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圖>>>
啟東濱江臨海,溝河縱橫交錯,大地水網交織,在我的孩提時代,魚、蝦、蟹等水產品十分豐富。就說螃蟹,田邊溝旁甚多,但捕捉方法各異,如下溝捉蟹、岸上吊蟹、小網罾蟹,但最使我難忘的還是聽蟹。
記得1967 年10 月的一天下午,烏云翻滾,寒風凜冽。為了晚上去聽蟹,我的小姑開始自制風燈。她找來一只較大的玻璃瓶,在瓶底繞一圈浸上煤油的棉線,點燃棉線,待燒盡后蘸上面盆里的冷水,隨著“啪”的一聲,瓶底立馬掉下,制成了防風罩。又找來一只空墨水瓶,瓶蓋鉆孔,擰上氣孔螺絲,穿上幾根棉紗做成的燈芯,然后加上煤油后固定在瓶子中間,這樣,簡易的聽蟹燈就做成了。
那時我剛滿7 歲,好奇地看著小姑制作完蟹燈,吃完晚飯就吵著要一同去聽蟹??吹教鞖夂洌职植蛔屛胰?,但我二話沒說,拿了件棉襖就走。
跟著小姑來到東宅后橫河泯溝頭,只見小姑蹲下身子,先用手將涵洞口的小泥壩輕輕扒開,然后折了十幾支蘆葦花,半圓形地插在涵洞口3 米外的地方,再將風燈放在蘆葦花后邊。原來,螃蟹喜歡循光而行。見到燈光,這小生靈還蠻有警惕性對地形地貌作一番偵察,沒有發(fā)現(xiàn)敵情后,還要停留在水中一段時間。而且,螃蟹在深水處用腳和鉗不停地把水搞混,好讓自己趁機逃脫。
烏云遮月,西風夜冷。大地一片沉寂,遠處偶爾傳來幾聲蛐兒低吟。這時,我目不轉睛地盯著慢慢流淌的水流。過了好一會兒,沒有動靜,我顯得有些疲倦,呵欠連連,心想今晚沒有收獲了。
突然,一股渾水流來,輕微的“吱吱”聲由遠而近,一只黑褐色的東西,順著渾水快速爬來。小姑眼明手快,將這只大螃蟹摁住。一陣欣喜,我頓時睡意全消。小姑笑著告訴我,螃蟹很狡猾,來一只,只是偵察兵,接下來還會有的。果然,不一會兒,渾水里又漂來一只,我連忙抓住,誰知它高高舉起兩只蟹螯鉗住我的手指不放,疼得我左甩右摔才丟入布袋。痛定思痛,我揣摩出了捉蟹需捉蟹殼的道理,使它有力使不上。接下來,螃蟹接踵而至。小姑高興地說,要不是你一起來,我真是應接不暇!經過兩個多小時的蹲守,共捕獲23 只螃蟹??纯刺焐淹?,考慮到我明天還要上學,小姑帶著我滿懷喜悅凱旋而歸了。
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啟東,別說在河溝頭聽蟹,就是晚上走路,也能捉到螃蟹。1978 年夏天,我剛從學校畢業(yè),回到大隊后擔任夜校民師。那年中秋節(jié)前夕,大片農田里金黃色的大豆開始落葉,螃蟹就乘著夜色偷吃豆子,我教完課程走在回家的路上,只聽溝旁發(fā)出一陣吱吱的聲響,停下腳步側耳細聽,發(fā)現(xiàn)一只老毛蟹在黃豆田里張牙舞爪地吃豆子,我悄悄走近、當場抓住。
每年中秋節(jié),當一家人喝酒品蟹賞月時,我都會不由自主地想起童年時代聽蟹的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