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相當多的老師存在著認識誤區(qū),這不利于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也不符合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要求。通過分析“讀思言”教學模式引入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必要性,從分析閱讀文本到“讀”“思”“言”三個教學環(huán)節(jié)的具體實施來闡述“讀思言”教學模式的有效性和應用性。
【關(guān)鍵詞】讀思言; 閱讀教學;思維
【作者簡介】章胡進,福建省晉江市羅山中學。
一、初中英語閱讀教學認識誤區(qū)
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普遍存在以下幾個認識誤區(qū):1. 課型定位不清。相當部分老師把閱讀課當成是聽力課或是語法課來教學,導致學生閱讀能力得不到真正的培養(yǎng)與提高,更談不上對文本的深層次理解。2. 以講代讀。教師花大量的時間去講解課文,而忽視了學生的主體性和主觀能動性,更忽視了對學生閱讀能力和思維品質(zhì)的培養(yǎng)。3. 以偏概全。教師在處理文本時,過于注重好詞好句的積累,而忽視了文本的情景與內(nèi)容,割裂了文本的完整性。4. 淺嘗輒止。教師在教授閱讀課時,只停留在對文本表層的理解上,如對字詞的理解、事實細節(jié)的掌握等。在這樣的閱讀過程中,雖然有一些思維活動,但往往是單向的、淺顯的、被動的和封閉性的。
二、“讀思言”教學模式概述
福建師范大學黃遠振教授于2015年提出了英語閱讀“讀—思—言”教學模式。概述如下:
讀,即閱讀,它包含導讀、默讀和朗讀三種方式。導讀是讀前指導,它起到激活背景知識和明確閱讀任務的目的;默讀是無聲閱讀,是在獨立閱讀中輸入語言信息、理解文本大意的過程;朗讀是口語化閱讀,流利準確朗誦作品,聲情并茂地感受語言。
思,即思考,包括思索、探究和交流三個層面。思索是個體與文本之間的互動,如發(fā)現(xiàn)新詞語,理解結(jié)構(gòu)和大意等;探究是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活動;交流是成員之間的活動,如交換意見、分享觀點和評價反饋等等。
言,即表達,包含說和寫兩種言語表達技能,也就是口頭和筆頭、語言或文字的輸出。說或?qū)懯撬季S活動的產(chǎn)品,也是評價思維成果是否達成預期目標的環(huán)節(jié)。
三、基于“讀思言”教學模式下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分析
1. “讀思言”教學模式引入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必要性。初中英語閱讀課教學存在著諸多弊端,如有的以講代讀,有的淺層教學,有的課型定位不清等等。隨著福建省中考英語改革的深化以及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落實,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改革也迫在眉睫。而“讀思言”教學模式強調(diào)文本問題化、問題思維化、思維活動化,該模式從感知和體驗文本出發(fā),即導讀、默讀和朗讀,再到對文本的內(nèi)化,即思索、探究和交流,最后走出文本、達成目標,即說和寫兩種言語的輸出。實踐證明,“讀思言”教學模式符合學生認知規(guī)律和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要求,近年來深受省內(nèi)外廣大英語教師的歡迎,江浙一帶眾多英語教師也正在探索這種教學模式。
2. “讀思言”教學模式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例證。以仁愛英語七年級下冊Unit7 Topic2 Section C為例
(1)教材分析。仁愛英語七年級Unit7 Topic2 Section C這一話題的主題是Can you sing an English song ?這個話題中Section A和Section B是聽說課,主要是學習和鞏固情態(tài)動詞can/cant表示個人能力的功能用語。Section C是一篇閱讀文,共計89詞,它是以Jane、Maria、Michael 和 Kangkang4位朋友3個活動的場面為載體,以對運動技能的掌握及掌握的程度為主線,操練過去和現(xiàn)在經(jīng)歷的表達法,學習有關(guān)過去不會做和現(xiàn)在會做的活動表達。
(2)導入文本——激活與鋪墊。熱身活動。教師通過一張全家福讓學生猜教師及其家人所掌握的技能。這樣既激活了詞匯,又溫習了情態(tài)動詞can/cant的用法。同時為導入could的用法做鋪墊。
語法導讀。通過圖片和情景學習could/couldnt的用法以及相應的時間搭配,同時通過對照進一步鞏固can/cant的用法。接著依據(jù)圖片和提示詞,用can/cant和could /couldnt造句。從問題的產(chǎn)生(can和could混淆)到問題的解決(一起發(fā)現(xiàn)和解決問題),從口頭操練到筆頭練習,學習由易到難,由淺到深掌握認知的規(guī)律,最終達到能夠用英語談論過去不能做couldnt do和現(xiàn)在能做can do事情的表達方式。這就為閱讀教學掃清了語法上的障礙。
