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松盛 郝 征
冠心病心絞痛指冠狀動脈供血不足,心肌急劇、暫時缺血與缺氧所引起的臨床綜合征,其特點為陣發(fā)性的前胸壓榨性疼痛感覺,持續(xù)數分鐘,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制劑后迅速消失。穩(wěn)定型心絞痛是最常見的心絞痛,指由心肌缺血缺氧引起的典型心絞痛發(fā)作,其臨床表現在1~3個月內相對穩(wěn)定,是臨床常見疾病。2015年3月—2018年12月,筆者在西醫(yī)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配合炙甘草湯加減方治療穩(wěn)定型心絞痛90例取得了較為滿意的療效,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納入此次研究的180例確診穩(wěn)定型心絞痛患者的收治時間為2015年3月—2018年12月,全部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90例。對照組中男性65例,女性25例;年齡55~78歲,平均年齡(63.5±5.6)歲;病程7~11 年,平均病程(9.1±1.5) 年。試驗組中男性 68例,女性 22 例;年齡 55~79 歲,平均年齡 (63.7±5.7)歲;病程 8~11 年,平均病程(9.2±1.6)年。2組各項數據資料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
1.2 診斷標準參照《實用內科學》第14版[1]擬定。①勞累時突然發(fā)生的位于胸骨體上段之后的壓榨性、悶脹性或窒息性疼痛,亦可能波及大部分心前區(qū)部位,疼痛歷時1~5 min,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片,1~2 min疼痛消失;②發(fā)作時心電圖檢查可見以R波為主的導聯中,ST段壓低,T波平坦或倒置,發(fā)作過后數分鐘內逐漸恢復;③心電圖負荷試驗陽性;④超聲心動圖檢查提示室壁運動異常、心腔形態(tài)改變、心室射血分數低于正常;⑤冠狀動脈造影是顯示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病變最有價值的有創(chuàng)性檢測手段,穩(wěn)定型心絞痛患者的冠狀動脈造影顯示有1、2或3支冠脈直徑減少>70%的病變者各有25%;⑥冠狀動脈血管鏡在顯示血栓性病變方面有獨特的應用價值,對于確診心絞痛能提供更多有價值的信息。
1.3 納入與排除標準納入標準:①自愿參加本次研究;②均被確診為穩(wěn)定型冠心病心絞痛。排除標準:①對本次研究使用藥物有禁忌證;②患有嚴重器質性病變。
1.4 治療方法對照組口服心可舒片(山東沃華醫(yī)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產,批準文號:國藥準字Z37020042)一次4片,每日3次。試驗組予以炙甘草湯加減方治療。藥物組成為:炙甘草15 g,生地黃30 g,黨參15 g,麥冬12 g,龜甲15g,桂枝8 g,當歸10 g,黃精15 g,丹參20 g,紅花10 g,羌活8 g,菊花12 g,酸棗仁 12 g。結合患者具體癥狀辨證加減治療,痰濕重加瓜蔞20 g,薤白12 g,茯苓10 g;失眠加龍骨30 g,牡蠣30 g,夜交藤30 g;氣滯胸悶加旋覆花(包煎)10 g,郁金10 g;氣虛明顯加黃芪20 g;瘀血重者加乳香10 g,沒藥10 g;有郁熱合并升降散。2組以28 d為一個療程,均配合常規(guī)西醫(yī)治療。
1.5 觀察指標①根據《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2]制定療效判定標準:顯效:冠心病心絞痛等主要癥狀消失或達到顯效標準,心電圖恢復至正常心電圖,或達到大致正常;有效: 冠心病心絞痛等主要癥狀減輕或達到有效標準,心電圖改善達到有效標準;無效: 冠心病心絞痛等主要癥狀無改善,心電圖基本與治療前相同;加重: 冠心病心絞痛等主要癥狀較試驗前加重。②對比2組總不良反應發(fā)生率。
2.1 2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對比試驗組總有效率96.67%,高于對照組總有效率76.67%(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對比 (例,%)
