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社會、家長等各方面對青少年的關注,由原先只集中在中小學生的學習成績方面,開始逐漸擴展到身體素質以及心理健康等各方面。事實上,在新課程標準的改革大背景下,中小學生的日常教學就已經(jīng)完成了教學目標的轉移,考試成績提升在原本的目標設置中比重逐漸下降,教師教授新知識之外,開始注重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成長進行關心與重視。實際上中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倘若中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出現(xiàn)了問題,那么非但學習成績會受到影響,行為價值觀念甚至都會發(fā)生改變。文章就如何開展有效的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進行深入的研究與分析。
關鍵詞: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教育措施
一、 引言
為了讓青少年學生能夠保持心理健康,也為了讓青少年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學會進行自我情緒的調(diào)節(jié)和整理,故而應當及時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讓青少年在日常的學習與生活中保持健康的心理狀態(tài)。
二、 心理健康教育概述
所謂心理健康教育,其實也是教育當中的一種,但它并不是進行專業(yè)課程知識方面的教學,而是有關如何保持心理健康方面的教學。當一個人的心理活動處于正常狀態(tài)時,這個人的心理就是健康的。所謂心理活動,通常會通過性格、情感、意志表現(xiàn)出來,甚至會通過行為表現(xiàn)出來。倘若一個人的心理出現(xiàn)了問題,那么很可能會有極端的情緒顯現(xiàn),或者有較為激烈的情感流出,甚至會做出一些常人難以理解的行為舉動。對于中小學生而言,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不論是從學習角度,還是以后的發(fā)展角度,都有深遠的意義。
三、 現(xiàn)階段存在的問題分析
現(xiàn)階段有關心理健康教育,仍然存在著一系列的問題,倘若這些問題得不到解決,那么中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就無法取得良好的成效。
(一)學校重視不足
雖然新課程改革已經(jīng)進行了較為漫長有的一段時期,但是對新課程改革相關理念的繼承以及實施,各區(qū)域內(nèi)中小學的完成度卻有較大的差別。部分學校及教師只吸取了其中能夠幫助學生進行學習效率提高部分的改革,而對新課程改革當中有關弱化成績理念,重視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卻遲遲沒能夠真正執(zhí)行。這就導致新課程改革有關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理論與策略,無法在實際的日常教學中得到實施。當然,這仍然跟目前中小學生所處的大環(huán)境有關。所說國家有關部門已經(jīng)開始注重中小學生全面素質的培養(yǎng),但由于應試分數(shù)仍然是現(xiàn)階段選拔人才的重要方式,故而不論是學校、社會還是家長,都沒有對除了專業(yè)知識學習之外的其他方面引起足夠的重視。學校的重視不足,就會導致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無法在日常的教學日程中得到應有的課時保障。而中小學生無論是對心理健康進行了解,還是通過相關課程講解進行自我的心理檢測,都是需要花費一定的時間的。但就目前學校的重視程度而言,有關心理健康教育所需要花費的時間并不能夠得到應有的保障,倘若這個問題無法及時得到解決,那么中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就無法得到明顯的提升。
(二)家長沒有做好配合工作
心理健康的持續(xù)性養(yǎng)成主要會受到兩個方面因素的影響,第一個是遺傳因素,第二個是環(huán)境因素。而環(huán)境因素又可以分為兩個方面來進行分析,第一個方面校園環(huán)境,第二個方面是家庭環(huán)境。中小學生待在校園里的時間畢竟有限,除了在學校進行學習之外,很多學生的大部分時間還是在家里度過。此時家庭環(huán)境對學生心理健康影響的重要性也就由此顯現(xiàn)。部分家長由于自己的事業(yè)、工作問題,對孩子的日常生活與學習疏于過問,進而導致親子間的關系出現(xiàn)了問題。還有的家長雖然對子女的日常狀況較為關注,
但僅對子女的學習成績較為關注,對子女的心理情緒和學習與生活當中遇到的困境,反而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這是很不利于子女的心理健康的。青少年的健康成長需要家長與學校及時地溝通和配合,共同致力于創(chuàng)造良好的環(huán)境來供其成長,倘若家長沒有做好配合工作,那么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也就缺乏了最基本的保障。
(三)新媒體時代的錯誤引導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社會進入了泛娛樂化時代當中。所謂的泛娛樂化,指的是以互聯(lián)網(wǎng)為依托的全民娛樂時代的到來。這種全民娛樂的時代,雖然能夠低成本地幫助普通人進行壓力的緩解,獲得充分的愉悅感,但也由于缺乏強有力的監(jiān)督和管理,導致整個泛娛樂化的公共媒體平臺逐漸走向低俗化、媚俗化,充斥著不正確的價值觀念與人生觀念。中小學生正處于三觀養(yǎng)成的關鍵時期,倘若在這個時期內(nèi)由于生活方式的改變,導致其日常的娛樂時間完全被碎片化的網(wǎng)絡信息所占據(jù),很可能會導致中小學生在日常的娛樂休閑過程中塑造出完全不正確的價值觀念與人生觀念。倘若小學生將這些不正確的觀念當作日常生活與學習的依據(jù),久而久之很有可能會對心理健康造成傷害。倘若不對這個問題進行重視,那么在社會接下來的發(fā)展趨向中,教師想要對學生的日常行為做出正確的引導,就會變得更加困難。
四、 有關措施分析