(3)“讀”的環(huán)節(jié)——默讀與朗讀。
閱讀活動1: 默讀短文,完成以下表格。
Name Activity In the past Now
Jane fly a kite couldnt...at all very well
Maria
Michael Kangkang
閱讀活動2:跟讀短文,然后全班朗讀。
閱讀活動3:熟讀課文,完成課文挖空。Look! Jane _____ _____a kite. The kite is flying so high. She can ____ kites ____ ____ now. But one year ago, she _________ do it ___ _____. Maria _____ __________ballet.
(4)“思”的環(huán)節(jié)——思索、探究與交流?!白x—思—言”深層閱讀教學模式的構(gòu)建,以及對文本的理解是閱讀的核心和目的所在。所以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我設(shè)置了以下3個問題。
Task1.從文本中查找信息來證明Practice makes perfect。學生通過梳理文本發(fā)現(xiàn)運動技能的學習都是從不會到會再到很會的過程。教師追問How can they do it ? 學生的思維之窗便會一扇接一扇地打開,并尋找到答案:Work hard. Never give up. Learn from others.
Task2.How do the children feel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And why? 學生從最后一句The children are all having a good time便能得出答案。那么為什么他們都這么快樂呢?通過教師的追問,學生的思維又動了起來,最后得到的共識是Sports bring us happiness。
Task3.兩兩合作,選擇場景,改編文本。
A:What are you doing, Jane?B: Im flying a kite.
A:Could you fly kites one year ago?? B: No, I couldnt.
A:What about now?B: I can fly kites very well now.
(5)“言”的環(huán)節(jié)——對話與寫作。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也就是語言輸出的環(huán)節(jié)中,一是通過改編文本后進行對話展示(如上)。二是進行寫作訓練:“How I change.”具體要求如下:
隨著年齡的增長和努力的付出,我們過去不會做的事情現(xiàn)在也許會做了,當我們發(fā)現(xiàn)掌握了越來越多的知識與技能后,我們的生活也變得豐富與精彩。結(jié)合課文所學的can/cant和could /couldnt的用法,談談你的變化。(文章的開頭和結(jié)尾已給出,不計入詞數(shù))不少于60詞。
詞語提示:When I was…,At the age of…, …ago, in the past…
How time flies! Im a student of Grade Seven. I can do many things now. But in the past, I couldnt.
四、結(jié)語
鑒于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存在著諸多的弊病,而“讀思言”教學模式恰好能較好地解決當前英語教學中存在的這些問題,同時也符合新課標及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要求。把“讀思言”教學模式引入到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實現(xiàn)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通過讀思結(jié)合,引導學生的思維由低階向高階穩(wěn)步發(fā)展,最后達到了以讀促說及以讀促寫的目的,提升了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 尤其是提升了其邏輯思維、批判思維和創(chuàng)新思維的能力。
參考文獻:
[1]盧國華.以策略運用研究提高閱讀教學的實效性[J].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2015(1):24-28.
[2]黃遠振.英語閱讀“讀-思-言”教學模式[J].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2015(2):11-15.
[3]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