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中生在一般現(xiàn)在時、現(xiàn)在進行時和一般過去時之間無法進行準確轉換,現(xiàn)有英語時態(tài)練習中存在一些問題。本文提出了初中英語時態(tài)練習的原則和策略,并結合實例進行了闡述和評析。
【關鍵詞】 時態(tài)練習;英語核心素養(yǎng)命題
【作者簡介】盧雅睿,南京外國語學校河西初級中學。
一、背景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對五級語法的要求為:了解常用語言形式的基本結構和常用表意功能;在實際運用中體會和領悟語言形式的表意功能;理解并運用恰當?shù)恼Z言形式描述人和物等等。而目前與時態(tài)相關的語法專項練習距離這些目標仍存在一定差距,亟待改進。
二、現(xiàn)有時態(tài)專項練習設計的現(xiàn)狀
1. 注重操練語法形式,忽視使用情境及意義。Larsen-Freeman(2003)提出語法結構應遵循三維框架,即形式、意義和運用。因此,時態(tài)語法的練習應給學生提供恰當?shù)恼Z境,讓學生在正確的框架下熟悉時態(tài)構成形式以及變形。但現(xiàn)有語法練習多側重學生對形式的關注,缺乏充足的語料和語境來讓學生判斷時態(tài)選擇。
2. 形式單一,缺乏開放性練習?,F(xiàn)有的練習常見題型多為單選、用所給動詞的正確時態(tài)填空、翻譯等,均為封閉性練習,缺乏對學生思維的調動。因此,命題者“不能只測試學生對語言知識的掌握情況,還應考查他們在語境中靈活運用常用詞匯和常見語法的能力,從而達到測試其語言運用能力的目的”(張理英,2017)。
3. 缺乏對思維能力的考量。根據(jù)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要求,時態(tài)專項練習不應與培養(yǎng)學生的多重能力相剝離?,F(xiàn)有的一些題目恰恰過分強調了學生對知識點的機械操練,而忽視了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
三、初中英語時態(tài)專項練習設計的原則及策略
1. 突出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和語法三維目標。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指出,語言技能非但不局限于語音、詞匯和語法層面,還包括語篇和語用知識,尤其是語言知識是在建構和表達意義的過程中的作用(程曉堂,2016)。在學習了現(xiàn)在進行時之后,教師可以將其與一般現(xiàn)在時進行對比,讓學生體會兩者在意義以及使用情景中的不同。
Jane: It is so hot outside!? Could I turn on the air-conditioner?
Lee:? Of course, but I think wed better ask for others opinion. Look, there is a woman with a baby. I hope she? (mind) because the baby (wear) a thick blouse at the moment.
Jane: All right, lets go and check it out.
[評析]
本題提供的語境,讓學生能夠了解事件發(fā)生背景,不僅突出了現(xiàn)在進行時的使用條件,還有助于學生深入理解一般現(xiàn)在時和現(xiàn)在進行時的區(qū)別。
2. 加強時態(tài)對比,勇于突破創(chuàng)新。對于時態(tài)練習,大多數(shù)題目考核的角度和方式比較相似,學生容易失去新鮮感。若能有一些創(chuàng)新或改變,相信會能夠帶來別樣的感受。因此,筆者在命制現(xiàn)在進行時習題時做出以下嘗試: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盨pring Morning is a famous poem by Li Bai. The following is an English version of the poem. Please choose the most appropriate words to fill in the blanks.
This spring morning in bed,
Not to awake till birds are crying.
After one night of wind and showers,
How many are the fallen?
A. I lie; blossoms
B. Im lying; flowers
C. I lie; flowers
D. Im lying; blossoms
[評析]
本題以時態(tài)為依托,不僅考查了一般現(xiàn)在時和現(xiàn)在進行時的基本概念,還考了查學生對詩歌押韻以及格式對仗的敏感度。第一空,根據(jù)英文詩歌的第二聯(lián)可判斷出第一聯(lián)應使用現(xiàn)在進行時。第二空,blossom和flower均表示“花”,但根據(jù)第三聯(lián)的showers,可推斷出使用flowers可以押韻。英語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要求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品格,這要求學生能比較歸納語篇反映的文化,以形成自己的文化立場與態(tài)度、文化認同感和文化鑒別能力(程曉堂,2016)。通過漢語的古詩英譯,學生可以體會兩種語言之美,突出中西不同思維方式碰撞和比較中“思維品質”的提升(束定芳,2017)。
3. 突出語境,在情景中作出判斷。時態(tài)的語法點相對獨立,命題者應挖掘語篇和語用知識,盡量減少單句層面的設問,可適當增加情景,如改為情景對話或篇章形式。
—It? heavily outside. Youd better stay at home.
—But Ive got to find my puppy. It is afraid of chilly weather, especially the ice on the road.
A. rains? ? ? ? ? ?B. is raining? ? ? ? ? ?C. snows? ? ? ? ? ?D. is snowing
[評析]
小對話的形式,既豐富了語境,又采用了句意和詞意相結合的方式。學生需要通過“chilly weather”和 “ice”,判斷出對話中的情景是下雪天來排除干擾項,即指下雨天的A、B選項。不僅要求學生在理解題意的基礎上結合提示進行分析,還充分調動了學生的思維,同時也對學生有情感上的正面引導,即關愛動物。
四、結語
語言測試要考查學生在實際環(huán)境下運用語言的能力。在新課改背景下,教師應以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為目標,在命制試題中不斷做出新的嘗試,密切關注形式與意義的聯(lián)系,同時也要注重對學生思維能力的鍛煉,從而使學生的英語能力能夠得到全面鍛煉。
參考文獻:
[1]Larsen-Freman, D. Teaching Language: From Grammar to Grammaring[M]. Boston: Thomson/ Heinle, 2003.
[2]程曉堂.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實質內涵[J].課程·教材·教法,2016 (05):79-86.
[3]束定芳.關于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幾點思考[J].山東外語教學,2017 (2):35-41.
[4]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5]張理英.在磨題行動中提升初中英語教師命題能力的實踐與思考[J].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2017(2):5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