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秀芬
相傳,唐代著名詩人元稹在通州(今四川達川一帶)任司馬時,一天到一家酒肆小酌。酒菜中的一種牛肉片,色澤紅潤油亮,十分悅目,味道麻辣鮮香,非??煽冢赃M口酥脆而后自化無渣,食后回味無窮,使元稹贊嘆不已。更使他驚奇的是,這牛肉片肉質(zhì)特薄,呈半透明狀,用筷子挾起來,在燈光下紅色牛肉片上絲絲紋理會在墻壁上反映出清晰的紅色影象來,極為有趣。他頓時想起當(dāng)時京城里盛行的“燈影戲”(現(xiàn)通稱皮影戲,其表演時用燈光把獸皮或紙板做成的人物剪影投射到幕布上),何其相似乃爾,興致所至,當(dāng)即喚之為“燈影牛肉”。于是達川的這種牛肉就以“燈影牛肉”之名盛傳開來,成為四川的一種著名土特產(chǎn)。據(jù)記載,清朝光緒年間,達縣城關(guān)大西街上一家店主名叫劉光平的酒店,所產(chǎn)燈影牛肉在當(dāng)時最為有名。1935年,這家酒店用竹筒封裝的燈影牛肉作為地方特產(chǎn)送到成都青羊花會展出,被評為甲等食品。
燈影牛肉選料和做工都非常講究。一頭牛被宰殺后,只能取其腿腱肉、里脊肉十幾塊,共才十幾公斤。用長片刀切成十分薄的肉片,配上甘草、丁香、草果等十多種香料,拌勻后將肉片鋪在竹筲箕上,經(jīng)曝曬去除水分,放進特制的烤爐中,控制濕度烘烤至熟,裝入用油紙襯里的竹筒或紙罐里,摻滿純香麻油,撒上少許花椒粉,密封而成。
揚州說是大斬肉,北方話叫“大肉丸子”或“四喜丸子”。據(jù)說它的“遠祖”是南北朝《食經(jīng)》上所記載的“跳丸炙”(見《齊民要術(shù).炙法第八十》)。史書記載,當(dāng)年隋煬帝帶著嬪妃隨從,乘著龍舟和千艘船只沿大運河南下時,“所過州縣,五百里內(nèi)皆令獻食。一州至百輿,極水陸珍奇”(《資治通鑒》)。楊廣看了揚州的瓊花,特別對揚州萬松山、金錢墩、象牙林、葵花崗四大名景十分留戀。回到行宮后,吩咐御廚以上述四景為題,制作四道菜肴。御廚們在揚州名廚指點下,費盡心思終于做成了松鼠桂魚、金錢蝦餅、象芽雞條和葵花斬肉這四道菜。楊廣品嘗后,十分高興,于是賜宴群臣,一時間淮揚菜肴傾倒朝野。
到了唐代,隨著經(jīng)濟繁榮,官宦權(quán)貴們也更加講究飲食。有一次,郇國公韋陟宴客,府中的名廚韋巨元也做了揚州的這四道名菜,并伴以山珍海味、水陸奇珍,令座中賓客們嘆為觀止。當(dāng)“葵花斬肉”這道菜端上來時,只見那巨大的肉團子做成的葵花心精美絕倫,有如雄獅之頭。賓客們趁機勸酒道:“郇國公半生戎馬,戰(zhàn)功彪炳,應(yīng)佩獅子帥印。”韋陟高興地舉酒杯一飲而盡,說:“為紀(jì)念今日盛會,‘葵花斬肉不如改名‘獅子頭?!币缓舭僦Z,從此揚州就添了“獅子頭”這道名菜。
清代,乾隆下江南時,把這一佳肴帶入京都,使之成為清宮菜之一。嘉慶年間,甘泉人林蘭癡著的《邗江三首吟》中,也歌詠了揚州的“葵花肉丸”。其序曰:“肉以細切粗?jǐn)貫橥?,用葷素油煎成葵黃色,俗名葵花肉丸。”其詩云:“賓廚縷切已頻頻,團此葵花放手新。飽腹也應(yīng)思向日,紛紛肉食爾何人?!?h3>北京豆汁
