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娥
初中語文中的大部分知識側重于基礎與學生思維的發(fā)展,旨在提高學生的語文基礎知識掌握情況,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語文學習態(tài)度和正確的學習習慣,能夠為其他學科的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教材是教師進行教學的主要依據(jù),教師所設計的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學活動都是圍繞教材展開的。語文教材中或多或少有與情感教育相關的內容,為了充分將情感教育滲透到日常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適當?shù)膯l(fā),教師要對教材中的內容進行充分挖掘,利用其中與情感教育相關的內容,增進學生對情感方面內容的理解。
一、培養(yǎng)正確的學習態(tài)度
情感教育包括多個方面的內容,學習態(tài)度是影響學生學習效率的重要因素,也是衡量學生學習效果的重要標準。初中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一方面與該階段學生貪玩心理普遍、自主學習意識薄弱有關,另一方面也與學生的興趣特征有關。為了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學習態(tài)度,促進學生在學習語文知識的過程中樂于學習,用心體驗學習的樂趣,教師應當采取創(chuàng)新性的教學設計,組織學生參與各種形式的學習活動,從而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態(tài)度,能夠在日常學習過程中,主動探究、自覺學習,轉變被動學習的狀況。相比于被動學習來說,主動學習會促進學生各種學習能力的提升。為了促進學生學習態(tài)度轉變,達成情感教育目標,教師應該采取趣味性的教學方法。比如,在教學古詩詞時,考慮到這一部分內容相對比較枯燥,學生學習熱情較低,可以組織學生邊聽名家配樂范讀邊自主朗讀。在教學長篇故事性課文時,組織學生進行情境演繹,由不同學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增強學生對課文內容了解的同時,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相比于教師直接向學生講解正確學習態(tài)度的重要性,這種教學方式效果更好。當學生通過參與各種形式的語文學習活動感受到語文學習的樂趣后,其學習態(tài)度自會轉變。
二、拓展學生的認知層次
增進學生對語言的了解,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是初中語文教學的重要目標,但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受到各種實際情況的限制,學生參加的社會實踐活動較少,其語言運用能力主要是在課堂上培養(yǎng)和訓練的。教師應當通過增進學生對基礎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拓展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的認知層次和認知能力,這樣才能促進學生情感的發(fā)展。初中階段是學生個人成長的關鍵時期,教師要借助必要的教學手段,增進學生對知識性內容的理解,提高學生的認知層次,使學生能夠在以后的學習過程中,逐步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在教學教材中的部分內容時,教師可以采用情感教育方式,促進學生產(chǎn)生積極的情感變化,獲得更高層次的情感感受,使學生對于課文的學習不再局限于字面含義的理解上。例如,在教學與“感恩”這一話題相關的內容時,除了通過課文內容的詳細講解增進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外,教師還要根據(jù)學生現(xiàn)有的認知情況進行情感性教育,觸發(fā)學生更加積極的情感感受。在這種情況下,學生既能通過文本感受作者的情感,還可以運用恰當?shù)恼Z言表達自己的情感體驗,從而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三、將教材內容與日常生活相結合
情感教育既包含與學生學習態(tài)度、價值觀念相關的內容,也包含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情感性內容。為了對學生的日常生活進行啟發(fā),在滲透情感教育的過程中讓學生更好地將情感要求貫徹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教師要注意教材內容與生活化內容的結合。在講解教材內容的過程中,通過詳細分析,大部分學生能夠理解文本所表達的具體內涵,也能掌握與之相關的語文基礎知識,但仍有一部分學生很難將之應用到日常生活中。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教師可以嘗試將生活化內容融入教材內容的講解過程中,這樣既便于學生理解,又能提高學生對知識的應用情況。比如,在教學與“道德”相關的內容時,通過課文的分析理解,學生能夠認識到道德品質的重要性,并自覺形成正確的道德觀念。如果教師能夠將日常生活中常見的行為規(guī)范與具體的道德標準相結合,則能增強學生的認識情況,在日常生活中遇到類似的情景或場景時,學生也能用自己學習過的內容規(guī)范自我行為。初中語文知識涉及多個方面的內容,有一部分內容與日常生活存在緊密的聯(lián)系,教師應當充分把握這部分教學資源,將情感教育滲透其中。當學生準確理解情感教育中的大部分知識,并熟悉其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之后,自覺性會有很大程度的提高。
總之,情感教育不僅是中學語文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對學生的個人發(fā)展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紤]到初中生的世界觀、價值觀正處于形成階段,教師要提高對其情感教育的重視度,將之滲透到日常語文教學過程中,并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采取富有針對性的教學策略,使學生能夠在學習語文基礎知識的過程中,養(yǎng)成正確的學習態(tài)度,主動學習,樂于學習。另外,教師組織學生參與各種形式的學習活動,促進了學生思維能力與認知水平的發(fā)展。為了促進學生價值觀念的形成與發(fā)展,將教材內容與日常生活相結合,教師需要不斷挖掘教材資源與生活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