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林
創(chuàng)建特色班級,用班級成員在實踐中創(chuàng)造的,共同遵循的精神準則來引領每個成員的心理取向和行為方式,從而達到教育人、引導人之目標,無疑是一種非常好的形式。精致化的班級管理以服務為基本出發(fā)點,以精致化的質量觀為追求,著眼于建構積極健康、自主管理、和諧發(fā)展的人文環(huán)境,在“情” 與“理”的基礎上,做到“導”與“管”的有機結合。下面,筆者談談以精致化管理打造“臻善品格”特色班集體的實踐探索,供方家批評指正。
一、建設“臻善品格”特色班級的意義
何為“臻善品格”? “臻于至善”是也。其典出古代四書中的《大學》“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一句,是一種永不止息、創(chuàng)新超越的進取狀態(tài)和對完美境界孜孜不倦的追求精神!建設“臻善品格”特色班集體,目的就是要傳承兩千多年來中國人“突破自我,追求卓越;求是求真,臻于至善”的精神秉性,形成指引學生習藝、修德、悟道的班級文化,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積極的人生觀、世界觀,培養(yǎng)學生成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而不懈奮斗的新時代優(yōu)秀“后浪”。
二、以精致化管理打造“臻善品格”特色班集體的實踐
(一)文化治班,價值引領,發(fā)展個性,筑“臻善”之 “品”
創(chuàng)設富有生命力的班級標識。其一,筆者組織學生們一起設計班級發(fā)展愿景,賦予班級個性化內涵與要求,用特色來引領班級形成團結互助,積極向上的學習團體,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經(jīng)過師生集思廣益,達成如下班級文化符號的共識:班名---臻善班;班級奮斗目標---厚德立身,勵習明智;班訓---追求卓越, 臻于至善;班風--- 自助自律自強,共促共學共進;班歌---相信我們會創(chuàng)造奇跡;班徽---一條凌云騰空的金色飛龍,寓意“求是求真臻上善,致高致遠拓新天”的豪情壯志。其二,筆者制作“臻善語錄”,在日常的治班育人過程中,找準生成性的教育契機進行滲透和強調,將班級精神根植在學生心中。具有代表性的語錄是:“別讓自己成為‘怨婦!”(停止抱怨,理解萬歲),“吃虧是福!”(清潔勞動量不要斤斤計較),“學會欣然接受!”(改變不了,不接受也得接受),“成長比成功最重要!”(安慰考試成績欠佳者),“草在結它籽 ,風在搖它的葉,我們什么都不說,就十分美好!”(改編顧城詩《門前》,引導靜悟學習),“卿本佳人,我是暖男!”(本班男女生形象塑造)。
建設團結奮進的個性小組。筆者摒棄“班主任→學生干部→學生”這種一元化的、籠統(tǒng)的、少數(shù)人“管”多數(shù)人的、只“管”不“理”的模式,實施“人人有事管,事事有人做”的精致化管理。先是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要求每個小組民主推舉出一名組長,然后由組長帶領大家集體商議出組名、組口號、組目標等,例如:“御竹”(組名),“虛懷若谷唯本心, 自強自正存本性”(組口號),“我們要如竹子般清雅、堅韌、豁達,不為挫折所打倒!”(組目標);“景行”(組名),“德才兼?zhèn)洌?明德惟馨”(組口號),“自信自律,求實創(chuàng)新”(組目標);“青云”(組名),“弘毅寬厚,超越自我”(組口號),“八人八色,個性成長”(組目標)。接著根據(jù)個性進行組員分工,每一位組員都安排一個職位并明確職責,旨在讓小組的每個成員都建立起責任意識,各司其職管理班級事務。例如:“捕夢”組,有“生活擔當”負責組內成員吃住行生活事務的服務,有“智慧擔當”負責組內成員作業(yè)收發(fā)、學習行為的督查,有“勞動擔當”負責組內成員清潔衛(wèi)生檢查、勞動工作部署等等。
(二)活動育人,崇德尚美,知行合一,塑“臻善”之 “格”
弘揚傳統(tǒng)文化,引導學生立德修身。筆者亦為語文教師,借助語文教學課堂弘揚傳統(tǒng)文化、開展品德教育。例如,范仲淹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文天祥更是吶喊:“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這些愛國主義內容可以結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轉化為學生的行為價值觀。仁愛乃中國道德中最基本的共識。仁者愛人,以自身及親人為起點,博愛眾生,像春風吹拂中華大地。孟子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這些內容則可以在學生心里種下仁愛的種子,實現(xiàn)班級的團結、和諧。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孔子告誡我們同學為人處世要懂得推己及人,處處為別人著想,養(yǎng)成謙己尊人的美好品德。筆者還設置“臻善講壇”,旨在通過經(jīng)典誦讀、主題演講等方式,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引導他們學習、理解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感悟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和魅力,并從傳統(tǒng)文化中汲取營養(yǎng),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此外,筆者還開展“日行一善”“身邊好人”“星級少年”“中國夢”等活動,通過活動以德育人,陶冶情操,塑造品格。
開展多樣活動,助力學生習藝悟道。筆者根據(jù)本班學生的個性特長和“臻善”教育的需求,搭建成長的平臺供學生展示才華,開展豐富多彩的班級活動促學生實踐學科技能,大力培養(yǎng)學生集體主義精神和合作意識,設法鍛煉學生組織、協(xié)作、創(chuàng)新能力。以“臻善”班級才藝展示活動為例,筆者讓各小組以投標的方式爭奪主辦權。在擬寫標書的過程中,各個小組全員行動,發(fā)揮起個人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調動起集體的智慧,把活動的內容、組織、宣傳、評委人選、比賽規(guī)則、文明觀眾的要求等等一一設計出來,不斷修改,精益求精。盡管最終只有“景行”組獲勝爭得主辦權,但對于所有小組來說,在投標競爭中鍛煉了“臻于至善”的品格,享受到了“追求卓越”的快樂。筆者還推動了繪畫、書法、古箏、街舞、舞獅、合唱、科技小發(fā)明等等活動的開展,讓學生迸發(fā)出無窮的力量,追求完美的境界!
綜上,筆者以精致化的班級管理方式打造具有“臻善品格”的特色班集體,取得了良好的治班育人效果:打造了一個凝聚力強的“有形、有情、有神”的文明班級,培養(yǎng)了一群奮發(fā)向上的“有才、有志、有愛”的優(yōu)秀學子。實踐表明,精致化的班級管理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使他們人人都成為精致化質量觀的追求者與精致化目標的實踐者、創(chuàng)造者,在和諧的班級環(huán)境中提升個體的價值追求、行為效果與班級的特色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