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春花
我愛茶,卻并不懂茶。
既無法通過色澤區(qū)分茶的新舊,也無法聞香識別茶的優(yōu)劣,我只是喜愛那種喝茶的感覺。不過為了讓自己可以懂茶,我選購整套茶的書籍惡補理論,也搜羅各式茶葉仔細品味。然而許是自身味覺過于遲鈍,朋友那據(jù)說從云南高價得來的紅茶與鄰居老人家新做的農(nóng)家茶在我面前,我居然品不出任何不同。
我安慰自己,有什么關系,有一腔熱愛就行了!
于是,得閑時會在夜晚煮一壺茶,一邊讀書一邊喝茶,茶葉在杯子里盡情舒展,時光便一點點慢下來。也會在早晨煮雞蛋,加了佐料,再從壇子里抓一把茶葉撒下,于是滿室茶香。喝茶愈久,愈熱愛這樣的時光,那茶香,輕飄飄地穿過我那被繁雜的工作,被復雜的人心堵塞的日子,平淡的生活于是有了不同的韻味。
喝茶,是急不得的,要靜下一顆心來,不能暢飲而下。要緩緩地品,品到忘了忙碌,忘了喧囂。
某個雪夜,應朋友之邀去茶莊喝茶。那是一個嗜茶如命的人,千里迢迢去武夷山看茶展,也為一罐好茶跑滇南,每年必去景德鎮(zhèn),只為一個好茶杯,便向燒窯老師傅拜師學做瓷器。她有一套純白的茶杯,輕薄純凈,上書“有真意”三字,書法飄逸,是她自己的筆跡。
窗外是簌簌的雪,小顆粒,色澤晶瑩的那種,肆意地敲打著窗。窗內,燈火輝煌,壺里的水咕嚕嚕地冒著泡,壇子開蓋,取茶葉,沖洗,再燙泡,倒入茶碗,最后入茶杯。我看著她用無限的耐心完成著這一道道煩瑣的程序。心,一點點地沉浸下來,寒冬時節(jié)里,周身居然有說不出的暖意。
這是一個曾經(jīng)活得像嬌艷的玫瑰花般的女子,家境良好,在體制內,有著體面的工作。卻也張揚熱烈,可以努力學習不讓自己后退半步,可以拼命加班到深夜不會抱怨。卻因著對許多并不公平的升職以及投機取巧的工作成果總有著自己的見解,慢慢地,成了他人眼里的另類,太過執(zhí)拗,不知變通。同事們都言她那樣的性子,遲早被上司炒魷魚。然而,最后她沒有被炒掉,而是瀟灑轉身,主動辭了職,開了茶莊。
至此,一個風風火火的職場女性脫了高跟鞋,一身中國風的禪意茶服,拇指食指輕捏,溫溫婉婉地就喝起茶來。我們聊生活,聊工作,也聊當前的狀態(tài)。她說她喜歡這樣的光陰,茶,讓她改變,也讓她有了新的追求。
這種追求便是她每年會把茶莊的部分收益郵寄到偏遠的山村學校。
“我愿意活得像茶葉,在杯子里綻放,升騰?!彼f。
有一次,參加一個宣傳工作培訓班,奇跡般地安排了一場采風活動,去一個偌大的茶園采茶。四月,清朗澄澈的天空下,滿山坡的綠無盡蜿蜒。從車上下來,走過一段山路,那綠就近在眼前了。包了小頭巾,系上藍色印花圍裙,別了小簍子,活脫脫地成了當?shù)氐牟刹枧?,跟著主人采茶去?/p>
嫩嫩的茶葉在枝頭俏麗,那么新鮮,那么可愛,綠盈盈地在陽光下閃閃發(fā)光。茶園的主人,細心教我們采摘,只取一芽一葉,說這樣做出的茶才嫩。于是,連綿的綠色里,一壟壟茶樹間,就有了靈動的影子,手指在茶樹上跳躍,小小的芽兒離開枝頭,鉆到了簍子里。新鮮的茶葉不能久留,我們便送到山下的茶房加工。
一口大鍋,高溫翻炒,這叫殺青,再揉捻成形,繼而干燥。山坡上的嫩芽在奇妙的轉化中悄然變成了茶,從陽光下發(fā)光,到唇齒間留香。
原來,熬過高溫與摔打,生命終能以另一種方式緩緩拉開新的序幕!
瓷白的碗里,茶葉在舒張,我品著手中這杯春日的茶水,抿一口,澀中回甘,不覺地想起雪夜下喝茶的友人。
人生有許多的路,姹紫嫣紅,生活也有無盡的選擇,五花八門。唯有忙碌喧囂中,那一絲執(zhí)著,一點真誠,可以潤澤我們的心靈,在精神的沃土上,徐徐綻放。
我突然覺得,我有些懂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