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桂英
四年級是作文的起步教學階段,四年級的作文教學要求比三年級的作文教學高出一個層次,教學中如何激發(fā)學生自發(fā)自覺的經常練筆,更好更快地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顯得尤為重要。我在四年級作文教學中,依據(jù)《語文新課程標準》對四年級的習作提出的階段性目標,我做了以下的嘗試:
一、平時上課抓好閱讀教學?,教給學生習作方法
閱讀教學是寫好作文的基礎,我認為作文教學不能孤立的進行,不能只在作文課上去講,而應該在平時的語文閱讀教學中去滲透。
1.堅持課堂說話能力、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和訓練
重視口語交際的教學,堅持從說到寫,就能利用學生原有的口頭表達能力過渡到書面表達能力。學生口齒清楚、完整地說好一段話,經過語言文字的提煉,才能把它清楚的記下來。因此,上課時,我要求學生完整地回答老師的提問,并把幾個相關的問題用一段話來表達清楚。另外語文課前進行說話訓練。鼓勵學生講個故事,朗讀一段優(yōu)美的課文都行,讓學生大膽說話。
2.教給學生觀察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
“認真觀察”是寫好習作的關鍵。對四年級的小學生來說,認識世界的主要途徑是觀察,只有親身去接觸事物,仔細的觀察事物,才能獲得真實、深刻、細致的第一手資料,寫作時才有話可寫,寫出的文章也比較真實、生動。這就需要我們老師在平時的閱讀教學中就注意交給學生學會觀察的方法。
3.拓寬想象空間,培養(yǎng)豐富的想象力
豐富的想象力是寫好作文的不竭源泉。小學階段的孩子有著豐富的想象力,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充分利用這一優(yōu)勢,采用多種方法來培養(yǎng)他們的想象創(chuàng)造能力。有的課文結尾言猶未盡,可讓續(xù)寫作文。如教學《夜鶯的歌聲?》后,讓學生展開想象續(xù)編故事,教學《秋天的雨》后,讓學生仿照某一小節(jié)寫寫自己聽到的秋的聲音。學生在合作交流中互相啟發(fā),互相補充,使想象更加充實、生動,在這種情境中,學生學習,有了自由想象的空間,想象思維得到引發(fā)和鍛煉,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寫出的作文也比較充實、生動而有趣。
二、抓好課外閱讀,豐富語言積累
“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量的積累才有可能導致質的提升。沒有大量的語言積累,學生是無法寫好作文的。而四年級的學生大多缺乏自覺性,只有不斷的鼓勵和督促,才能幫助他們積累語言,提高語言的儲備量。具體做法:1.布置學生每天摘抄好詞好句,定期檢查;2.課外向學生介紹一些名言、古詩詞、兒童詩歌,要求他們熟讀成誦,并懂得學習運用。3.結合學校開展的讀書活動,讓學生和家長制定讀書計劃,每天定時定量進行課外閱讀,獎勵讀書多的學生。4.在每周的語文課上開展讀書交流活動。運用這些做法提高學生自覺積累的興趣和積極性,加深他們對語言本身及其應用的印象。
三、狠抓習作訓練,形成能力
學生產生了習作興趣和習作愿望之后,如何引導他們寫好作文,學會寫作文就成了一項至關重要的任務。
首先,四年級的小學生剛學會寫作文,幫助他們樹立寫作信心很重要。小學生的生活是豐富多彩的,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喜怒哀樂。所以習作的命題范圍應比較廣泛,要留給學生最大限度的自由發(fā)揮空間。在教學中,除了教材中的習作訓練外,我經常進行周記訓練,多給他們練筆的機會。此?外,在初學作文時,學生的水平并不高。在批改作文時,要善于發(fā)現(xiàn)文中的閃光點,多鼓勵,多表揚,只要有一個詞用得生動,或一句話寫得好,或一個地方有新意,就給予鼓勵,并給時間鼓勵他們朗讀自己的作文,讓他們覺得“我也會寫作文”,?以增強學生的習作信心和興趣。
其次,充分利用活動,挖掘寫作素材。我們身邊每天都發(fā)生著不計其數(shù)的新鮮事,可惜,有些學生對此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因此,我們必須引導學生做生活的主人,鼓勵學生參加各種有益活動,擴大學生的視野和生活面。同時,必須引導學生學會觀察生活,體驗生活,主動獲取寫作素材。
總之,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想抓好四年級的起步作文教學,就要從多方面去培養(yǎng)學生的習作興趣,才能逐漸提高學生的作文能力。讓我們共同努力,更好的培養(yǎng)學生的作文興趣,不斷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