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森林
(河南省信陽市第四人民醫(yī)院內(nèi)分泌科,河南 信陽 464000)
糖尿病性腎病以蛋白尿、慢性高血糖為臨床特點。本研究用中西醫(yī)結(jié)合方法治療早期2型糖尿病性腎病效果較好,報道如下。
共84例,均為我院接受治療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2例。對照組男23例,女19例;年齡42~79歲,平均(62.75±5.73)歲;病程1~13年,平均(5.24±2.48)年;空腹血糖8~11mmol/L,平均(9.33±0.56)mmol/L;餐后血糖15~18mmol/L,平均(16.76±0.63)mmol/L;體質(zhì)量指數(shù)(BMI)19~28kg/m2,平均(23.16±1.34)kg/m2。觀察組男25例,女17例;年齡40~77歲,平均(61.54±5.36)歲;病程1~12年,平均(4.89±2.34)年;空腹血糖8~10mmol/L,平均(9.28±0.64)mmol/L;餐后血糖14~18mmol/L,平均(16.65±0.67)mmol/L;體質(zhì)量指數(shù)(BMI)19~27kg/m2,平均(23.08±1.29)kg/m2。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①西醫(yī)符合《糖尿病性腎病》[2]中診斷標準,尿白蛋白排泄率(UAE)為20~200μg/min或尿白蛋白30~300mg/24h,尿肌酐為30~300μg/mg。②中醫(yī)符合《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3]中相關(guān)診斷標準,為氣陰兩虛證。主癥為尿濁、腰膝酸軟、疲乏無力、咽干舌燥,次癥為頭暈目眩、怕熱便干、雙目干澀、視物模糊,舌體瘦薄、舌質(zhì)紅或淡紅、苔白,脈象沉細無力。
排除標準:①合并認知障礙或精神障礙;②合并多種器官功能異常;③合并惡性腫瘤或其他重癥疾?。虎芤酌趔w質(zhì),不耐受黃芪當歸大黃方。
兩組均給予運動、降糖、降壓、利尿、抗凝、保腎、低鹽低蛋白的糖尿病飲食等常規(guī)治療,改善胰島素抵抗,降低高胰島素血癥,補充微量元素如礬和鉻,使空腹血糖控制在7.0~7.8mmoL/L,餐后2h血糖控制在8.0~10.0mmoL/L。羅格列酮(成都恒瑞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30569)4mg,口服,日1次;卡托普利片(中美上海施貴寶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1022986)12.5mg,口服,日3次;氯沙坦(華潤雙鶴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83100)50mg,口服,日1次。
觀察組加用黃芪當歸大黃方。藥用黃芪30g,當歸、山茱萸、麥冬、五味子各12g,熟地黃、太子參各15g,制大黃9g。加800mL水浸泡20~30min,煎至300~400mL,每日1劑,早晚分服。
兩組均連續(xù)治療4個月。
檢測腎功能指標,包括血清肌酐、血尿素氮、血清肌酐清除率。包括總膽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根據(jù)《糖尿病中醫(yī)防治指南》[4]中糖尿病性腎?。怅巸商撔停┲嗅t(yī)證候積分表觀察中醫(yī)證候積分,主癥4項,每項由無到重設(shè)0~4分共5級。次癥4項,每項分為無、偶發(fā)、持續(xù)0~2分共3級。舌診,舌體瘦薄,舌質(zhì)紅或淡紅、苔白,無計0分,有計6分。脈診,脈象沉細無力,無計0分,有計6分。
用SPSS20.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處理,計數(shù)資料以(%)表示、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參照《臨床疾病診斷與療效判斷標準》[5]。治愈:臨床癥狀及體征消失,血壓血糖恢復正常,原發(fā)病因有效控制,各項實驗室指標恢復正常。好轉(zhuǎn):臨床癥狀及體征消失80%以上,血壓血糖得到有效控制,但原發(fā)病因暫未有效控制。無效:臨床癥狀、體征、血壓、血糖等均無明顯改善。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例(%)
兩組治療前后腎功能指標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腎功能指標比較 (±s)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腎功能指標比較 (±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
(μmol/L)血尿素氮(mmol/L)血清肌酐清除率(mL/min)治療前 對照組 42 94.25±9.31 8.94±0.57 51.87±4.12觀察組 42 94.64±9.47 8.86±0.56 51.79±4.06 t 0.188 0.641 0.089 P 0.851 0.523 0.930治療后 對照組 42 80.43±8.53* 8.02±0.44* 59.41±4.58*觀察組 42 74.34±7.62* 7.14±0.39* 64.06±4.73*t 3.409 9.584 4.522 P 0.001 0.000 0.000時間 組別 例 血清肌酐
兩組治療前后血脂指標比較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后血脂指標比較 (mmol/L,±s)
表3 兩組治療前后血脂指標比較 (mmol/L,±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
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治療前對照組 42 7.08±0.71 2.95±0.64 0.85±0.13 4.77±0.67觀察組 42 6.91±0.68 2.92±0.66 0.88±0.11 4.81±0.41 t 1.107 0.209 1.128 0.326 P 0.272 0.835 0.263 0.745治療后對照組 42 6.51±0.68*2.78±0.57*0.97±0.22*4.11±0.63*觀察組 42 5.82±0.59*2.03±0.43*1.24±0.23*3.42±0.17*t 4.908 6.726 5.432 6.771 P 0.000 0.000 0.000 0.000時間 組別 例 總膽固醇 甘油三酯 高密度脂蛋
兩組治療前后中醫(yī)證候積分比較見表4。
表4 兩組治療前后中醫(yī)證候積分比較 (分,±s)
表4 兩組治療前后中醫(yī)證候積分比較 (分,±s)
組別 例 治療前 治療后 t P對照組 42 27.53±1.41 21.04±0.93 32.901 0.000觀察組 42 27.39±1.27 12.57±0.74 79.343 0.000 t 0.478 46.186 P 0.634 0.000
兩組治療期間不良反應(yīng)比較見表5。
表5 兩組治療期間不良反應(yīng)比較 例(%)
糖尿病性腎病屬中醫(yī)“虛勞”、“腎勞”、“水腫”范疇。先天稟賦不足或后天失養(yǎng),腎元虧虛,腎氣不固,氣化失司,水液代謝異常,發(fā)為消渴病腎?。?]。
黃芪當歸大黃方中黃芪補益正氣,當歸補血養(yǎng)血、潤腸通便,大黃瀉熱通腸、涼血解毒,山茱萸、五味子、熟地黃滋陰補腎、固腎澀精,麥冬、太子參清熱生津、潤肺健脾。諸藥合用,共奏益氣健體、瀉熱解毒功效。藥理研究證實,黃芪可防止肝糖減少,有保護肝臟的作用,同時還可利尿消腫。當歸能改善腎小球過濾功能及腎小管吸收功能,保護腎臟,還具有良好降血糖作用[7-8]。麥冬可促進胰島細胞功能恢復,增加肝糖原,降低血糖。全方可降低血脂,改善尿蛋白血癥,提高腎臟功能。
中西醫(yī)結(jié)合治療早期2型糖尿病性腎病效果較好,且安全性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