豆汁歷史悠久,據(jù)說早在遼、宋時就是民間大眾化食品。乾隆十八年(1753),有人上殿奏本稱:“近日新興豆汁一物,已派伊立布檢查,是否清潔可飲,如無不潔之物,著蘊布募豆汁匠二三名,派在御膳房當(dāng)差。”于是,源于民間的豆汁成了宮廷的御膳。豆汁是北京久負盛名的傳統(tǒng)風(fēng)味小吃。具有色澤灰綠,豆汁濃醇,味酸且微甜的特色。豆汁是北京具有獨特風(fēng)味的冬、春季流行小吃。尤其是老北京人對它有特殊的偏愛。過去賣豆汁的分售生和售熟兩種。售生者多以手推木桶車,同麻豆腐一起賣;售熟者多以肩挑一頭是豆汁鍋,另一頭擺著焦圈、麻花、辣咸菜。北京人愛喝豆汁,并把喝豆汁當(dāng)成是一種享受??傻谝淮魏榷怪?,那猶如泔水般的氣味使人難以下咽,捏著鼻子喝兩次,感受就不同一般了。有些人竟能上癮,滿處尋覓,排隊也非喝不可?!堆喽夹∈称冯s詠》中說:“糟粕居然可作粥,老漿風(fēng)味論稀稠。無分男女,齊來坐,適口酸鹽各一甌?!辈⒄f:“得味在酸咸之外,食者自知,可謂精妙絕倫?!?p>
豆汁是什么?實際上是制作綠豆淀粉或粉絲的下腳料。將綠豆用涼水浸泡十幾小時,加水磨成稀糊,在稀糊內(nèi)加入漿水,并逐次加入不少于八倍于漿水的涼水過濾把過濾出的粉漿倒入缸內(nèi),經(jīng)一夜沉淀,最上一層灰綠色、質(zhì)地較濃的即是生豆汁撇去它上面一層的浮沫和漿水,把生豆汁舀出沉淀砂鍋內(nèi)放入涼水,用旺火燒沸后倒入生豆汁,待豆汁被煮漲得溢出鍋外時,改用微火保溫即可食用。它一直受到北京人的喜愛,原因在于它極富蛋白質(zhì)、維生素C、粗纖維和糖,并有祛暑、清熱、溫陽、健脾、開胃、去毒、除燥等功效。
喝豆汁必須配切得極細的醬菜,一般夏天用苤藍,講究的要用老咸水芥切成細絲,拌上辣椒油,還要配套吃炸得焦黃酥透的焦圈,風(fēng)味獨到。
清朝同治年間,蘇州城出了個狀元,名叫陸潤庠。陸潤庠的父親早離人世,家里很窮,全靠寡母做針線活度日。陸潤庠年輕有志,讀書十分用功。他有一個癖好,喜歡喝紹興黃酒。陸潤庠住在閶門內(nèi)荷葉街。不遠的地方有一條都林巷,巷口有一座酒店。陸潤庠天天要到這家店里去喝黃酒。因為沒有銅鈿,所以不好到店里去坐堂,只好站在柜臺邊喝。喝完了,付不出酒錢,只好欠帳。喝一次,欠一次,幾年下來,賬薄都記滿了。
酒店老板為啥肯賒酒給陸潤庠?因為,他見陸潤庠眉清目秀,一表人才,刻苦讀書,滿腹文章,相信他將來一定會發(fā)跡,所以,情愿把酒賒給他喝。后來,陸潤庠上京趕考,沒有路費。酒店老板索性又借給他一大筆路費。
陸潤庠趕到京城,殿試下來,果然金榜題名,獨戰(zhàn)鏊頭,中了狀元。酒店老板得知這個消息,高興萬分。后來,陸潤庠奉旨衣錦還鄉(xiāng),在狀元樓大擺宴席,宴請?zhí)K州的文人學(xué)士和官僚士紳。當(dāng)然,也請了酒店老板。酒席上喝的仍然是紹興黃酒。陸潤庠不忘酒店老板的恩情,風(fēng)趣地說:"李白一斗詩百篇,我陸某能有今日,全憑這紹興黃酒呀!"接著,陸狀元站起來,說道:“陸某當(dāng)時受益紹興黃酒,多蒙這位店主老伯照應(yīng)。今日,當(dāng)眾拜謝!”眾人稱贊不已。
在座的一班文人雅士,都曉得陸潤庠喜歡喝紹興黃酒?,F(xiàn)在做了狀元,名聲顯赫,紅極一時。有人就拍馬屁說:“狀元公喝了黃酒中狀元,這黃酒也紅啦,就叫做‘狀元紅吧?!本频昀习迓牭揭院?,連忙贊成:“好啊,好啊!”
老板回到店里后,立即叫人做了一塊金字招牌,上寫“名酒狀元紅”,掛在店門口,并說陸潤庠考中狀元,就是喝了“名酒狀元紅”的緣故。于是,酒店里的生意就更加興隆了。
后來,蘇州城里的一班讀書人,秀才啦、舉人啦,喝酒都要喝狀元紅,圖吉利,以期在殿試中一舉及第,走上仕途,飛黃騰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