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喜歡這本書的名字,玩世不恭中透著嘩眾取寵的味道;不喜歡這本書的目錄,一成不變的“一個叫歐威的男人”怎樣怎樣,一看就是某類暢銷書的某種營銷策略;甚至男主人的登場也讓人覺得接受不了,這個叫歐威的男人固執(zhí)、倔強,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老頑固。但是,這本書所表達的內(nèi)涵卻引起我的共鳴。
故事開始于歐威去買IPAD,店員的耐心介紹被歐維認定為了生意不擇手段,指責(zé)沒有鍵盤電腦是世界上最大的謊言。這個糟老頭,不僅抵觸高科技帶來的變化,還為自己的異想天開死鉆牛角尖。兩朵玫瑰50元,一朵為什么要39?歐威振振有詞,“25,我只買一朵”,歐威與老板理論了近一個小時,最后以老板的妥協(xié)告終。這個脾氣暴躁、性格古怪的老頭想要去死,不是轟轟烈烈的,是一步一步、有條不紊的,在做好一切準備之后,安靜地死去。因為,他只是想整整齊齊地去陪伴自己逝去的妻子。
沒有人知道,這個叫歐威的男人從小就失去了母親。在父親因為意外離開他之后,他用自己稚嫩的肩膀接過父親的工作,只是因為老板多給了他半個月的工資,而他覺得自己必須用勞動承擔(dān)起這份工資。在被別人誣陷為小偷時,選擇沉默只是因為父親的信條是,做自己,絕不評論別人。
沒有人知道,這個叫歐威的男人曾經(jīng)憑著自己的努力有了自己的房子,而且幸運地成為了“釘子戶”。就在他準備和拆遷隊“戰(zhàn)斗”的時候,隔壁屋子著火了。他在阻斷火勢保全自己屋子和沖進鄰居屋子參與救火間,選擇了后者。他救了鄰居,卻丟了自己的房子。沒有了房子,不再是“釘子戶”,歐威只能搬了家。而他從為數(shù)不多的甚至可以說是唯一信任的陌生人朋友那里買來的保險,是意料之中的上當(dāng)受騙。于是,歐威搬家,沒有賠償。
人們以為歐威的生活是黑白電影,其實歐威的生活有著最美的色彩。甚至連歐威自己都不知道,可是歐威的妻子素雅知道,他是多么陽光、積極、有擔(dān)當(dāng)。他們平淡而簡單的生活是多么的美麗,如果沒有那場車禍,素雅不會成為一個依靠輪椅生活的人。而素雅肚子里的孩子……一切戛然而止。但歐威沒有放棄生活,素雅坐在輪椅上講課的樣子讓歐威著迷,也讓聽課的孩子著迷。
這個叫歐威的男人有了新鄰居。新鄰居一次一次成為他死的障礙,讓他沒法從容,為什么總有事情沒有安排好?有時候是鄰居需要他開車送去醫(yī)院,有時候是鄰居的孩子需要他照看……這些“有時候”一次一次延遲他去死,歐威每次都是一邊忿忿不平,一邊做著那些他自己都不明白為什么必須要做的事情,仿佛這些事情從骨子里就是他的責(zé)任。
直到有一天,歐威做完了所有的事情,卸下了所有的責(zé)任,換上最整齊的衣服,平靜從容安詳?shù)厝ヅ闼匮?。歐威希望葬禮簡單,但未能所愿,葬禮上去了很多人,這個名叫歐威的男人終于死去了。
人的一輩子很短,很多人來不及去想,也想不明白為什么活著,該怎樣活著,如何活著才有意義。
歐威用一輩子詮釋了活著的底線——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對得起自己的良心是底線,更是終極追求。工作中,對得起自己的職責(zé),兢兢業(yè)業(yè)、一絲不茍。家庭中,對得起自己的家人,做一個好爸爸、好媽媽,愛是最美的語言。社會里,我能做的事情也許很小,但只要我在做,能夠給周圍的人帶來哪怕一點點的幫助,我就會挺直了腰桿,露出發(fā)自內(nèi)心的微笑。也許我們一輩子都參不透為什么活著,怎樣活著,如何活著才有意義。但憑著良心的指引,我們知道什么事該做,什么事能做,便足夠了。即便如微小的沙塵,又有何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