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婧
時間飛逝,一個特殊的學期結束了。如果不是因為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大家都應該在校園里、教室里,接受著面對面的知識教學。但是從2月17日正式開學起,我們開始了真正意義上的“停課不停學”。疫情期間的線上教學對我們一線教師來說是一場全新的挑戰(zhàn),作為一線教師我們如何利用好線上教學資源,根據(jù)學生實際情況量體裁衣,最大程度提高學生學習效率,這才是重中之重。
一、潛心教研 補充資源
在原定開學的前一周,我校英語組教師以年級為單位開展了每周一期的線上教研工作,教研工作內容隨著疫情情況和教學內容的變化而變化。本學期我們的線上教研工作共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開學第一周至第六周。教學背景:應朝陽教委及北京市教委的統(tǒng)籌安排及要求,本階段學生以復習上一學期舊知為主,原則上不開展新課內容教學。這個階段的目的主要是讓學生和家長盡可能地適應線上“學”這種學習模式,學會如何跟隨視頻中的老師學習新知、如何記筆記、如何反饋作業(yè)等;同時也是我們教師熟悉線上“教”的過程。在第一階段,我們每周的教研內容圍繞區(qū)視頻課程資源展開,預測、分析學生易錯點,根據(jù)學生反饋上來的作業(yè)整理難點、通過軟件直播等方式集中面向學生進行講解。第二階段——開學第七周至第十周。教學背景:國內疫情好轉,但是國際疫情形勢依然嚴峻,造成北京防控級別不改變。線上教學模式繼續(xù),但上學期舊知復習已結束。在這種背景下,區(qū)視頻資源從復習上學期舊知轉變?yōu)槊抗?jié)課一篇繪本故事的學習,繪本主題和孩子們六上的單元主題相關聯(lián),從課本知識復習層面升級到擴展閱讀應用層面。意識到這種變化后,我們英語教研組也沒有坐以待斃,而是主動出擊。我們依然以教研組為單位尋找和本學期單元主題相契合的繪本內容,集體教研撰寫教學設計、說課文本,制作PPT及錄制微視頻。在區(qū)教學資源的基礎上進行補充,幫助學生擴大知識面的同時,又能很好地將繪本內容和新學期知識相關聯(lián),推進教學進度,為新學期的教學工作節(jié)省時間。學生在看到自己老師錄制的視頻也是分外欣喜,參與度很高,對比第一階段的作業(yè)完成情況,第二階段的作業(yè)完成率有明顯地提升。第三階段——開學第十一周至學期末。教學背景:北京市統(tǒng)籌教學資源,學生每周按課表進行新學期知識的學習,這標志著本學期正式開學,這個階段要求學生參與度及作業(yè)完成率達到百分之百。像我們正常面對面教學一樣,學生的參與度及作業(yè)完成情況直接關系到他們對新知的掌握程度。因此,我們教研組在每周五進行區(qū)教研的基礎上開展內部教研,教師盡可能早一些觀看下周學習視頻資料,提前預測、分析知識重難點;通過學生提交作業(yè)反饋,統(tǒng)計學生完成情況、匯總易錯點,然后每周制作學習單及目標講解視頻,幫助學生答疑解惑。
二、一班一群 高效管理
從三年級下半學期開始,隨著英語教學內容的增多和課文篇幅的增長,我為自己所任教的四個班級分別設置了英語學習群。在日常教學中,我會不定時地在英語學習群中發(fā)布重要學習內容和作業(yè)安排,以便學生家長了解目前的學習進度。此外,在每課結束學習后,會安排學生在群里反饋自己背誦課文的視頻。經過六個學期的磨合,家長和孩子已經形成習慣在群里接受任務、完成任務、反饋任務等一系列要求。正是因為這樣一種習慣,大部分學生和家長們在疫情期間面對這種線上教學模式不會覺得太突兀,沒有抓頭。這為本次疫情期間我安排學習內容和學生反饋學習效果做了很好的鋪墊。光有群還不行,還需要教師在平時好好經營學習群。就像很多作者經營自己的公眾號或是博主經營自己的直播間或者頻道一樣。平時更新不及時,內容無營養(yǎng)的博主再有名氣時間久了也會脫粉。我們英語學習群也是一樣,在日常教學中定期向家長發(fā)布教學進度和重難點,及時為家長提供學生學習反饋,需要家長配合的地方等,讓家長清楚教師的教學思路,了解學習群的目的和作用,相信和信任學習群在教師與學生、教師與家長之間所起到的積極作用,進而主動關注,主動追隨教師的腳步。不只是疫情期間,在往后的教學工作開展中這也是一劑很好的助燃劑。
三、耐心答疑 因材施教
在正式開學前的復習舊知學習過程中,由于每項作業(yè)不是必需提交,部分學生沒有及時完成。對于這些沒有完成的學生我是在周末以一對一的形式進行了二次推送。在和家長溝通的時候我沒有直接說這個視頻一定要完成,而是告訴他們這個視頻是我們學校老師一起教研、精心設計出來的。在內容上和六下的知識貼合度特別高,利于開學后學生學習新知的銜接。在這些沒有完成視頻任務的學生中,有一部分是優(yōu)秀生,家長因為在線上已經給孩子報了六下的課程,所以孩子的時間被排得比較滿,沒有時間完成學校里的任務。這種情況我會和他們簡單聊一下,看看學生現(xiàn)在學習的進度到哪里了,有沒有問題之類的。這也是給家長們一個印象——老師是時刻關注大家的,提醒孩子不要自己悶頭學,有疑問的地方要敢于和老師進行交流。
而在平時面對面教學中令教師“頭疼”的潛能生們,在線上教學期間則需要教師投入比平時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我為每一名潛能生都制定了學習進度和學習效果評價。通過各種通信和學習軟件與潛能生每周交流三次,分別為重點知識梳理、難點難題講解和基礎短語鞏固。在這個特殊時期,教師的關愛和理解對于他們來說顯得更為重要,當他們遇到難題時我會及時鼓勵,幫助疏導;當他們取得進步時,我也會不吝嗇表揚。沒有什么讓孩子感受老師的認可與喜愛更能激發(fā)他們走向成功的動力。
四、不忘初心 方得始終
線上教學本身也是一種教育,那么我們就不能忘記教育的本質。教師向學生傳遞的不僅是知識,更多的是正確的價值觀。所謂教書育人正是一種提高人們綜合素質的實踐活動。在特殊時期,我們更不能忘記這一點。教師在關注學生學習效果的同時,更要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疫情本身就是一個多面的教育元素,教師要引領學生關注生命意義、人與自然和責任擔當,這也是當今素質教育的價值體現(xiàn)。此外,教師也可以把此次線上教學當作一個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養(yǎng)成自主、自覺的好習慣、以及激發(fā)學習真動力的契機。通過此次疫情后,相信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可以在“云端”教學中不忘初心,收獲最大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