目前在臨床上中度尋常痤瘡的治療,國內外指南均將口服四環(huán)素類抗生素作為首選藥物,而大環(huán)內酯類抗生素作為次選[3]。而對于四環(huán)素類抗生素過敏者,可將大環(huán)內酯類抗生素作為首選。本研究之所以對口服克拉霉素分散片聯(lián)合強脈沖光治療尋常痤瘡的效果進行探討,是因為四環(huán)素類抗生素有光敏性,與強脈沖光治療相對禁忌。
克拉霉素屬于大環(huán)內酯類抗生素,主要針對革蘭陽性菌及厭氧菌感染,具有低濃度抑菌和高濃度殺菌作用。有文章報道臨床觀察發(fā)現(xiàn)口服克拉霉素分散片對于炎性丘疹和丘膿皰疹有明顯改善,而粉刺療效差[4]。
強脈沖光治療痤瘡的原理包括以下3 點:①選擇性的光熱作用,作用于皮脂腺從而使皮脂腺的分泌減少,并對炎癥后色素沉著、早期的痤瘡瘢痕形成有顯著效果[5];②具有活化卟啉作用及光的穿透性,能夠使組織溫度在短時間內上升,加快化學反應[6];③下調機體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表達,減輕P.acnes感染造成的局部炎癥[7]。
本研究旨在探討強脈沖光聯(lián)合克拉霉素分散片治療中度尋常痤瘡的臨床療效,結果顯示:實驗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色素沉著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前GAGS 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GAGS 評分均較治療前有所下降,且實驗組GAGS 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口服克拉霉素分散片配合強脈沖光治療的療效優(yōu)于單用克拉霉素分散片,并且能減少痤瘡炎癥后色素沉著情況,在治療中出現(xiàn)的不良反應少,安全性好。
綜上所述,強脈沖光聯(lián)合克拉霉素分散片治療中度尋常痤瘡療效明顯,不良反應少,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