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峰
摘 要:語文學科的學科特點在于基礎性與應用性相結合,對于學生的學習而言,語文學科的學習內容既包括語文知識,又包括使用語言文字的能力。這兩者之間,后者甚至比前者更應當引起重視。在語文能力的范疇當中,一般包括“聽、說、讀、寫”,這幾項能力當中,教學過程對讀、寫能力的考察內容更豐富,考察方式更多,考察范圍也更廣。因此,讀寫能力的發(fā)展也成為語文教學過程中受關注更高的兩者。初中階段,學生對語文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有了很大的進步,學生的學科思維也有了進一步的發(fā)展,在這一階段提高學生的讀寫能力,效果會更加明顯?;谶@一問題,筆者對初中語文教學中讀寫能力培養(yǎng)方面存在的誤區(qū)進行了分析,探究了初中生讀寫能力提升的一些策略。
關鍵詞:初中語文 讀寫能力 提升 策略
在當前的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存在著如下一些問題,影響了學生讀寫能力的有效提升:首先,語文教師對學生讀寫能力的提升訓練不夠系統,基本上都是在教學教材的過程中隨機插入一些讀寫能力的訓練,這種教學方式無法有效保障學生建立起讀寫訓練的意識,教學目標盲目,教學過程的隨意性較強;其次,在讀寫訓練開展過程中,教師的教學方式較為單一,對于閱讀訓練基本上就是采用題海戰(zhàn)術,而寫作訓練也往往是通過讓學生自學范文或者為學生布置相應的話題作文、命題作文開展,這種訓練方式對于大多數初中學生而言缺乏新意,而且難度相對較大,既無法調動學生的訓練熱情,又無法體現個性,往往會造成學生的厭倦心理或者畏難情緒。基于以上問題,筆者在教學實踐過程中進行了更多地分析探究,提出了個人的一些讀寫訓練建議,希望能夠為我們的初中學生讀寫能力提升帶來一些有益的啟示。
一、依托教材內容,開展系統地讀寫訓練
語文教材是教師開展語文教學,提升學生語文能力的重要抓手。將學生的讀寫訓練與教材教學相結合,也是最為簡潔有效的一種教學方式。在依托教材開展讀寫訓練過程中,教師要對學生的讀寫能力分發(fā)展有一個整體的規(guī)劃,在此基礎上結合教學內容開展系統的讀寫訓練過程。
首先,對于不同年齡段的初中學生在讀寫能力的提升方面應當有不同的要求。比如七年級學生剛剛步入初中階段,其學習習慣依然停留在小學階段,在讀寫能力的提升要求上,教師可以以培養(yǎng)學生的讀寫習慣為主,在此基礎上逐漸增加學生的讀寫訓練內容;八年級學生學習時間充裕,這一階段是能力發(fā)展的黃金階段,教師可以結合教材內容,系統地開展相應的讀寫訓練,從讀寫技巧入手,引導學生掌握更多讀寫技能;九年級則應當以能力鞏固為主,除了教材內容之外,教師可以為學生安排更多的讀寫訓練題目,保證學生能夠涉獵更多的讀寫訓練內容,從而有效提升學生的讀寫能力;
其次,就是在教材學過程中有效融入讀寫訓練。部編初中語文教材在編排上恰恰體現了讀寫訓練的訓練過程。以七年級第一單元為例,本單元四篇課文都是名家的寫人文章,單元的寫作訓練是“寫出人物精神”,因此,在課文閱讀過程中,教師只要注重引導學生把握文章在寫出人物精神方面的具體行文方式和寫作策略,就能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寫作規(guī)范,同時也發(fā)展了學生總結、歸納、提煉文章主旨方面的閱讀能力。
二、豐富訓練形式,提升學生的訓練熱情
在依托教材開展讀寫訓練的基礎上,教師還可以開拓一些富有創(chuàng)意的讀寫訓練方式,一方面可以增強讀寫訓練的效果,另一方面可以為學生帶來新奇的學習體驗,從而提升學生的訓練熱情。
其一,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朗讀競賽和作文競賽。初中學生好勝心理較強,對這種競賽的形式向來是樂此不疲的,因此,在不同的學習階段,教師可以將競賽作為一個語文綜合學習的環(huán)節(jié),并且可以將競賽范圍擴大,采取班級初賽,年級復賽,校級決賽的賽制,在保障學生廣泛參與的基礎上,又可以使一些學習勤奮或者有朗讀、寫作天賦的學生脫穎而出;
其二,利用分享會的形式,請學生在小組當中分享自己的讀書經歷,將自己喜歡的文章或者書籍推薦給更多的同學,在此基礎上,要求學生結合自己所閱讀的內容,撰寫一篇讀書分享心得,嘗試用他們認為有效的方式,將自己的閱讀體會分享給其他同學,并保證自己的分享在班級中得到更多的認同。
這些閱讀寫作訓練的方式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多展示自己收獲的機會,學生的讀寫能力自然會在訓練過程中不斷提升。
三、融合讀寫訓練,使讀寫能力協調發(fā)展
閱讀與寫作之間本來就是相輔相成,不可分割的,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將閱讀和寫作相融合,利用以讀促寫或者以寫促讀的方式,使二者協調發(fā)展。
首先,教師可以采用閱讀積累、仿寫訓練、改寫訓練等方式開展以讀促寫。例如在教學八年級上冊課文《白楊禮贊》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閱讀中體會作者借物喻人的寫作方式,并指導學生注意作者在描寫白楊樹過程中所應用的修辭方法以及句式特點,在此基礎上安排學生進行仿寫訓練,仿照本文的寫作特點寫一篇借物喻人的文章,由于在閱讀過程中對寫作手法的充分了解,學生在寫作過程中也能夠更加有效地應用《白楊禮贊》作者的寫作技巧了。
其次,可以利用寫讀后感,讀書筆記等方式開展以寫促讀,學生在進行讀后感創(chuàng)作時,必須對閱讀內容進行分析回顧,過程中對文章的閱讀自然更加深入,對文章的解讀也會更加透徹。
總之,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提升學生的讀寫能力,既是重要的教學目標,又是必要的教學環(huán)節(jié),這一過程需要循序漸進,不斷發(fā)展,過程中語文教師的匠心和輔導,是保證學生能力提高的關鍵。
參考文獻
[1]陳晨.基于讀寫結合理論的初中語文作文教學調查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8(27)13-14.
[2]劉飛.語文教學中的讀寫能力:意涵闡釋與提升策略[J].語文教學與研究,2019(34)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