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英
(吉林市中心醫(yī)院,吉林 吉林 132001)
宮外孕又稱異位妊娠,是指受精卵在子宮體以外的位置著床并發(fā)育的異常妊娠,臨床除手術治療外,主要是藥物保守治療,但保守治療后遺留的盆腔包塊常難以吸收,長期存在影響患者生育與身體健康,使患者不孕或再次宮外孕的幾率顯著提高[1]。本研究采用雷火灸的方法對盆腔包塊治療,效果滿意,特選取60例患者與應用血府逐瘀丸口服的對照組進行對比分析,現(xiàn)報告如下:
選取2018年7月~2019年7月于我院就診的宮外孕經保守治療后遺留盆腔包塊的患者60例,年齡22~43歲,平均年齡(31.2±2.7)歲,保守治療時孕周3~7周,平均(5.1±0.4)周,遺留盆腔包塊至開始治療時間1~8 d,平均(3.2±1.4)d。所有患者均為宮外孕保守治療后,彩超確診存在盆腔包塊,直徑在2.0~4.0 cm范圍內。
將60例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與實驗組各30例,對照組患者年齡22~41歲,平均(29.8±4.3)歲,保守治療時孕周3~7周,平均(4.9±0.5)周,遺留盆腔包塊至開始治療時間1~8 d,平均(3.1±1.6)d;實驗組患者年齡22~43歲,平均年齡(31.6±4.7)歲,保守治療時孕周3~7周,平均(5.3±0.6)周,遺留盆腔包塊至開始治療時間1~8 d,平均(3.4±1.7)d。兩組患者年齡、孕周、遺留包塊治療時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可進行比較。
對照組給予血府逐瘀丸(吉林國藥制藥有限責任公司生產,國藥準字:Z22021919)口服,2丸/次,2次/d,紅糖水空腹時送服。研究組給予趙氏雷火灸,先灸關元、中極穴,后灸八髎穴,每穴30分鐘,2次/d。兩組均連續(xù)治療兩個療程,一個療程15 d,兩個療程后進行療效評定。
(1)痊愈:腹部彩超包塊完全消失;(2)顯效:腹部彩超包塊較治療前縮小2/3以上;(3)有效:腹部彩超包塊有所縮小,但未達到顯效標準;(4)無效:腹部彩超包塊無明顯改善。
應用SPSS 22.0進行處理,計量資料進行t檢驗,計數(shù)資料進行x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對照組痊愈3例,顯效8例,有效9例,無效10例,總有效率66.7%;研究組痊愈12例,顯效12例,有效4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93.3%,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統(tǒng)計表[n(%)]
目前宮外孕患者主要通過人流手術或藥物保守治療的方式終止妊娠,人流手術對于子宮內膜損傷較重,并發(fā)癥較多,保守治療相對簡單方便,雖存在大出血的危險,但許多患者傾向于保守治療的方法終止妊娠[2]。宮外孕經保守治療后有一定概率出現(xiàn)盆腔包塊,而包塊吸收是非常棘手的問題,過去常以抗炎、中藥內服等治療為主,病程長,收效甚微[3]。本研究證實趙氏雷火灸對于宮外孕保守治療后盆腔包塊的吸收療效顯著,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痊愈率與總有效率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證明雷火灸較血府逐瘀丸口服能夠更好的使盆腔包塊被機體吸收,大大降低手術率,同時也降低了社會及患者的經濟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