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采用大學生體育課學習滿意度測查量表、體育學習興趣評價量表、體育鍛煉行為量表和身心癥狀自評量表對1600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結果發(fā)現(xiàn):(1)大學生體育課學習滿意度對心理健康水平具有顯著的正向預測作用;(2)大學生體育學習興趣、體育鍛煉行為均在體育課學習滿意度及心理健康之間具有顯著的中介作用;(3)大學生體育學習興趣和體育鍛煉行為在體育課學習滿意度與心理健康之間具有鏈式中介作用。
【關鍵詞】心理健康? 學習滿意度? 體育鍛煉? 體育學習興趣? 西部大學生
1、前言
體育鍛煉具有健身及“健心”的功能,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人重視,它被認為是促進心理健康的重要手段,它能有效降低焦慮水平、調節(jié)情緒、改善心境以及提高睡眠質量,從而有效增進心理健康。學生的學習滿意度可以用來解釋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動機和參與學習的結果。對體育課滿意的學生其心理健康指標要優(yōu)于對體育課不滿意的學生,他認為學校應當重視體育課在學校教育中的特殊價值,體育教師應當注重變換教學方式,提高自身素養(yǎng)。因此可提出假設H1:學生體育課學習滿意度對心理健康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假設H2:體育鍛煉行為在體育課學習滿意度與心理健康之間具有中介作用。
體育學習興趣是學生積極、優(yōu)先參與體育鍛煉的重要標志,對體育學習效果有著重要影響。體育課中的氣氛、教學方式、教學場地、教授內容都會對學生體育學習興趣產生影響,因此其對體育課滿意度的高低會影響其對體育學習興趣。溫元秀研究中說明,高校體育工作者可在教學中根據(jù)大學生的心理特點,有針對性地激發(fā)大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不斷提高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因此可提出假設H2:體育學習興趣在體育課學習滿意度與心理健康之間具有中介作用。
現(xiàn)有大量研究證明,體育學習興趣能夠正向預測體育鍛煉行為,結合前文文獻梳理可提出假設H4:體育學習興趣和體育鍛煉行為在學生體育課學習滿意度與心理健康之間具有鏈式中介作用。
2、研究對象與方法
2.1研究對象
以1436名大學生(有效問卷)體育課學習滿意度、體育學習興趣、體育鍛煉行為和心理健康及其間的關系為研究對象。
2.2研究方法
2.2.1文獻法
通過中國知網、萬方數(shù)據(jù)庫、百度學術等,以滿意度、興趣、體育鍛煉、體育活動、心理健康、學校體育等為檢索詞,進行交叉檢索,對搜集到的文獻進行梳理,為研究的假設與寫作提供理論支撐。
2.2.2 問卷調查法
采用的大學生心理量表為SCL-90量表,分為10個維度,、內部一致性信度均大于0.7,總量表內部一致性信度為0.746,表明量表可信度較高;采用的體育課滿意度量表為史青編制的《大學生體育課學習滿意度測查量表》,分為5個維度,總量表的同質性信度為0.933;采用的大學生體育學習興趣量表為顧海勇編制的《大學生體育學習興趣評價量表》,分為5個維度,總量表內部一致性信度為0.836,說明量表內部一致性信度較高;采用的《體育鍛煉行為量表》由梁德清所編制,分為3個維度,經驗證具有較好的信度與效度。
2.2.3 數(shù)理統(tǒng)計法
通過對回收有效問卷的數(shù)據(jù)進行相關分析、回歸分析、中介效應Bootstrap檢驗等,驗證研究的假設。
3、研究結果與分析
3.1 各變量間的相關分析
相關分析發(fā)現(xiàn)(見表1),學生體育課學習滿意度及其各個維度、體育學習興趣、體育鍛煉行為之間呈現(xiàn)不同程度的顯著正相關;學生體育課學習滿意度及其各個維度、體育學習興趣、體育鍛煉行為與心理健康呈現(xiàn)不同程度的顯著負相關(心理健康得分越低表明被試心理健康水平越高)。
3.2 體育課學習滿意度及其各個維度對心理健康的回歸分析
通過學生體育課學習滿意度及其各個維度對心理健康的回歸分析可知(見表2),在控制了學生性別、年齡、年級與專業(yè)類型后,學生體育課學習滿意度能夠顯著負向預測心理健康,其中β=-0.412,T=-10.249,P<0.001。教師教學能力、氛圍與內容、同學關系、場地器材和成績評定均能夠顯著負向預測學生心理健康。
