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堅
我記憶中的夏天,蛙聲穿透心靈。悅耳的蛙聲,迷人的夏夜,美麗的鄉(xiāng)村,讓人如癡如醉。美就在我們身邊,蛙聲是穿透心靈之音,是人與大自然的和諧之聲。
農(nóng)村的夏天是伴隨著蛙聲而來的。蛙聲必是來自天國,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早是廣陵散絕。這蛙聲是世界上最美妙的音樂。用心傾聽,醉人心脾,如高山清泉潺潺流淌之聲,劃過人的心靈;若湛藍天空,薄如蟬翼,潔白似棉花的淡淡白云飄過。
驚蟄一聲雷響,驚醒沉睡中的蛙,它們活動在田間地頭,池塘溝渠。立夏之后,雨水漸漸多起來。蛙總與雨相生相伴,與水親如一家。宋代趙師秀的《約客》詩曰:“黃梅時節(jié)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這時,蛙結(jié)對在池塘邊產(chǎn)卵繁衍后代,在農(nóng)村俗稱“擺子”。蛙卵大小如油菜籽一般,隨著水溫增加,新生命也孕育而出。
很快,蛙聲就在夏夜響起來了,這是最美的田園歌聲。被生活所累的都市人,能夠聆聽蛙聲,真是一種心靈的洗滌和享受。蛙聲有時像急風驟雨般,從天而降,密集、清脆、短促、震耳欲聾;蛙聲有時又如春風拂面,給你絲絲清涼,悠遠、綿長、厚重、醇美。蛙聲不聒噪,它是和諧之音,悅耳之聲。枕蛙聲而眠,讓你孤單、寂寞、浮躁的心靈得到洗滌。讓你酣暢而眠,像嬰兒一般嘴角邊帶著甜蜜的微笑進入夢鄉(xiāng)。
那一年,辛棄疾夜行黃沙道中,皓月當空,月光皎潔。悅耳美妙的蛙聲,晃動著朦朦朧朧的霧氣,晶瑩透亮的露珠,似一串串珍珠掛在剛剛破包抽穗散發(fā)著淡淡清香的谷穗上。月光、霧氣、露珠、蛙聲、淡淡清香的谷穗,這是一幅多么令人神往的夏夜圖!稼軒先生不禁吟出“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的妙句。
如今,夏夜聽蛙聲已經(jīng)成了一種奢望。過去一望無際的稻田,已被高樓大廈所代替,蛙聲也漸漸離我遠去。走入一個燈紅酒綠,浮躁喧囂的時代。我經(jīng)常在做一個夢,自己變成體型碩大的青蛙,孤獨地蹲立在高樓屋頂,呱呱地大叫幾聲,凄慘而悲涼,如訴如泣。仿佛在說:還我伙伴,還我稻田……
面對銷聲匿跡的蛙聲,我不禁感慨萬千,讓我想起了習總書記說過的話:“留得住綠水青山,記得住鄉(xiāng)愁。什么是鄉(xiāng)愁?鄉(xiāng)愁就是你離開這個地方會想念的?!薄巴靡娚?、看得見水、記得住鄉(xiāng)愁。”
美是什么?夏夜蛙聲告訴了我們,這就是美??倳浉嬖V我們:美需要發(fā)現(xiàn),需要創(chuàng)造,更需要我們?nèi)ズ亲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