針對上述的問題,有關學校和教師應當及時采取較為正確的措施來進行引導與糾正,使得這些問題能夠得到及時的解決。倘若有關學校與教師仍然不對這些問題引起重視,那么中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問題也就無法獲得解決。
(一)學校要引起重視
前文已經(jīng)說到過,新課程改革已經(jīng)將心理健康教育納入了教學目標之中,換句話說,在現(xiàn)階段的中小學日常教學當中,教師不僅要向學生傳授知識,還需要對學生的心理健康進行把控。為此,學校應當要響應有關部門的號召,對心理健康教育進行重視。為此,學校應當設立專門的心理健康咨詢室與診療室,為有心理健康方面問題的同學提供準確的心理治療和免費的心理咨詢。與此相對應的,學校也應當招聘具有心理專業(yè)相關技能合格上崗證書的心理咨詢師,來組織學習心理健康咨詢室與診療室的日常工作,為心理健康出現(xiàn)問題的中小學生進行日常服務。同時,學校還應當視情況設置一定課時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讓學生通過課程對心理健康教育的有關知識進行及時與深入的了解。畢竟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是成長過程當中需要重視的事情,不能夠等到心理健康出現(xiàn)問題之后,才去進行相對應的咨詢與治療。作為教師,應當引導學生進行定期的自我心理健康監(jiān)測與檢驗,只有這樣,才能夠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
(二)定期進行心理健康問卷調(diào)查
由于高中生課業(yè)繁重,想要在繁重的課業(yè)當中抽出大量的時間來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其本身就是不現(xiàn)實的。為此,有關教師可以定期制定合理的心理健康問卷調(diào)查,定時向全體學生進行派發(fā)。通過回收的心理健康問卷調(diào)查,來對全體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態(tài)進行較為深入的了解。對學生問卷呈現(xiàn)出的,普遍存在的問題,通過少量的課時進行較為深入細致的探討與解決。譬如在臨近考試期間,焦慮、緊張可能是大多數(shù)學生都會呈現(xiàn)出的一種心理狀態(tài),有關教師在收到這樣的問卷反饋后,可以利用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教學時間,來做一些解壓游戲幫助學生進行心理放松,使得學生能夠調(diào)整好心態(tài),以良好的狀態(tài)來迎接考試。而對于問卷卷面當中所呈現(xiàn)出的,心理健康問題較為嚴重的極個別學生,教師可以采取私下交流的方式,讓學生來到心理咨詢室進行面對面的單獨交流。不論是采取哪一種方法,有關教師都不能夠放松對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檢測與關注。只有持續(xù)性的關注學生的生理健康問題,學生才能夠遠離心理疾病,保持身心健康。
(三)注重日常的教學方式選用
不論是對待小學生還是中學生,都應當注意日常的教學方式。由于每個學生的天賦不同,接受新知識的能力與速度也各有差異,故而在除道德品質之外的學習成績問題上,教師應當以更加妥善的方式來幫助后進生進行日常課程的新知識學習。對于小學生而言,其本身正處于認知世界,認知周遭環(huán)境的關鍵時期,倘若教師由于學生自我天賦上的差異,而對學生進行了超越界限的懲罰,那么很可能會給學生的心靈留下嚴重的創(chuàng)傷,甚至會對學生日后的人生道路產(chǎn)生十分不利的影響。而對于中學生而言,由于其處在青春期,格外的敏感,自尊心也較為強烈,倘若教師在日常的教學中不注意懲罰方式的選擇,很可能會對中學生的心靈產(chǎn)生較大的打擊,使得其產(chǎn)生較為強烈的負面情緒。為此,教師在進行日常的教學活動時,對于無法配合自己完成教學任務的學生,應當要格外注意教學方式的選用,要將維持學生的心理健康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
(四)引導學生合理娛樂
前文也已經(jīng)提到過,由于中小學生正處于三觀養(yǎng)成的關鍵時期,倘若在這個時期受到了不良文化與價值觀念的影響,那么是很有可能會使得自身的心理健康遭受到傷害的。為此,教師應當在信息化時代來臨的環(huán)境下,全面做好引導工作。引導學生進行優(yōu)秀文化與不良文化的分辨,引導學生養(yǎng)成健康、積極的娛樂習慣。譬如進行課外讀物的閱讀,進行體育鍛煉等。同時教師還需要進行有關思想品德課程的教育教學,讓學生通過課程內(nèi)容來對正確的價值觀念以及人生觀念有一個較為深刻的認知。只有如此,學生才能夠養(yǎng)成良好的三觀,才能夠在正確價值觀念及道德觀念的引導下進行自我情緒的控制,保持心理健康。當然,想要使得學生做到科學、合理地放松與娛樂,教師還是應當積極聯(lián)系家長,讓家長參與到子女的日常教育活動當中來,使得學生在沒有形成良好是非判斷力的情況下,避免被不良觀念與文化誤導。
五、 結束語
總而言之,對于中小學生而言,心理健康本身就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它與身體健康一樣,都是中小學生成長過程當中應關注、重視的內(nèi)容。為了讓中小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能夠得到及時的解決,也為了讓還沒有觸發(fā)心理疾病的中小學生能夠通過日常的教育教學進行自我心理檢測與反省,在中小學校園里進行心理健康課程教育是很有必要的,它能夠幫助中小學生健康成長,幫助中小學生進行負面情緒的排解,使得其能夠以更加寬松積極的心態(tài)來面對每天的學習與生活。
參考文獻:
[1]穆海婷,呂行.積極心理學視域下的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J].西部素質教育,2020,6(8):87-88.
[2]劉琳,劉亨榮.中小學心理健康服務及其存在問題分析[J].哈爾濱師范學院學報,2020,41(4):136-138.
[3]陳沖.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初探[J].寧夏教育,2020(2):71-72.
[4]丁曉玲.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學校創(chuàng)建的問題和建議[J].寧夏教育,2020(2):73-75.
作者簡介:羅敏瑜,甘肅省白銀市,甘肅省白銀市會寧縣北關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