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玉萍
在當前中小學教育中,新課程改革確立了學生綜合發(fā)展的教學目標,所以班主任必須改變傳統(tǒng)的說教式教學模式,用賞識教育改變學生的思想和認識,使學生可以認識到自身的不足,建立自立、自尊、自信、自律、自強的行為認識和思想觀念,最終促進自身的綜合發(fā)展。下面,筆者闡述了賞識教育,并提出了中小學班主任在管理工作中實施賞識教育的策略。
中小學生的自我意識薄弱,而且貪玩、好動,所以班主任在管理時,會容易使學生感覺自己受到了傷害,導致出現(xiàn)相反的教育效果。如果教師實施賞識教育,為學生提供一個心理健康成長的環(huán)境,讓學生可以在肯定和鼓勵中認識到自身的優(yōu)勢與不足,自主改變自己,就能提高管理的效率。因此,班主任需要樹立生本教育理念,以保證賞識教育可以有效實施。
一、賞識教育概述
賞識教育不是單一的表揚和鼓勵,而是教師對學生思想和行為的認可,在賞識的過程中,學生能形成自主的思想認識,為學生的成長指出正確的方向,促使學生在成長過程中不斷完善自我,改正不良的行為。此外,賞識教育是愛的教育,班主任需要在實施策略上融入愛的內(nèi)容,以便學生更好地接受賞識教育。
二、在班主任工作中實施賞識教育的策略
1.尊重學生,讓學生得到個性化發(fā)展
沒有學生是不犯會錯誤的,在傳統(tǒng)的教育中,班主任對學生的錯誤總是零容忍,也不尊重學生,沒有給學生表達的機會,總是不問緣由地批評學生。久而久之,不僅會導致師生之間出現(xiàn)溝通障礙,還會降低學生改變的主動性,使學生無法真正認識到自身的錯誤,影響了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
在賞識教育中,班主任要用寬容的心態(tài)面對學生的錯誤,認識到學生犯錯是成長必須經(jīng)歷的過程。這樣一來,在與學生溝通時,班主任就會尊重學生,讓學生表達自身的想法,闡明犯錯誤的經(jīng)過。與此同時,班主任可以從中分析學生出現(xiàn)錯誤的原因,然后帶領學生分析錯誤的思想會導致的后果,并激勵學生改正錯誤。不僅如此,在賞識教育中,學生可以發(fā)現(xiàn)自身的優(yōu)點,得到個性化的發(fā)展。
2.鼓勵學生,讓學生樹立自尊自信
在面對困難時,中小學生常常會失去自信心,總是依賴父母或者教師。面對這種情況,班主任要鼓勵學生,讓學生樹立自尊和自信,從而建立強大的心理機制,正確看待失敗和挫折。除此之外,在鼓勵學生的過程中,班主任要信任學生,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肯定,從而產(chǎn)生勇于挑戰(zhàn)困難的自信心。如在班級活動中,班主任可以安排學生上臺發(fā)言,并在學生發(fā)言之后鼓掌,讓學生在心理上感受到教師的尊重。同時,教師要肯定學生的發(fā)言,讓學生樹立學習的自信,促使學生在遇到困難時懂得主動解決問題。
3.民主管理,讓學生自律自強
中小學生的自制力較弱,所以開展中小學班級管理工作較為困難,給班主任工作增添了很大的難度。實際上,班主任可以進行民主管理,讓學生參與班級管理工作,使學生得到尊重、信任、激勵等心理教育,從而自律自強,培養(yǎng)學生的行為素質。如在制訂班級制度時,班主任可以通過開展班會的形式,讓學生共同制訂班級制度,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尊重,從而自覺遵守班級制度。又如在任命班干部時,班主任可以采用選舉制度,讓每個學生都有參與的機會。這樣一來,在班級管理中,學生會從被動接受變成主動維護班級制度,最終在提高班級管理效率的同時,提升學生的道德素質。
4.把控賞識教育的度
在賞識教育中,班主任要把控賞識教育的限度,避免學生出現(xiàn)自大的情況。如班主任不管什么情況都做出“你真棒”的評價,久而久之,學生就會認為獲得表揚是理所應當?shù)氖虑?。這樣一來,賞識教育就會變成危害學生成長的教育。因此,教師要結合實際情況和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以發(fā)展的態(tài)度看待學生的問題,使學生健康成長。
三、結語
總而言之,賞識教育可以助力班主任有效開展工作,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因此,在班主任教學管理工作中,班主任要尊重學生,以便學生獲得個性化發(fā)展。同時,班主任應通過賞識教育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自身的優(yōu)點,使學生建立學習自信,讓學生健康成長。此外,班主任要進行民主管理,以便提高班級的凝聚力,并把控好賞識教育的限度,保證學生良好發(fā)展。
(作者單位:深圳市龍華區(qū)第二外國語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