3.3 體育課學習滿意度及其各個維度與心理健康之間的中介效應檢驗
回歸分析顯示(見表3),體育課學習滿意度能夠顯著正向預測體育學習興趣;體育課學習滿意度和體育學習興趣對體育鍛煉行為均具有顯著的正向預測作用;體育課學習滿意度、體育學習興趣和體育鍛煉行為對心理健康均具有顯著的負向預測作用。
中介效應檢驗的Bootstrap分析發(fā)現(xiàn),體育課學習滿意度對心理健康的總間接效應顯著(Bootstrap置信區(qū)間不包含“0”),說明體育學習興趣和體育鍛煉行為在體育課學習滿意度與心理健康之間起部分中介作用,鏈式中介模型圖如圖1所示,該中介模型共解釋學生心理健康的24.8%的變異。
4、結論
4.1 學生體育課學習滿意度及其各個維度可顯著負向預測心理健康,即學生體育課學習滿意度對心理健康水平具有促進作用。
4.2 學生體育課學習滿意度既可以直接影響心理健康,又可以通過學生體育學習興趣和體育鍛煉行為的中介作用對心理健康產生影響,該中介作用具有3條中介路徑,即體育學習興趣的路徑、體育鍛煉行為的路徑和體育學習興趣與體育鍛煉行為的鏈式中介路徑。
4.3 構建的中介模型能夠有效揭示學生體育課學習滿意度對心理健康產生影響的作用機制,對提升學生心理健康具有一定的理論意義。
參考文獻:
[1]殷恒嬋,傅雪林.對體育鍛煉心理健康效應研究的分析與展望[J].體育科學,2004(06):37-39+44.
[2]胡啟權.不同強度體育鍛煉對提升高校學生心理健康和心理韌性的效果評價[J].中國學校衛(wèi)生,2019,40(01):83-85.
[3]顏軍,李崎,張智鍇,王碧野,朱風書.校園課外體育鍛煉對小學高年級學生身體自尊和自信的影響[J].體育與科學,2019,40(02):100-104.
[4]李佳川.體育鍛煉對降低大學生自卑感的影響及其心理機制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9.
[5]Castillo L G, Schwartz S J. Introduction to the? Special Issue on College Student Mental Health[J].?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2013, 69(4):291–297.
[6]焦琳艷.耗散結構視角下中學生體育課滿意度影響路徑研究[D].吉林體育學院,2018.
[7]張文,丁偉祥,殷曉旺.體育課滿意度與農村初中生心理健康的關系研究[J].四川體育科學,2008(01):58-62.
[8]寇蘊.校園足球背景下小學生足球學習興趣培養(yǎng)的行動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16.
[9]Ding H, Sun H, Chen A. Impact of Expectancy-Value?and Situational Interest Motivation Specificity on?Physical Education Outcomes.[J]. Journal of? Teaching in Physical Education, 2013, 32(3):253-269.
[10]溫元秀,程麗芬.高校體育教育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模式的研究?[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4,27(02):99-100+103.
[11]柴嬌,林加彬.體育學習興趣測量工具研究評述[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7,40(11):80-85.
[12]賈曉娟.依戀團體輔導緩解大學生人際關系敏感的效果研究[D].山西大學,2018.
[13]史青.大學生體育課學習滿意度測查量表編制[J].體育學刊,2010,17(07):56-60.
[14]顧海勇,解超.大學生體育學習興趣評價量表的編制[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12,32(03):122-124.
[15]梁德清.高校學生應激水平及其與體育鍛煉的關系[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1994(01):5-6.
作者簡介:張狄(1990-),男,碩士,講師,研究方向:學校體育學、運動心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