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文君
對教師來說,停課不停學期間線上教學管理最大的問題是監(jiān)管不到位。如何監(jiān)管自律性差的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促進每個學生的發(fā)展是班級教學管理者應關注的主要問題。作為教學工作者,我們要相信方法總比困難多,要勤于思考,從學生的角度考慮問題,采取措施,化弱勢為優(yōu)勢。在線上教學管理中除了應用各種信息技術外,重點進行學習小組建設,通過組內協(xié)作,組外競爭,律己律他,共創(chuàng)共贏。
一、小組制度建設,化無序為有序
無規(guī)矩不成方圓,將線上班規(guī)融入量化評比方案,化無序為有序。班規(guī)不落實,形同虛設,量化評比如果只是針對個人,競爭泛化,長久之后大部分學生會產生無所謂的心理,那么班級仍是一片散沙,而且將教學管理者和學生置于對立的立場,不利于師生關系的融洽,因此可尋找兩者間的平衡點進行小組建設。
1.小組人員組建,各項合理搭配
以各科成績順逆結合,盡量做到每個小組的實力相當。另外有意識地根據(jù)學生的性格特征微調,比如某個小組里有“重點幫助對象”,那么這個小組里至少有三位較自覺的學生,有比較負責任又敢說話的學生來幫助這位“重點幫助對象”,這些“對象”不能同時出現(xiàn)在一個小組里。
2.制度量化呈現(xiàn),評比方案細化
首先,制定量化評比方案時尊重學生們的意見,由學生草擬,教學管理者修改,這樣學生們更易于接受,而且從學生自身的角度更容易以平日學習過程中的不足之處為原因制定條例,針對性較強。并將評比過程的工作分配給班委,教學管理者從“臺前”走向“幕后”,降低細化式管理給青春期學生帶來的厭煩感。
再者,由于線上教學的空間限制,量化評比方案應細化,以時間上的監(jiān)管來縮小線上教學的空間限制產生的不利影響。有扣分也要有加分來激勵學生。成績是檢驗學習的重要標準,因此成績理應成為加分項,但注意它不是唯一,唯成績論會使學生成為成績的奴隸,也會讓成績不佳的學生喪失信心,因此要注重學習的過程,加分項要多樣化。
另外,些許的物質獎勵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斗志,除了獎勵名列前茅的小組外,還要注意過程性進步獎勵。
二、小組文化建設,化被動為主動
1.小組文化建設,思想引領前進
課堂以學生為主體,小組建設也是。在起步階段中,學生要平衡“我”與“我們”,參與小組文化建設,樹立小組榮譽感,化被動學習為主動進取。
小組文化建設包括確定小組的名稱、口號、責任、目標。
名稱和口號暗含每個組員對自身的定位,寄托對小組的期盼,是他們的心聲,就像一張展示自我的名片。如有一小組取名“不鎖年少”,寓意年少輕狂的時光,沖破觀念的束縛,不顧一切往前沖。青春朝氣可見一斑。再如“脫貧攻堅致富大隊”的口號是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211小分隊”的口號是Free happy surf the ocean of knowledge。對知識的渴求是對自己最好的激勵。
在疫情面前,我們明白責任與擔當?shù)姆至?,在教學管理時,我們要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的責任意識,主動擔當。組員分配的成績優(yōu)勢原則決定了一人一科,每位組員各司其職,增強其責任感。如“棠陽”組要求各組員監(jiān)督各自負責的科目的課上打卡和作業(yè)反饋情況,及時提醒組員。
小組建設是為了大家的發(fā)展,發(fā)展必須有方向。斯坦福大學教授卡羅爾·德維克的研究表明目標使學生的學習努力有的放矢。阿倫森的“拼板教室”也顯示培養(yǎng)小組目標的學習和計劃能強化學生在一起工作時的動機。因此,小組建設全員參與,組員結合各自的優(yōu)劣勢參與討論設定本組的目標,契合實際,使目標不是遙不可及。
2.小組細則制定,主動與“實”俱進
量化評比方案細化決定小組要有細則應對才能穩(wěn)步前進。小組成員在自建的群里針對扣分項和加分項,各抒己見,結合小組成員的“實際”對如何互相督促做好常規(guī),防止扣分保住小組基礎分,如何相互協(xié)作認真學習,穩(wěn)步加分提升小組競爭力提出解決方案,以規(guī)范來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以部分人自律帶動他人自律。如本班的BILLIONAIRES組制定的細則:(1)負責各項科目的成員要負責記錄好該科目組員的簽到打卡、課堂反饋及作業(yè)反饋,并向組長匯報;(2)明確分工之后,每天晚上對組員的預習情況、作業(yè)情況(包括應背誦課文、知識點、單詞等)進行檢查,對沒有完成的進行監(jiān)督,確?!懊恳晃怀蓡T不掉隊”;(3)各科負責成員整理小組問題,交流后仍無法解決的,在作業(yè)完成后向相應科任老師尋求幫助,為小組成員答疑。轉向幕后的班級教學管理者對各小組提出的細則作出指導,提出建議,也提醒各小組可以邀請科任教師擔任導師。
隨著時間的推進,小組成員的學習狀態(tài)也會發(fā)生變化,“實際”變化,小組細則也根據(jù)“實際”改進。如在某次考試后,小組的薄弱科目變化或者某個知識點出現(xiàn)缺漏,小組成員與“實”俱進,在原有細則的基礎上靈活改動,達到小組繼續(xù)前行的效果。
三、小組行動建設,化口號為實踐
知行需合一,任何方案計劃都應落到實踐上。
在實施階段,困難不可避免,如有個別學生線上教學以來作業(yè)常常拖欠,還有個別學生沉迷網(wǎng)絡長期不來上課。對于這部分學生而言,同學間的交流有時比師生間來得有效。轉為幕后的教學管理者也不能撒手不管,可兩面著手輔助促使目標達成。一面,私下里交代組內較優(yōu)秀較自覺的學生們以包容的態(tài)度看待某某不自覺的學生,告知其性格特點,讓他們在小組群里多表揚鼓勵對方,并保持聯(lián)系,多了解該生過程性的變化,以便做出指導。
另一面,在班群里當眾贊賞某某學生的進步,將其閃光點放大,增強對方的學習信心,以便對方更好地融入小組,化被動為主動。當然,理想與現(xiàn)實肯定有存在差距,所以教學管理者在落實的過程中常抽樣式與各小組成員聊天,聽聽他們對小組建設的感受與建議,從而逐步完善線上教學管理之小組建設,做到到組內協(xié)作,組外競爭,律己律他,共創(chuàng)共贏。
道路千萬條,總有一條適合你,教學管理者只要肯思肯做,就一定能在停課不停學期間找到一條適合本班學生發(fā)展的路。相信線下教學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