2.2 2組患者總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對比試驗組總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13.33%,低于對照組的33.33%,差異顯著(P<0.05)。見表2。
表2 2組患者總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對比 (例,%)
穩(wěn)定型心絞痛是最常見的冠心病心絞痛,屬中醫(yī)“胸痹”“心痛”的范疇。近30年來有升高的趨勢,已經成為威脅我國人民健康的主要疾病。本病多見于男性,多數病人在40歲以上,女性則多發(fā)生于絕經期前后。在國內所分析的就診病人中,男女比例大致為2∶1。中醫(yī)學認為,本病的發(fā)生多與寒邪內侵、飲食不調、情志失節(jié)、勞倦內傷、年邁體虛等因素有關,其病機有虛實兩方面,實為寒凝、血瘀、氣滯、痰濁痹阻胸陽,阻滯心脈;虛為氣虛、陰傷、陽衰,心脾肝腎虧虛,心脈失養(yǎng)。臟腑氣虛陰陽虛損為本,痰、瘀、寒、氣滯等邪氣為標;初病年壯者,實證居多,久病年高者,虛證居多。初涉臨床之時,治療上常一味蠻用活血化瘀法,致部分患者臨床療效欠佳,有的甚至胸痛胸悶加重,并且出現疲乏無力,少氣懶言。后來通過不斷的學習,對穩(wěn)定型心絞痛病因病機的認識逐漸全面,該病基本病機是本虛標實,其瘀血的形成,多由正氣虧損、氣虛陽虛或氣陰兩虛而致,屬單純血瘀實證者甚微,多表現為氣虛血瘀或痰瘀互結等夾雜證候,故臨床治療應注意在活血化瘀中伍以益氣、養(yǎng)陰、祛痰之品[3]。如果忽視辨證論治,將穩(wěn)定型心絞痛的治療僅僅局限于活血化瘀法,勢必影響療效的提高和鞏固。筆者根據其病機特點,精心制定了炙甘草湯加減方,益氣滋陰,通脈止痛,養(yǎng)血安神。方中炙甘草配合黨參、桂枝辛甘化陽,增強黨參益氣作用。大劑量的炙甘草,緩急作用比較強,能夠針對心動悸、緩急[4]?,F代醫(yī)家多識炙甘草調和諸藥之功,卻不知炙甘草補益之力,甘草入心、脾經,炙用能補三焦元氣,健脾胃而和中。炙甘草湯以之為君,補中益氣使氣血生化有源[5]。桂枝古今用為溫心通陽之要藥。陳修園《金匱方歌括》中言:“桂枝振心陽,如離照當空,則陰霾全消,而天日復明”,以其辛溫發(fā)散之性,通陽化氣而利血行。生地黃、麥冬滋陰補血,《本草經疏》言:“干地黃,乃補腎家之要藥,益陰血之上品?!痹凇侗静菥V目》中有專門用地黃和麥冬熬成膏后治療血虛的記載。黨參、麥冬、黃精、生地黃益氣養(yǎng)陰。心主血脈與神志,故選酸棗仁配龜甲滋陰養(yǎng)血補心安神,丹參、當歸、紅花、龜甲養(yǎng)血活血?!峨y經·二十九難》謂:“陰維為病,苦心痛。”孫朝宗[6]認為陰維脈為奇經八脈之一,隸屬于肝腎,入通于心,能引少陰精血上歸于心,龜甲一藥正能潛陽補水,通補陰維,是治陰維為病心痛的主藥。羌活配菊花通經絡,利血脈,是祝諶予治療冠心病的用藥經驗,藥理研究兩藥具有擴冠定痛之效。現代藥理研究發(fā)現,黨參使心肌的收縮和舒張功能得到明顯改善,并能促進心排出量、冠脈流量的恢復。麥冬能增加冠脈流量,對心肌缺血有明顯的保護作用,可穩(wěn)定細胞膜,減少胞漿酶LDH外漏,能抗心律失常及改善心肌收縮力。單味麥冬即對慢性心功能不全、冠心病有顯效。黃精增加心肌收縮力,保護缺血心肌,降低血清總膽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含量。丹參含黃酮類化合物,能擴張動脈,增加血流量。丹參所含丹參酮IIA磺酸鈉具有擴張冠狀動脈,逆轉高血壓心肌肥厚的發(fā)展,抑制血小板功能和凝血功能;當歸可增加冠脈血流量、降低冠脈阻力、降血壓、降低心肌耗氧量,心排出量和心搏指數有增加趨勢,對心肌缺血再灌注的心律失常具有保護作用,且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作用。
綜上所述,炙甘草湯加減方具有益氣滋陰,通脈止痛,養(yǎng)血安神的功效,臨床觀察可以改善心肌供血,增強心功能,逆轉高血壓心肌肥厚的發(fā)展,從治療結果來看,炙甘草湯加減方的顯效率優(yōu)于對照組,不良反應低于對照組,對于穩(wěn)定型心絞痛可標本兼治,適宜患者長期治療,降低復發(fā)率,提高臨床療效,凸顯出其在治療穩(wěn)定型心絞痛方面具有一定的優(yōu)勢,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