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紅鳳
摘 要:水稻的高產有利于提升我國的糧食安全保障,水稻的高產栽培和病蟲害防治技術是水稻高產的主要條件。因此,本文對水稻的高產栽培和病蟲害的防治展開了探討,重點分析了病害與蟲害的有效應對方法,為關注這一話題的人們提供參考。
關鍵詞:水稻;高產栽培;病蟲害防治
隨著水稻種植技術的不斷發(fā)展,體現出水稻高產栽培技術和病蟲害防治技術的重要性,這兩種技術可以有效提升水稻的產量和質量,對推動水稻的種植業(yè)起到極大地作用。
一、水稻高產栽培方式
(一)選種及種子的處理
種子的質量是水稻生產的關鍵,種子的選擇影響著水稻的產量和質量。首先,要根據自然條件和氣候特征選擇相應的種子。其次,要保證種子的高產性和穩(wěn)定性,需要選擇抗病性和穩(wěn)定性強的種子,此類種子可以很快地適應種植環(huán)境。最后,水稻種子的處理對水稻的高產以及質量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主要是為了防止水稻病害。在選擇好合適的種子之后,將其用藥物進行浸泡處理,使種子具有抗病性,進而達到高產高質的目的。
(二)施肥
由于在農作物生長的過程中會吸收掉土壤中的有機肥料,因此,農業(yè)生產者需要定期給土壤施肥,滿足農作物在生長過程中對于養(yǎng)分的需求。肥料對農作物的生長具有促進的作用。由于土壤中存儲的營養(yǎng)不夠充足,使水稻在生長期間所需要的物質得不到滿足,進而需要對水稻進行施肥,使其可以健康茁壯成長。
在肥料的選擇上,要選擇優(yōu)質環(huán)保并且不破壞土壤的肥料??梢赃x擇有機肥(比如動物的糞便等)或者化肥。另外,還要選擇合適的時間并根據水稻的生長需求合理地使用化肥,過度使用化肥會造成資源浪費,還會影響水稻的生長,降低水稻的產量。
(三)播種和灌溉
1.播種。播種地點以及方式對水稻的高產起至關重要的作用,水稻播種時要選擇適宜的栽培環(huán)境,首先要在陽光充足并且土壤的水分含量高的地方,最好選擇富含礦物質的土壤用于水稻的栽培。其次在播種時應該嚴格把控密度,要保證種子在生長的情況下盡可能地培育更多的秧苗。秧苗的間距影響種子的發(fā)芽程度。因此,在播種期間一定要給秧苗留有足夠的生長空間,使其發(fā)育順利。播種時要將種皮清理干凈,以免種皮外的物質影響到種子發(fā)芽。最后,播種時要注意控制播種的深度,播種深度要適中,掩埋過深或過淺都會不利于種子后期吸收營養(yǎng)物質。
2.灌溉。水稻在不同的生長周期對水的需求量不同,在生長初期,對水的需求量最大,在成熟的后期,對水的需求量較小。因此要根據不同時期進行灌溉。合理控制水量,水稻吸收過多的水分會影響水稻的生長,阻礙水稻的呼吸和光合作用。農業(yè)生產者可以采用滴灌、噴灌等方式進行灌溉,以此滿足水稻對水的需求,同時又能合理地利用水資源。并且還可以在稻田里裝置排水系統(tǒng),防止在雨季時,過量的雨水影響水稻的生長。此外,要注意水的質量,不干凈的水會使水稻有蟲害的困擾,造成水稻減產。
(四)除草
雜草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水稻的生長,會吸收土壤中的水和營養(yǎng)物質,使水稻得不到充分的水和營養(yǎng)。因此,農業(yè)生產者要清理雜草,也可以采用對農作物無危害并且對人體危害小的除草劑。合理地使用除草劑,可以使水稻正常的生長,使水稻的產量高、品質好。
二、常見的病蟲害防治措施
(一)病害防治措施
保證水稻有干凈的生長環(huán)境,可以通過修建引水溝使水位保持在一定的范圍內,可以在出現病害之前適當地噴灑藥物進行防御,在水稻產生疾病時要迅速判斷疾病的種類,視情況調整耕作,避免疾病擴大范圍,不確定或不了解疾病要及時咨詢相關專家,做最有效地防治。
(二)蟲害防治措施
1.化學防治?;瘜W防治是以噴灑農藥為主要的防治手段,化學防治的優(yōu)點是見效快,能夠保證水稻馬上免受病蟲害的侵犯。但是并不能完全杜絕蟲害的發(fā)生,在農藥的噴灑過程中要保證用藥的準確性,要適度、合理并均勻的將農藥噴灑在水稻的根部。比如防治稻紋枯病,需要用濃度為25%的戎唑醇乳油,施用量控制在300~375mL/hm2,與750kg的水混合,均勻地噴灑于水稻的根部。另外,選擇農藥時,盡量選對農作物危害小以及無農藥殘留的除蟲劑,避免造成環(huán)境污染。
2.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一種綠色的防治技術,利用生態(tài)學原理防治水稻害蟲,具有良好的適應性,同時也是目前為止最有效地防治措施。生物防治是運用作物與天敵之間的生物規(guī)律,達到某種生態(tài)平衡。這種措施具備良好的適應性。生物防治的好處就是不會造成環(huán)境污染,并且能夠長期控制病蟲害。比如:利用寄生蠅、寄生蜂等寄生類天敵,達到以蟲治蟲的效果。或者將鴨子放入稻田中捕食田間的害蟲并且能夠吃掉田間的雜草,達到綠色治理的效果。
3.物理防治。物理防治主要利用物理原理驅趕或殺滅害蟲,需要借助于溫度、氣體等物理因素或者機械裝置進行防治,能夠有效地防止害蟲的入侵。物理防治有很大的局限性,在實際運用中應該與化學防治結合起來,增強防治效果。
例如,在田間安置殺蟲燈,燈表面覆蓋的電會使蟲子觸電死亡。一些趨光性強的昆蟲,可以使用燈光或不同波長的激光進行誘殺或滅殺,或者防蟲網等機械的運用也能有效地防范蟲害的入侵。
三、結束語
水稻種植者要著重學習用科學的方法種植水稻,不斷地學習新的技術與知識,用現有的知識與之前的經驗相結合,只有合理地“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才能使水稻的產量和質量得到不斷提升,從而滿足中國的糧食需求。
參考文獻:
[1]陳仕勇.優(yōu)質高產水稻的栽培技術及病蟲害防治[J].農家參謀,2020(01):92.
[2]李開來.水稻高產栽培和病蟲害防治技術推廣分析[J].種子科技,2019,37(10):60.