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坐了下來,笑容滿面地問起每個候選人得票的情況。當他看到博古(中委最后一名)、王明(中委倒數(shù)第二名)最終被選上中央委員時,臉上露出了笑容。毛澤東為什么這樣關心博古,尤其是王明能否選上中央委員呢?
中國共產(chǎn)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是一次承前啟后、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大會,時隔75年,人們依然能觸摸到歷史的痕跡……
在自己建造的房子里開黨代會
中共六大是1928年6月在蘇聯(lián)首都莫斯科舉行,與“七大”相隔了17年之久。主要是因為國民黨反動派對中央蘇區(qū)發(fā)動了一次又一次圍剿,“七大”的準備工作被迫中斷。
與“七大”開會的時間數(shù)度更改一樣,會議地點的確定也是反復了多次。后來,經(jīng)多方權衡并報中央書記處拍板同意,最終將“七大”會址選定在了延安楊家?guī)X。楊家?guī)X中央大禮堂1941年開始修建,1942年完工。整個禮堂建筑樸素大方、壯觀美麗,體現(xiàn)了中西合璧的設計風格——外觀是仿蘇聯(lián)式,內(nèi)部是陜北窯洞式的石拱結構。禮堂可以容納上千人。在當時的延安,可稱得上“宏偉建筑”了。這也是當年延安唯一的有木梁和木柱的大型建筑物。因為前六次黨代會都是在別人修建好的房子里召開的,所以,朱德風趣地說:“這是我們黨第一次在自己修建的房子里召開代表大會。”
從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七大”一共開了近50天。在這期間,中共中央構筑了第一座理論大廈——毛澤東思想。中共“七大”作為“團結的大會,勝利的大會”載入黨的史冊。
鮮為人知的是,出席會議的代表們是歷盡艱辛才到達延安的。其中有不少人來自淪陷區(qū),要通過敵人的封鎖區(qū),交通不便,有的騎馬,更多的是步行。因為路途遙遠,環(huán)境險惡,有的喬裝成商人、小販或乞丐;有的是由游擊隊護送來的;有的是通過偽軍的內(nèi)部關系護送來的;有的是從國外輾轉歸來的。有的同志在路上遇襲身負重傷,甚至犧牲在途中。
“對過去犯錯誤的同志不應一手推開”
選舉黨的第七屆中央委員會是“七大”的一項重要議程。經(jīng)代表們充分醞釀和討論,會議選舉產(chǎn)生了新的中央委員會,其中包括王明等幾名犯了嚴重錯誤的同志。在以無記名投票方式選出的44名中央委員中,毛澤東的得票率是100%,周恩來是95.67%。最后,毛澤東、周恩來、朱德、劉少奇、任弼時等5人當選為中央的五大書記。
高揚文作為太岳區(qū)的代表參加了這次會議。選舉中央委員會時,高揚文擔任計票員。投票后,毛澤東來到了他們的工作現(xiàn)場。他笑容滿面地問起每個候選人得票的情況。大家將已經(jīng)計算出來的票數(shù)向毛澤東作了匯報。他很關心地詢問了博古(秦邦憲)的得票情況,還特別問了王明得票多少。當毛澤東看到秦邦憲(中委最后一名)、王明(中委倒數(shù)第二名)最終被選上中央委員時,臉上露出了笑容。
毛澤東為什么這樣關心博古,尤其是王明能否選上中央委員呢?毛澤東在作關于選舉方針的報告時解釋說:“從黨的歷史經(jīng)驗來看,對過去犯錯誤的同志不應一手推開,只要他們承認錯誤,并決心改正錯誤就行了?!泵珴蓶|還在另一次會上說:“這些人的錯誤,是在一定的歷史條件下犯的。經(jīng)過整風,已經(jīng)把問題弄清楚了,就不應太注重個人的責任?!?/p>
用鏡頭記錄歷史瞬間
為了拍攝好這次會議,延安八路軍總政治部電影團負責人吳印咸會前就趕到了會場,了解拍攝條件,反復研究,確定拍攝辦法。
在拍攝作《論聯(lián)合政府》的政治報告的毛澤東時,吳印咸既用攝影機又用照相機,多角度拍攝下毛澤東富有表現(xiàn)力的手勢和神情;在拍攝作《關于修改黨的章程的報告》的劉少奇時,吳印咸從側面拍攝,將劉少奇身旁的一束鮮花納入照片中,使這幅簡單的人像攝影具有了藝術的美感。幾十年后,這張照片被印制成郵票,成為收藏的珍品;在拍攝作《論解放區(qū)戰(zhàn)場》軍事報告的朱德時,吳印咸將朱德置于畫面的左方,使主席臺上的領袖群像巧妙地成為照片的背景,不但突出了人物,而且顯示出了拍攝的事件背景;在拍攝作《論統(tǒng)一戰(zhàn)線》報告的周恩來時,吳印咸大膽采用了仰拍的手法,畫面上部留出了大面積的空白,頂上一盞明亮的燈拍進了照片的左上角,使照片帶上了濃厚的象征意義:中國人民的革命是在指路明燈——中國共產(chǎn)黨的照耀下前進的。
眾多照片中,“七大”全景的那張照片最費心思,也是流傳最廣的照片之一。這張全景照片看起來好像是用廣角鏡頭拍攝的。其實,在當時的條件下,吳印咸手中只有幾部老式相機,而且都是固定的標準鏡頭,根本不可能拍出如此寬闊的場景。于是吳印咸就想了兩套招數(shù):第一種方法是拍單幅的照片;第二種方法是用接片來對照片進行處理。后來進行照片對比,人們一致認為還是接片的效果較好。
會間活動多姿多彩
為了慶?!捌叽蟆钡恼匍_,有些機關和部隊專門設計了一些紀念品,贈送給“七大”代表作為留念。
在這些紀念品中,大家最為珍視的當屬“七大”代表證。這是大會秘書處為代表們專門制作的。代表證的尺寸只比火柴盒稍大,材料是質地較硬的紙,外面被紫紅色的綢布包裹,精心制作而成。封面沒有文字,打開代表證,可以看到左邊印有代表證的編號,右邊印有代表的姓名、座位號及注意事項,中間蓋有“中國共產(chǎn)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秘書處”的橢圓形紅色印章。
大會之前,延安上演了《甲申三百年祭》《李秀成之死》等話劇,還給代表們放映了《列寧在十月》《列寧在1918》等蘇聯(lián)電影。這些影片有的是譯制好的,沒譯制的就由蘇聯(lián)回來的同志當場口頭翻譯。
6月10日,在大會結束的前一天晚上,全體代表觀看大型歌劇《白毛女》,會場的氣氛感人至深。(《解放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