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哲
摘 要:高中與大學是相鄰的兩個教育階段,但是兩個階段在課程設置、學習氛圍、生活環(huán)境以及地域方面存在巨大差異,這些變化讓初入大學的學子們感到陌生和棘手。本研究以大一新生在入學適應中遇到的問題作為導向,在探究高中與大學在教學和生活差異的基礎上,探索高中階段教師尤其是班主任如何在學習和生活上對學生予以正確的引導,為他們快速適應大學生活奠定堅實的基礎,從而為他們“扣好人生第一??圩印?。
關鍵詞:高中 大學 入學適應 策略
中圖分類號:G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9082(2020)06-0-01
一、導入
大學與高中是兩個顯著不同的教育階段,但是存在著緊密的聯(lián)系。學生從高中階段進入大學之初在學習和生活方面會產生諸多的不適應。針對大一新生在入學之初存在的適應問題,本文旨在研究高中階段應該提前做好哪些準備才能幫助高中畢業(yè)生在步入大學之初能夠更迅速更高效的適應大學生活。
二、高中與大學的差異
大學與高中相比,在課程教學和日常生活安排方面有著顯著的不同。首先在課程教學方面,相比于高中的授課內容固定、課程進度慢、教師控制嚴格,大學有著授課速度快、課堂內容量大、知識面廣、知識專業(yè)性強的特點,特別是大一課程較為復雜,學生們之前從未接觸過的專業(yè)課程開始起步。特別是關于學習教師不會做過多的強制性要求,更多需要學生們自覺主動地去完成教學任務。
在日常生活方面,學生們自由支配的時間顯著增多,多樣的社團、五彩繽紛的活動層出不窮。特別是大一時期,迎新晚會、運動會、詩歌誦讀、志愿者活動等多種多樣的活動較多。并且,活動從策劃到組織更多的都是由學生獨立完成。
綜上所述,大學無論在課程學習,還是在日常生活安排方面,與高中階段都有著顯著的不同,更多需要學生們保持自覺性,發(fā)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面對這些變化,學生們需要花費時間去適應,適應時間的長短、適應的質量與效果,關乎整個大學學習和生活的質量
三、大一新生在入學適應階段存在的問題
經過調查發(fā)現(xiàn),大一新生在適應過程中普遍存在六個方面的問題:一是認識偏差。存在對大學的錯誤理解,進入大學之后發(fā)現(xiàn)大學生活沒有想象中的美好與自由,繼而情緒低落迷茫。二是目標不明。由于缺乏像高中時期教師的嚴格管束,很多學生變得追求安逸,對未來沒有清晰的規(guī)劃。三是自主學習能力差。面對不同的授課方式顯得無所適從,對于學習得過且過,面對空余時間不知道如何安排。四是獨立性差。獨自一人離開父母來到一個陌生的城市,生活方面自理能力差。五是交往缺失。不喜歡參加集體活動,更不懂得如何處理人際關系。六是“三觀”不牢。伴隨著經濟的迅速發(fā)展和信息傳播的多樣項,社會上涌現(xiàn)的多元價值觀念對學生的思想產生了程度不一的沖擊。
四、高中階段教育教學策略
綜上所述,大一新生在入學之初存在著諸多問題,其中很多問題在高中階段應引起教師的足夠重視,未雨綢繆,為學生大學的適應,乃至一生的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針對大一新生入學存在的問題,如下幾個方面尤其需要高中教師注意。
1.引領學生樹立正確“大學觀”
首先應該幫助學生們樹立對大學的正確認識。高中階段學業(yè)繁重,有些教師和家長為了鼓勵學生學習,經常給予錯誤的引導,例如我們經常聽到這樣的聲音“上了大學就輕松了”“大學是愉快、輕松、自由的”“在大學里想干什么就干什么”。這無疑給高中學生在心中埋下了對大學錯誤的認知,許多學生正是抱著“玩兒的心理”進入大學,這些“松弛”“懈怠”為大學生活埋下了隱患,不僅不利于專業(yè)知識的學習,也不利于同學之間良好人際關系的建立。
因此在入學之前,尤其是在高中階段應首先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大學觀”。使學生們認識到大學是學生步入社會之前的最后一學習陣地,“學習”的重要性依然應該被擺在第一位。因為,扎實的專業(yè)知識,才是畢業(yè)后找到一份工作的基礎。高中階段的學習正是大學學習的基礎,同時還應該讓學生意識到因為整個社會競爭日趨激烈,高中和大學階段都不是學習的終點,應該在心中根植“終身學習”的理念。
2.幫助學生提升自主學習能力
隨著年齡的增長,意識的完善,高中教師應該時刻注意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唯有自我積極主動的學習才能領略到學習的真諦,才能將習得的知識真正的內化。因此在高中教學中教師應時刻培養(yǎng)學生自主反思,查缺補漏的能力,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讓學生學會自主的、主動的學習。這樣一方面可以培養(yǎng)學生快樂學習的精神,另一方面可以避免學生進入大學之初因管理不嚴產生的學習松懈和課程進度過快而引起的不適應現(xiàn)象。
3.鼓勵學生發(fā)展興趣愛好
高中階段學業(yè)緊張,但是緊張的學習之余還應該讓學生學會放松,做到勞逸結合,提升學習效率。此時培養(yǎng)一項健康向上的愛好,正是解決問題的好辦法。班主任教師可以鼓勵學生發(fā)展體育運動、歌曲、舞蹈、手工等愛好,這樣不僅能夠豐富學生的業(yè)余生活,陶冶學生的情操,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更為學生日后步入大學,能夠在大學的業(yè)余團體活動中嶄露頭角,贏得個多的人氣,爭取更理想的人際關系和培養(yǎng)與人協(xié)作能力奠定堅實的基礎。
4.規(guī)范學生時間管理能力
高中階段學習可以說始終是與時間賽跑,同樣的時間更有效利用時間者才能收獲更多的知識和收獲更多的喜悅。特別是大學時期,隨著自由支配的時間增多,學生們不知道該如何合理利用時間,造成自由散漫的現(xiàn)象。因此在高中階段班主任教師應首先引導學生合理規(guī)劃時間,學會自主制定任務,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必須完成相應的任務,以此督促學生養(yǎng)成自律的習慣;其次引導學生合理規(guī)劃學習和休息的時間,將勞逸結合的方法發(fā)揮運用到極致。
5.引導學生養(yǎng)成自主管理能力
很多學生在高中階段只埋頭于學習導致自理能力非常低下,包括洗衣,打掃衛(wèi)生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都不具備。高中班主任教師應該利用班級衛(wèi)生打掃,寄宿制學校再結合宿舍衛(wèi)生打掃,培養(yǎng)學生的自理能力和為班級付出的責任心,以此規(guī)范學生的品行和協(xié)調能力。
結語
高中教師不僅要思考如何幫助學生考上一所優(yōu)質的大學,還應該用長遠的眼光思考如何為學生適應大學生活,乃至度過有意義的一生。本研究以大一新生在大學適應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為導向,在比較了高中與大學差異的基礎上,思索高中教師如何幫助學生度過一個有意義的三年生活的基礎上為學生的大學生活乃至一生的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